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学

论述重症中暑的现场救护。

题目

论述重症中暑的现场救护。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首先将病人撒离高温现场·移至阴凉通风处或装有空调的房间,(1)物理降温:在病人高热时,应用冰袋冷敷
头部、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大血管处;用冷水、酒精擦浴,边擦边按摩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散热,但以不引起寒战为宜。对日射病者,以头部降温为重点,应用冰袋、冰帽等。当肛温降至38一38·50C时,暂停降温,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如体温再次上升,继续采取降温措施。
(2)药物降温:物理降温的同时配合药物降温,可收到降温、保护中枢神经系统、抗惊撅的良好效果,常用氯丙臻25~50mg或地塞米松加人500ml液体中静滴。氯丙臻对体温中枢有调节作用,也有扩张血管、降低氧耗的作用,可与异丙臻25~50mg和用。地塞米松有降温、维持血压和防止休克的作用,应根据病情选用,病情危重时可加快滴速,年老体弱者和儿童要酌情减量。还可根据病情选用纳洛酮,有明显的降温、升压、促醒作用。在物理、药物降温时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神志的变化。
(3)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对热痉挛者,在补足液体的情况下如仍出现阵发性肌肉痉挛和疼痛,则用10%葡萄糖酸钙10~20m.I,静脉缓注。对热衰竭者,应快速、大量地补充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0~3000mI,适当补钾、补钙。
(4)纠正休克:特别是热衰竭者,血压下降时应给升压药,如多巴胺、间烃胺等,使收缩压维持在90mmHg以上,用升压药时·可停用氯丙臻。对降温后血压仍末上升者,输入生理盐水、血浆等扩容,防止因心肌损伤而导致的心源性休克。
(5)对症救护:对昏迷、呼吸衰竭病人,要保持气道通畅并高流量给氧,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给予人工呼吸。重症中暑者,要留置导尿管,监测尿量。对疑有脑水肿和肾衰竭者,用20%甘露醇。心力衰竭者,用西地兰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暑分为()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和多人()中暑。


参考答案:先兆;3人及以上

第2题:

中暑按病性轻重可分为()。

  • A、先兆中暑、轻症中暑、热射病
  • B、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 C、一般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正确答案:B

第3题:

中暑可分为( )三级。

A. 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B. 先兆中暑、轻症中暑、中期中暑

C. 先兆中暑、中期中暑、重症中暑

D. 中期中暑、重症中暑、轻症中暑


参考答案:A

第4题:

中暑人救护应急处理?


正确答案:1.将患者迅速移到阴凉安静的地方平卧休息;
2.解松或脱去衣服,用冷水擦洗全身、头部及腋窝,同时用扇子或电风扇向患者吹风帮助散热;
3.及进给适量的含盐清凉饮料;
4.服解署药物,如十滴水、解署片等;
5.对严重中暑病人急救后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第5题:

简述中暑的紧急救护。


正确答案:(1)撤离现场。
(2)通风降温。
(3)补水服药。
(4)降温。a.物理降温:①冷水或酒精擦浴,同时按摩四肢及躯干皮肤。②头颈、腑下、腹股沟等处处置冰袋冰敷协助降温。③冰水浸浴。b.药物降温:静脉商在5%葡萄糖盐水1000ml,肌肉注射氯丙嗪25mg。c.及时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当肛温降至38℃左右时,应停降温,以防虚脱。
(5)静脉补液:重症中暑者,应积极输液治疗,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生理盐水。
(6)对症处理:昏迷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并予给氧,循环衰竭者予对症处理。

第6题:

关于1989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中,规定职业性中暑诊断及分级标准为

A、轻症中暑、中度中暑和重症中暑

B、急性中暑、慢性中暑

C、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D、中暑先兆、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E、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参考答案:D

第7题:

中暑的现场救护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迅速把病人移至阴凉通风或有空调房间,平卧休息
2、轻者饮淡盐水或淡茶水,可服用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仁丹等
3、体温升高者,用凉水擦洗全身,水的温度要逐步降低,在头部、腋窝、大腿根部可用冷水或冰袋缚之,以加快散热
4、严重中暑,经降温处理后,及早获得专业治疗
5、启动EMS,获得专业急救

第8题:

重症中暑患者现场急救措施是 ( )

A、物理降温

B、药物降温

C、纠正休克

D、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常

E、对症救护


参考答案:ABCDE

第9题:

对重症中暑患者的救护不正确的是()

  • A、立即撤离高温现场
  • B、将肛温降至38℃以下
  • C、用冰袋冷敷头部
  • D、给氯丙嗪25~50mg静脉滴注
  • E、静脉输液

正确答案:B

第10题:

试述如何做好重症中暑患者的院内救护?


正确答案:保证重症中暑患者抢救成功,必须加强各系统功能的监护,保护其正常功能。
(1)体温监护:患者如持续高热,要继续实施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以测量肛温的方式监测体温,使体温尽快降到安全界限(38℃)。同时监测生命体征、神志和皮肤对冷刺激的反应。
(2)循环系统监护:心电监护能发现心律失常、心肌损伤及高钾血症、低钾血症等。在中心静脉压监测下补液,纠正体液的丢失和低血容量,防治休克。
(3)肾功能监护:留置导尿管,观察尿量、比重及性质,严格记录出入液量。一旦出现肌红蛋白尿,就可能导致肾衰竭。早期肾衰竭,应用甘露醇、呋塞米(速尿)等利尿药物治疗。对于高钾血症或急性肾衰竭患者,考虑尽早进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
(4)颅内压监护:头痛、呕吐和视力障碍是颅内压增高的主要症状,因此要注意临床观察。一旦出现脑水肿和意识障碍,应给予甘露醇、吠塞米等;还可用糖皮质激素,可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防治脑水肿;并酌情给予促进脑细胞代谢和功能恢复的药物。
(5)呼吸系统监护:对实施气管内插管和机械通气的昏迷患者,注意保持气道通畅,及时吸痰,给高流量的氧气。监测动脉血气及血清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6)预防并发症:防止肝细胞损害;防止DIC的发生;防止肺部感染;防止压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