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事业史

《救亡日报》是一张什么性质的报纸?它是怎样进行抗日救亡宣传的?

题目

《救亡日报》是一张什么性质的报纸?它是怎样进行抗日救亡宣传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第一张大型日报是()。

A.《救亡日报》
B.《新华日报》
C.《全民抗战》
D.《观察日报》

答案:B
解析:

第2题:

1935年,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出现新的高潮,其标志是()的兴起。


正确答案:一二•九运动

第3题:

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参考答案:

抗日救亡歌咏是近代中国音乐史上的重要潮流,在外敌入侵国破家亡的时候,中国民众以前所未有的热情,用歌声反映者抗敌救国保卫民族的时代主题,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歌曲猛增,其数量之多,题材之集中,创作速度之快,作品流传之广,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第4题:

邹韬奋主持的上海()、香港《生活日报》都以宣传抗日救亡为主旨。


正确答案:大众生活

第5题:

结合史实,论述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和作用。


正确答案: (1)抗日救亡运动与整个抗日战争相始终,并因政局和战局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阶段性特点。从运动的行为方式来看,七七事变前多属于民众自发行为或政党行为,如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各地工人、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纷纷举行罢工、罢课,向国民党政府请愿和示威游行,反对不抵抗政策。一二八事变后,上海工人、农民、学生积极支援十九路军抵抗
日本侵略军。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积极要求国民党政府改变政策。各地人民还组织“抗日救国会”等团体,募捐支援抗日军队和开展抵制日货等。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共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领导了一二九运动,使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而七七事变后则转变为被国民政府认可、参与的政府行为。从运动的形式和规模来看.七七事变前的多为请愿、示威等具有相当规模的个体运动;七七事变以后则发展为具有很大规模的整体运动。
(2)作用:七七事变前的抗日救亡运动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敦促其对日政策的调整和改变,驱使其最终走上抗战的道路;七七事变后的抗日救亡运动则坚定了国民政府的抗战信心.动员和激励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和胜利信念。

第6题:

电影《风云儿女》以宣传抗日救亡为主题,其主题歌(),后被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A、《大刀进行曲》
  • B、《游击队歌》
  • C、《义勇军进行曲》

正确答案:C

第7题:

1935年,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出现新的高潮,其标志是()。


正确答案:一二•九运动的兴起

第8题:

简述抗日救亡歌咏的特点。


参考答案:

①数量多
②题材集中
③创作速度快
④作品流传广
⑤小型为主


第9题:

简述《救亡日报》、《抗战》三日刊等抗日救亡报刊的出版经过与宣传报道特点。


正确答案: 《救亡日报》创刊于1937年8月,是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上海市文化界就往协会是抗战初期在中共领导下成立的一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群众组织,一些国民党人也参加了这个会。因此,《救亡日报》实质上是由中共领导,但在名义上则为国共合作创办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报纸。郭沫若任社长,夏衍任总编。1938年转至广州出版,1939年,桂林出版,1941年被国民党当局勒令停刊。《抗日》三日刊同《救》创刊时间相当。创办人为邹韬奋。宗旨是力求内容适合抗战紧急时期的需要。该刊能够及时对国内外形式的发展做出评论,注意反映人民大众在抗战期间的迫切要求,并且能及时回答读者提问。

第10题:

我国第一张以网络为核心内容的全国性专业报纸是()。

  • A、《网络报》
  • B、《新华日报》
  • C、《人民日报》
  • D、《南京日报》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