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

简述钩体病的诊断依据。

题目

简述钩体病的诊断依据。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抗菌治疗:首选青霉素,首次小剂量,约40万U,以后逐渐增加,总量为160万-240万U。
(2)对症治疗:针对各种类型进行治疗。a.黄疸出血型:止血,护肝,激素使用;b.肺出血型:镇静、强心、激素(解毒)
(3)后发症治疗:无须使用抗生素,对眼葡萄膜炎及脑动脉炎可酌情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钩体病雨水洪水型主要由____血清群钩体引起,稻田型主要由____血清群钩体引起,钩体病眼后发症多由____血清群钩体引起。


正确答案:波摩那;黄疸出血型;波摩那

第2题:

如何确定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


正确答案:1.从血、脑脊液、尿中培养出钩端螺旋体可以确诊。
2.血清学诊断是常用的诊断方法。血和脑脊液在临床症状出现时即出现阳性,尿培养要在发病后1-2周才出现阳性。
3.显微镜下凝集反应是最常用的方法,恢复期血清比急性期血清抗体效价升高4倍以上时为阳性,急性期血清抗体效价大于1:200倍但未升高4倍以上时,结合临床表现可作出诊断。
4.酶联免疫标记法也有诊断价值。
5.直接荧光染色也可鉴定出钩端螺旋体。

第3题:

该患者入院1周后病情明显好转,血培养显示钩端螺旋体生长,应明确诊断为

A.钩端螺旋体病(流感伤寒型)

B.钩端螺旋体病(感染中毒型)

C.钩端螺旋体病(黄疸出血型)

D.钩端螺旋体病(肺出血轻型)

E.钩端螺旋体病(肺弥漫性出血型)


正确答案:D

第4题:

简述钩端螺旋体病的遍布。


正确答案: 该病几乎遍及世界各地,我国极大部分地区有本病存在和流行。

第5题:

对钩体病诊断意义较大的常用实验室检查内容是().

  • A、血常规和血沉
  • B、尿常规
  • C、钩体显微镜下凝集试验
  • D、血培养
  • E、PCR检测钩体DNA

正确答案:C

第6题:

简述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播方式和钩端螺旋体的致病过程。


正确答案: 钩端螺旋体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传染源与储存宿主主要是鼠类和家畜。动物感染后,一般:呈隐性或慢性感染,钩端螺旋体在其肾脏长期繁殖,并随尿不断排出,污染水源和土壤,钩端螺旋体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进入机体而感染。钩端螺旋体侵入人体后,即在局部迅速繁殖,并进入血循环引起钩端螺旋体血症,继而扩散至肝、肾、肺、脑及肌肉等组织器官,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乏力、头痛、肌痛、眼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由于个体免疫状态不同及感染的钩端螺旋体型别、毒力和数量的不同,因此临床症状的差异很大。

第7题:

钩体病依据不同病期的临床表现分为四种: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衰竭型和()。


正确答案:脑膜脑炎型

第8题:

钩体病的诊断依据。


正确答案: ①流行病学资料:钩体病流行季节中在发病前2周内有接触钩体疫水史;②临床表现:钩体败血症发热中毒症状及特殊的器官损害表现;③血清学检查:钩体显凝试验1︰400以上或早期及恢复期成分血清抗体效价上升4倍以上。

第9题:

下列哪项不是钩体病的临床表现().

  • A、钩体经皮肤侵入后可发生淋巴管炎
  • B、钩体病早期是钩体感染中毒症侯群
  • C、钩体病中期可有脏器损害表现
  • D、钩体病应用青霉素治疗时可见赫氏反应
  • E、钩体病恢复期可见后发症

正确答案:A

第10题:

简述钩体、钩舌及钩尾框寿命检查要求?


正确答案: 一)钩体:
1)无制造单位、时间标记时报废;
2)普碳钢使用时间满20年,C级钢、E级钢使用时间满25年时报废;
3)普碳钢使用时间满15年而未满20年,钩身、冲击台或牵引台横裂纹时报废;
4)C级钢、E级钢使用时间满20年而未满25年,钩身、冲击台或牵引台横裂纹时报废。
二)钩尾框:
1)无制造单位、时间标记时报废;
2)普碳钢使用时间满20年,C级钢、E级钢使用时间满25年时报废;
3)普碳钢使用时间满15年而未满20年,钩尾框裂纹时报废;
4)C级钢、E级钢使用时间满20年而未满25年,钩尾框横裂纹或纵裂纹长度大于30mm时报废。
三)钩舌:自2006年6月1日起,钩舌无制造标记、使用时间满20年以上时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