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

痢疾阿米巴病对人体有何危害?如何选用病原学方法诊断?诊断时应注意什么?

题目

痢疾阿米巴病对人体有何危害?如何选用病原学方法诊断?诊断时应注意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丝虫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有哪些?检查时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方法有:(1)新鲜血滴检查法,此法可用作筛选病人,但不能鉴别虫种 (2)厚血膜涂片,检出率高,且可鉴别虫种 (3)还群生白天诱出法,多用于夜间取血不方便者,但易漏诊 (4)微丝蚴浓集法,阳性率较高。

第2题:

溴化锂溶液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吗?它对人体有哪些危害?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①溴化锂溶液对黑色金属和紫铜等普通材料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有空气存在时情况更为严重,因腐蚀而产生的不凝性气体对装置的制冷量影响极大。
②溴化锂溶液如果溅在皮肤上就会有不舒服的感觉,溅入眼内会使眼睛受伤,因此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③操作时人员应穿戴好工作服、帽、鞋及手套等,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使用化学试剂时,必须按有关使用规程进行,以避免其飞溅而损伤皮肤和眼睛等。

第3题:

日本血畈虫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有哪些?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宜采用何种病原学诊断方法?为什么?


正确答案:方法有:(1)粪便直接涂片查虫卵(2)粪便水洗沉淀法查虫卵(3)毛蚴孵化法(4)肠粘膜活组织检查;慢性及晚期患者宜采用肠粘膜活组织检查;原因:由于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发病时间长,结肠肠壁的虫卵肉芽肿纤维化,肠粘膜溃疡部位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疤痕,使沉积在肠壁中的虫卵脱落进入肠腔的机会少,因此粪便检查难以查出虫卵。而用乙状结肠镜或直肠镜取病变组织查虫卵,其检出率高。

第4题:

华支睾吸虫病病原学诊断方法有哪些?哪种方法检出率高?


正确答案: 华支睾吸虫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有:
①粪便直接涂片法。由于华支睾吸虫虫卵小,此法易漏检。
②加藤法。
③粪便水洗沉淀法,检出率较高。
④十二指肠引流法。因华支睾吸虫成虫寄生于肝胆管中,虫卵随胆汁流入十二指肠。用十二指肠引流法检出率高。此法常用于粪检阴性的病人。

第5题:

禽流感病病毒的传播源是什么?对人体有何危害?


正确答案: 传播源:
1.家禽及其尸体是该病毒的主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病禽的所有组织、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常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传染。
2.吸血昆虫也可传播病毒。病鸡的肌肉、鸡蛋均携带病毒。
对人体的危害:
1.患者潜伏期一般为3~5d。多表现出感冒症状,体温升高、疲倦、消化功能降低,眼睑肿胀,眼结膜发炎,呼吸不畅,呼吸道分泌物增加。
2.该病毒可通过血液进入全身组织器官,严重者可引起内脏出血、坏死,造成机体功能降低。若进一步被细菌感染,有导致死亡的危险。

第6题:

下列对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查时须注意的情况不包括


正确答案:E
因为滋养体对外界环境抵抗力比较低,低温、酸性化学物质和在外界长时间搁置均可影响其活性,造成其死亡,导致生理盐水涂片法检查时不易观察到。

第7题:

对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时应注意()

  • A、及时送检标本
  • B、冬季注意标本保温
  • C、注意防止尿液、药物等对采集标本的影响
  • D、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
  • E、取脓血粪便

正确答案:B,C,D,E

第8题:

如何用病原学方法诊断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检查时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1、挑取少量病人的粘液血便,用生理盐水涂片法检查活动的滋养体,如发现红细胞的滋养体即可确诊为阿米巴痢疾。2、应注意:a送检粪便必须新鲜、及时并注意保暖;b取材容器必须洁净。

第9题:

如何用病原学方法诊断疟疾患者?


正确答案: 取患者末梢血,制备厚、薄血涂片,用瑞氏或姬氏染色,油镜观察。
血涂片中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均可见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和配子体;恶性疟原虫可见环状体和配子体。

第10题:

氨对人体有何危害,接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氨是无色、有刺激嗅味。氨水溅入眼内,可使眼结膜迅速充血、水肿,有剧痛感,并且角膜会发生混浊,甚至失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不少于15min),并从速进行治疗。
氨水或高浓度氨气接触皮肤,可引起烧伤,出现红斑、水泡,直至坏死。皮肤受氨烧伤后,先用大量清水冲洗15min以上,然后用2%醋酸洗涤患处,也可用5%硼酸湿敷。
吸入氨气能引起中毒。症状为眼黏膜和鼻黏膜受刺激,流泪、打喷嚏,胸部抑郁,咳嗽,还会引起胃痛。严重时可能引起肺部肿胀,以致死亡。在每1L空气中含有氨1.5mg/L时,即有中毒危险;在含有3mg/L时,停留5~6min即可致死。一般允许浓度为0.03mg/L。发生中毒后应迅速脱离现场,带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即进行治疗。
在接触氨时应戴胶皮手套和多层湿防护口罩,浓度大时需戴防毒面具或氧呼吸器。在应急情况下处理漏氨故障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呼吸道尽快离开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