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

从音义关系看,举例说明汉语的借词有哪些表现形式。

题目

从音义关系看,举例说明汉语的借词有哪些表现形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汉语的各个方言和汉语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联系
地域方言,通过田野调查,描写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研究不同的语言形式在地理上的分布情况及历史演变情况。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语言学也是一种方言学,因为它研究的也是一种方言,只不过不是地域方言,而是社会方言。
2.差别
(1)社会语言学不但研究语言的社会变体,而且将语言的社会变体和社会因素联系起来,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
(2)社会语言学使用共时的研究方法,重点在于描写现状并探求一定的规则。而方言学除了描写以外,还探求方言的历史变化。
(3)选取调查对象时,社会语言学不局限于少数的典型的人,而一般采用抽样的方法,使用概率统计方法。

第2题:

借词虽然音义都借自外语,但()、()上还得服从本族语言的结构规则。如果碰到本族语言中没有的音,就用相近的音去代替。例如英语的coffee、fofa,汉语译成()、()。


正确答案:语音;语法;咖啡;沙发

第3题:

从个人的认识特点上看,举例说明哪些东西是最易被人感知的?


正确答案: 两事物差别大的东西。活动的东西,新奇的东西,稀有的东西,本身感兴趣的东西。

第4题:

上古汉语数量表示有哪些主要方式?请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1)数词+名词,数次在名词前面,不用单位词:“五事”“五城十二楼”等。
(2)名词+数词,作谓语,不用单位词(主谓—>功能概述):“牛一”“羊一”等。
(3)名词+数词+单位词(名词作谓语,数词作限定作用,修饰度量衡):“马三匹”“禾三百廛”等。(度量衡单位必须用第三种方式)。

第5题:

从形音义的关系上看,“朝”这个字属于()

  • A、一形多音一义
  • B、一形多音多义
  • C、多形一音义
  • D、多形一音多义

正确答案:B

第6题:

现代汉语的借词是()

  • A、从外民族语言中借来的词
  • B、从古代汉语中借用的文言词
  • C、从各方言中借用的词
  • D、从科技术语中借来的词

正确答案:A

第7题:

汉语借词主要有()和()等方式。


正确答案:音译、音译加意译;半音译半意译

第8题:

在上古汉语中,有标记的被动式有哪些类型?请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1、“于”字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2、“为”字句: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见”字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4、“为„于”字句:胥之父兄为僇于楚,欲自报其仇耳。
5、“见„于”字句: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为„所”字句: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7、“被”字句:国一日被攻,随欲事秦,不可得也。
8、“为„之”字句:南阳之宰,而为越王之擒。
9、“为„之所”字句:有制人者,有为人之所治者。
10、“为„见”字句:臣诚恐卒为豺狼横见噬食,故冒死欲诣阙,披肝胆,布腹心。
11、“为„所见”字句其后命终,堕恶鬼中,常为饥渴所见逼切。

第9题:

从汉字跟汉语的饿关系看,汉字是()文字。


正确答案:语素

第10题:

举例说明五四运动以后汉语从日语借词的情况。


正确答案: 晚清至五四运动前后,借入的词汇主要是经济、政治用语,如从日语借入的:民主、手续、人口、社会主义、索引、漫画、瓦斯、基督教、水泥、科学、杂志,等等。
从日语借来的词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1.日本人用古汉语词去意译欧美语言的词语,改变了原来的古汉语的词义。
2.日本人用汉字组合去意译(或部分意译、部分音译)欧美词语。
3.日本人模仿汉字字形创造的新字。如:腺、癌、浬、呎、吋。
4.表示日本固有事物和概念的纯日语词。如:希望、场合、玩具、方针、权威、宗教、处女作、派出所、化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