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对比

什么时期有了12个贤臣?()A、黄帝B、帝喾C、尧D、舜

题目

什么时期有了12个贤臣?()

  • A、黄帝
  • B、帝喾
  • C、尧
  • D、舜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他在位期间,贤臣辈出(如武元衡等),经过君臣的一番努力,藩镇问题得到相当程度解决,唐朝也出现了中兴之治的景象,这一时期史称()。


正确答案:元和中兴

第2题:

吕端是南宋时的贤臣。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西方各国及日美报业为什么都经历了政党报刊时期?政党报刊有何特点?
原因:(1)作为党派政治斗争的工具,宣传政见,争取舆论,甚至党同伐异,激烈论战(2)经济上依赖执政的或在野的政党
特点:(1)政治上有明显的倾向性(2)内容上侧重于时政新闻和言论(3)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和上层人士

第4题:

《颇罗鼐传》反映了哪个时期的什么事件?


正确答案: 传记详细地记述了颇罗鼎从降生一直到去世的全部主要事迹;通过对颇罗鼎外抗准噶尔部族的侵扰,内本隆布鼎和阿尔布巴之乱等业绩的记述,形象而生动地反映出十八世纪前后,西藏地区动荡不宁的政治局面。
1.抗击准噶尔部的侵扰。
2.平定统治阶级内部的动乱。
3.透露了剥削阶级内部争夺财产和权势的斗争。
4.宣扬了佛教思想。

第5题:

语文教学论的发展至今经历了哪几个时期/名时期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成就?


正确答案: (1)“教授法”时期
特点:这一时期的课程便是“国文教授法”,此时的教授法课程属于“教育学”这一总科目,与教育史,教育法令等课程内容并讲的,所用教材多从日本及欧美译来。因此,此时的“教授法”只能看作是语文教学论雏形。主要成就:1896年,大理寺少卿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师范教材暂用翻译日本的《统合教授法》,同年钟天纬在上海创办的三等公学,便采用“新法”施教;1898年他亲自编写了《蒙学镜》和《教授心术》语文教学论雏形的诞生,以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为标志。
(2)“教学法”时期
特点:从教授法到教学法反映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研究思路和研究领域的深刻变化,标志着科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主要成就: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合一”,率先把南京高师全部课程中文教授法改为教学法。1922年梁启超发表的《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被称为我国最早研究中学语文教学法开山之作,黎锦熙先生《新著国语教学法》成为我国第一部以教科书形式写成的语文教学理论专著,王森然先生的《中学语文教学概要》,袁哲先生的《国语读法教学原论》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将心理学研究成果引进语文教育的学术著作,阮真的《中学国文教学法》,这是三十年代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该书首创了“先总论后分论”的教材编写方法,堪称这一时期语文教育论著之最,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意义。
(3)“教材教法”时期
主要成就:魏应麟编的《中学师范国文作文教学法》,蒋伯潜先生编的《中学国文教学法》。
(4)语言、文学教学法分科时期。
(5)多种名称并在时期
《中学语文教学法》,1980年4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会出版,在全国师范院校使用,1980年10月,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正式成立。

第6题: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相传起源于古代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时期就有了

  • A、南北朝时期
  • B、商周时期
  • C、战国时期
  • D、春秋时期

正确答案:D

第7题:

皋陶是舜帝时期的贤臣,伊尹是商汤时期的贤臣。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邯郸丛台公园七贤祠内供奉着古代七贤臣,下列人物中()不是七贤臣之一。

  • A、程婴
  • B、廉颇
  • C、蔺相如
  • D、曹操

正确答案:D

第9题:

公关思想演变经历了哪几个时期?各时期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古代时期-朴素、自发的公关思想
(2)巴纳姆时期-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发端时期)
(3)艾维.李时期-说真话(职业化时期)
(4)伯内斯时期-投公众所好(科学化时期)
(5)现代时期-学科的科学化、职业道德的规范化

第10题:

平遥古城民居布局独特,文化内涵丰富,基本保持了明清时期的风貌,至今还有人居住,请问古城民居有什么特色?


正确答案: 古城民居是四合院形式,平面看呈“日”字形二进院或“目”字形三进院;房子一般都是砖砌窑洞外面加筑一道木廊瓦檐;屋顶上建风水墙,风水楼或风水影壁等。民居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外观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