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药理学

试述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降压特点及临床应用。

题目

试述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降压特点及临床应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卡托普利的降压作用机制是( )


正确答案:A

第2题:

试述可乐定的降压机制。


正确答案: 可乐定是主要作用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中枢部位的降压药,其药理机制如下。(1)激动中枢α2受体及Ⅰ1受咪唑啉受体,使外周交感神经活性降低,这是其主要作用。(2)激动外周交感神经突触前膜α2受体,加强负反馈,减少末梢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3)可乐定降压涉及内源性阿片肽的释放。阿片肽兼有镇静作用,对因情绪等因素影响血压的病人较为有利。

第3题:

试述可乐定的降压机制及临床特点。


本题答案:可乐定是主要作用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中枢部位的降压药,其机制为:(1)激动中枢α2受体及Ⅰ1咪唑啉受体,使外周交感神经活性降低,这是其主要作用。(2)激动外周交感神经突触前膜α2受体,加强负反馈,减少末梢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3)可乐定降压涉及内源性阿片肽的释放;本药兼有镇静作用,对因情绪等因素影响血压的病人有利。可乐定的临床特点:(1)降压作用中等偏强,适于治疗中度高血压。(2)抑制胃肠道的分泌和运动,因而适用于兼患溃疡病的高血压患者。(3)少数病员长期服用可乐定突然停药时可出现"反跳"现象,即出现短时的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现象,如心悸、出汗、血压突然升高等,此时可用酚妥拉明或再用可乐定取消之。(4)久用可致钠、水潴留而降低疗效,合用利尿药能免此缺点。

第4题:

试述卡托普利降血压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正确答案:(1)作用机制:卡托普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①减少强缩血管物质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而降压;
②减少舒血管物质缓激肽的降解而降压;
③间接减少醛固酮的分泌,引起留钾排钠,减少血容量而降压。
(2)临床应用:适用于各型高血压。
(3)不良反应:主要有顽固性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低血压、高血钾。

第5题:

简述卡托普利降压作用机制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选择性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导致动静脉舒张,外周阻力下降,血压降低;也使醛固酮生成减少,引起排水、排钠;促进前列腺素释放,有扩血管作用,降压。

第6题:

简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降压作用的机制。


答案:
解析:
答案:(1)抑制ACE,使Angll的形成减少,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并使醛固酶的生成减少,水钠潴留减轻而降压。(4分)(2)抑制激肽酶II,使缓激肽水解减少,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并能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增强其扩血管效应。(3分)

第7题:

试述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


正确答案: (1)抑制整体循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减弱其血管收缩作用。
(2)抑制局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降低血管壁中的血管紧张素Ⅱ或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降压。
(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即激肽酶Ⅱ)抑制后,缓激肽分解减少,加强其血管舒张作用。

第8题:

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是什么?


本题答案:(1)抑制整体循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减弱其血管收缩作用。(2)抑制局部血管紧张紊转化酶,降低血管壁中的血管紧张素Ⅱ或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降压。(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即激肽酶Ⅱ)抑制后,缓激肽分解减少,加强其血管舒张作用。

第9题:

降压药分哪些类,试述各类的降压作用机制,并列出各类的代表药物。


正确答案: 一、交感神经抑制药物:抑制交感神经活性的药物分别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减弱交感神经对血管张力的调节,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一)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可乐宁、α-甲基多巴。
(二)神经节阻断药:美加明等。
(三)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利血平和胍乙啶等。
(四)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等;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等;
(五)α和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
二、扩血管药: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肼屈嗪,硝普钠等。
三、钙拮抗剂:硝苯地平等。选择性阻滞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抑制钙离子内流,松弛血管平滑肌,从而产生降压作用。
四、血管紧张素转化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卡托普利和洛沙坦等。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减少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结合,导致小动脉、小静脉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血压降低。
五、利尿药:氢氯噻嗪等。

第10题:

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降压特点及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作用机制:1.抑制ACE
2.减少缓激肽的降解
3.缓解或逆转心血管重构
4.减少醛固酮分泌
5.抑制交感神经递质释放
6.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降压特点:心率不快,心排出量不减少降低肾血管阻力,肾血流量增加无体位性低血压减少醛固酮释放,减轻水钠潴留无耐受性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
临床反应:1.高血压;2.充血性心力衰竭;3.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