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

简述伤口引流管的护理

题目

简述伤口引流管的护理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根据病情需要观察腹腔内可能安置几种引流物和数根引流管,病人转入病房必须清点,根据作用或名称作好标记
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管瓶位置低于引流部位,引流瓶每日跟换1次,如引流瓶满时应立即更换
观察记录引流物的性状、颜色、量
引流管妥善固定,保持通畅
需负压引流者应调整好所需负压压力,并注意维持负压状态
引流量少于10ml/天时,即可拔除伤口引流管。拔管时,需严格无菌操作,将固定引流管缝线剪断并拔出,注意观察拔出的管道是否完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胸腔闭式引流管连接处脱落,应急护理措施是( )

A.通知医生

B.夹闭引流管

C.用手捏闭引流口皮肤

D.加压包扎伤口

E.更换胸瓶


正确答案:B

第2题:

乳癌根治术后为预防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主要护理措施是()。

  • A、加压包扎伤口
  • B、抬高同侧上肢
  • C、引流管持续负压引流
  • D、局部压沙袋

正确答案:C

第3题:

前列腺癌术后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B、观察伤口渗出情况,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C、定期进行尿道扩张,防止术后输尿管狭窄

D、做好导尿管及引流管的护理,防止泌尿系统逆行感染

E、做好尿失禁患者的生活护理,指导患者进行肛提肌锻炼


参考答案:ABDE

第4题:

请简述术后T形引流管的护理?


正确答案:术后T形管路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妥善固定:将T管固定于腹壁,不可固定于床单,以防翻身、活动时牵拉造成管道脱出。
(2)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引流液中有血凝块、絮状物、泥沙样结石时要经常挤捏,防止管道堵塞。必要时用少量生理盐水低压冲洗或用50ml无菌注射器负压抽吸。
(3)观察记录胆汁颜色、量及性状;正常成人每日分泌胆汁800~1200ml,呈黄绿色、清亮无沉淀。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约300~500ml,恢复饮食后可增至每日600~700ml,以后逐渐减少至每日200ml左右。如胆汁过多,提示胆道下端有梗阻的可能;如胆汁浑浊,应考虑结石残留或胆管炎。
(4)严格无菌操作:每天在严格无菌环境下更换引流袋。
(5)拔管指征:若T管引流出的胆汁色泽正常,且引流量逐渐减少可在术后10~14日,试行夹管1~2日;夹管期间注意观察病情,若无发热、腹痛、黄疸等症状,可经T管作胆道造影,造影后持续引流24小时以上。如胆道通畅无结石或其他病变,再次夹闭T管24~48小时,患者无不适可予拔管。
(6)病情观察: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是否有出血或胆瘘出现。
(7)心理护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

第5题:

张某,车祸至全身多处伤口,为其换药,错误的是()。

  • A、有引流管时,先清洁引流管,再清洁伤口
  • B、有引流管时,先清洁伤口,再清洁引流管
  • C、感染伤口换药应从伤口中间向外消毒
  • D、清洁伤口换药应从伤口中间向外消毒
  • E、先换清洁伤口,后换感染伤口

正确答案:A,C

第6题:

请简述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的措施。


正确答案: (1)部位:引流气体一般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第3肋间插管;引流液体在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的第6~8肋间。
(2)妥善固定:引流瓶应低于腹腔60~100cm。整个引流装置要保持密闭,油纱布包盖胸腔引流管周围。
(3)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通畅时有气体或者液体排出,或者引流瓶长管中的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引流液粘稠、有块状物时,应定时挤压引流管;鼓励病人经常深呼吸与咳嗽,以促进肺膨胀,促使胸膜腔气体与液体的排出。
(4)观察记录:观察玻璃管中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的情况,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5)无菌操作:保持引流装置无菌,定时更换引流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6)意外的预防与处理:
①预防:搬动患者或更换引流瓶时,双重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
②若引流瓶意外打破,应立即将胸侧引流管反折;若引流管脱落,应迅速用无菌敷料堵塞、包扎胸壁引流管处伤口。
(7)拔管指征:24小时引流液少于50ml,脓液小于10ml,无气体溢出,病人无呼吸困难,听诊呼吸音恢复,X线检查肺膨胀良好,可去除引流管。
拔管方法:病人坐在床边缘或者躺在健侧,嘱病人深吸气后,屏气拔管,并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再盖上纱布,胶布固定。

第7题:

请简述常规引流管的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1.固定。
位置不可过高或过低,避免引流管移位、脱出,防止逆行感染,引流管应按照管道安全标识规范做好标识,以利于辨认。T形管固定于腹壁,引流液若出现血凝块、絮状物泥沙样结石要定时挤捏。胸腔闭式引流管要妥善固定于床上,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胸腔引流出口60~100㎝以上,并妥善安置,以免意外翻倒。脑室引流管应将引流管及引流瓶妥善固定在床头,使引流管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2.通畅。
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和折叠,T形管堵塞,必要时可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或用50ml注射器负压抽吸。胃管堵塞时可用少量无菌生理盐水低压冲洗,这里同学们要切记脑室引流管与胸腔闭式引流管禁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以免管内阻塞物被冲入脑室系统或胸腔内,若引流管堵塞,挤压引流管将阻塞物挤出,或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吸。胸腔闭式引流管若引流通畅,引流瓶长管中的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一般范围为4~6㎝,若水波无波动,提示有堵塞或肺已完全复张。
3.观察。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正常成人每日分泌胆汁800~1200ml,胆汁呈深绿色或棕黄色,清亮无渣有黏性。正常脑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引流量每日不超过500ml为宜。气胸患者创伤后若出血已停止,引出胸液多呈暗红色,若引流液呈鲜红色,伴有血块,考虑胸腔内有进行性出血。
4.无菌。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定期更换引流袋,进行治疗操作时遵守无菌原则,伤口渗液时及时更换敷料,病人移动时,应先放好引流管或先夹闭引流管,预防感染。
5.拔管。
患者符合拔管指征,可遵医嘱予以拔管。T管引流患者拔管后,残留窦道用凡士林纱布填塞,1~2日内可自行闭合。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在拔管时,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拔管,并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再盖上纱布,胶布固定。脑室引流患者引流时间一般为一周,开颅术后脑室引流不超过3~4天,患者无颅内压增高症状可考虑拔管,拔管时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液体逆流如颅内引起感染。胃肠减压的患者胃管脱出后不应再盲目插入,避免损伤食管胃黏膜等,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停止胃肠减压考虑拔出胃管。

第8题:

简述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参考答案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定时倾倒引流液,记录引流量,严格消毒。
2脑室引流高度,成人10-15CM,儿童5-10CM,平卧位以外耳道为水平面,侧卧位以正中矢状面水平。
3引流不宜过快,引流量不应超过500ML/24H
4观察引流物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术后1-2D脑脊液略带血性,后转为淡血性
5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不受压、扭曲,打折。
6拔管护理,及早拔除引流管,最长不超过7天,拔管前1天,试行夹管,以便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颅内压是否升高。

第9题:

下列关于肾盂造瘘管的护理,不正确的是()

  • A、妥善固定
  • B、定时更换引流管和引流袋
  • C、严格无菌操作
  • D、每次冲洗引流管的液量不超过20ml
  • E、引流袋应低于引流伤口水平

正确答案:D

第10题:

简述Miles术后会阴部伤口的护理。


正确答案: 1)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术后数小时内会阴部伤口引流量可能很多、应及时更换敷料,注意无菌操作。引流液通常是透明清亮的。观察引流管周围有无红肿渗出
2)评估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等。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护士应鉴别会阴部脓肿
3)Miles术后病人可能会有直肠感觉的幻觉,那是因为手术中并未切断支配直肠的交感神经
4)指导病人用38°~41°的温水坐浴每日3~4次,每次10~20分钟。
5)密切观察体温和白细胞计数
6)其他方面指导:包括使用妇女卫生巾,穿宽松内裤,剔除会阴部毛发,休息时采取侧卧位,避免长时间坐位,坐位时使用软垫,避免使用气圈等装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