中国近代文学史

1927年发表的()与1928年发表的(),形成郁达夫创作路向的转折。

题目

1927年发表的()与1928年发表的(),形成郁达夫创作路向的转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著作权自( )时产生。

A.开始创作

B.作品完成

C.发表

D.公开发表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著作权产生的时间。著作权产生于作品完成之时。

第2题:

《过去》(1927)、《迷羊》(1928),显示了()创作路向的转折。


正确答案:郁达夫

第3题:

余华发表于1989年的创作谈和发表于1991年的小说《呼喊与细雨》,被人们看作是他前期创作的一个总结。他的创作谈是()。


正确答案:《虚伪的作品》

第4题:

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的,其著作权保护期始于()

  • A、创作完成之日
  • B、首次发表之日
  • C、批准发表之日
  • D、审查通过之日

正确答案:B

第5题:

作者对其作品的著作权自()产生。

  • A、作品依法登记之日
  • B、作品创作完成之日
  • C、作品构思形成之日
  • D、作品公开发表之日

正确答案:B

第6题:

余华发表于1989年的创作谈( )和发表于1991年的长篇小产《呼喊与细雨》,被人们看作是他前期创作的一个总结。


正确答案:虚伪的作品

第7题:

曹禺的()和()的发表标志着中国话剧创作的成熟。


正确答案:《雷雨》;《日出》

第8题:

______发表于1989年的创作谈《虚伪的作品》和发表于1991年的长篇小说《呼喊与细雨》,被人们看作是他前期创作的一个总结。


参考答案余华

第9题:

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诗发表在()

  • A、《呼吸》
  • B、《诗垦地》
  • C、《七月》
  • D、《诗创作》

正确答案:C

第10题:

著作权因()而取得。

  • A、发表
  • B、公开
  • C、创作
  • D、主管机关的审核与授权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