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哲学

如何理解上帝的“无所不知”与“无所不能”?

题目

如何理解上帝的“无所不知”与“无所不能”?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哈特肖恩说“上帝无所不知,但不是不受时间条件限制的,或是对未来事件的细节;上帝无所不能,但也不是无动于衷的,即不受其他因素的作用。上帝在本质上是一种必然性的存在,但偶然性的因素也能够对之产生影响。在伦理的意义上上帝是完善的,但在审美意义上上帝又只是臻于无限完善的。”
哈特肖恩认为上帝的完善性限于我们在世界关系中对上帝的完善的知识和真挚的爱。在这个意义上上帝是无所不知的,但我们却不能从上帝的无所不知的特性中推论出,上帝无限超越时间的限制而预知未来发生的任何问题的细节,否则,就是在抹杀人的创造性。上帝的无所不知与我们世俗的对某种事物的具体知识是有区别的,它只能视为超越性的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知。
上帝无所不能即可能是力量最大的存在者。但这并不意味着上帝具备了一切力量。如果上帝是集一切力量为一身的,人类的存在将变成无所作为,上帝造人就毫无启示意义了。哈特肖恩认为无所不能只是能力的完善性,即存在着一种由某一个体所施行的对一切存在者产生影响的力量。哈特肖恩认为如果我们只以能力的完善性来理解上帝无所不能的含义,我们也就能很好的解释邪恶存在的问题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费尔巴哈是如何看待和批判上帝的()

A.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B.上帝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C.上帝是类概念的客观化
D.上帝是人的依赖感的产物
E.要变对上帝的爱为对人的爱

答案:A,B,C,D,E
解析:

第2题:

中国的“天”是无所不知,无所不在,但不是无所不能。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下列对基督教的平等思想理解错误的是?

A.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B. 上帝造人是平等的

C. 人的得救与世俗身份有关

D. 世俗的不平等是上帝的意志


正确答案:C

第4题:

安拉是无所不知的吗?


正确答案: 是的!安拉的知识是遍及万物的,是创造万物的。“古兰经”说:“安拉知道他们的前前后后,除了他所意欲的以外,他们不能详知他的丝毫知识。”(二:255)

第5题:

上帝是如何死的


正确答案: 尼采不仅以狂人的无畏揭穿了上帝之死的真相,而且用机智的语言把旧信仰崩塌的原因冷峻地公布于众。上帝是怎么死的?尼采借狂人之口坦率地回答:“我老实对你们说,我们杀了他——你和我!我们都是凶手!”我们为什么要把“曾经是这样土地上最神圣与万能的”上帝杀死呢?《查拉图斯特拉》中那个最丑陋的人道出了原因之一:“上帝明察一切和人类,所以他不能不死!这样一个见证人不死,是人类不能忍受的。”上帝作为人类的监视者,以基督教伦理的价值尺度约束着人的心灵,使人的本能受到压抑。因此上帝的存在与人类的自然本性是相悖的。要想使人性获得自由,就必须杀死上帝。在这种价值观念的逆转中,杀戮者便取得了行动的合理性。同书中有个退职的老神父说出了上帝之死的另一个原因:上帝年轻的时候来自东方,他受尽艰辛磨难而好复仇,“最后他渐渐耄老,温柔,和平而慈悲。不像严父而像慈父,更像老态龙钟的老祖母。他衰弱地坐在墙垣之角落,恼恨于他的孱弱的两腿,恼恨于世界之倦怠、意志之倦怠,最后有一天他为他的太多的慈悲而窒息。”这段话影射基督教的历史蜕变,尼采讲到的是事物生灭变化的不可抗拒,基督教的衰落正式时代对它的超越。因此,上帝之死不仅是合理的,同时也具有某种历史的必然性。既然上帝原本就出自人类历史上早期的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那么这一神圣偶像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而颠覆也是很自然的。

第6题:

如何理解测量与测验?


正确答案: 测量:是一种手段,是通过测量把各种事物或现象定量化,以便人们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
测验:是为了某种测量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测量构成的系统

第7题:

费尔巴哈是如何看待和批判上帝的()?

  • A、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 B、上帝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 C、上帝是类概念的客观化
  • D、上帝是人的依赖感的产物
  • E、要变对上帝的爱为对人的爱

正确答案:A,B,C,D,E

第8题:

如何理解托马斯•阿奎那的“艺术模仿自然即模仿上帝的创造”这个观点?


参考答案:

阿奎纳将自然看成是艺术家学习的榜样,是艺术家的老师;而上帝的心灵又是自然万物的源泉。这样,阿奎纳就将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改造成了一种神学理论。艺术家模仿自然是为了学习神的“手艺”和“技巧”,这就好比是中国画论中所讲的“师法造化”一样。看来,哲学的唯心主义和艺术创作的本源并不矛盾,普洛丁的“美不在对称”而在于“太一”的观点,在于人的主观内心感知的观点,讲的是同样的道理。阿奎纳在《神名论>疏证》的4章8节讲道:“存在之物莫不源出于美和善,也就是源出于上帝,属于一个因果原则。故万事万物的存在,如在一个存有原则之中那样,沐浴在美和善之中。它们趋向美善,欲求美善,以美善为目的……万事万物,皆因美善而得其形,它们观望美善,仿佛观望一个范例因,而它们就以一个范例因作为尺度,来统辖它们的行为。”(陆扬《西方美学通史》中世纪文艺复兴卷P212,上海文艺1999)也就是说,源出于上帝的美善,就是万事万物的范例,故而也是艺术家的最终的范例。
我们看到,从柏拉图到普洛丁,到奥古斯丁,柏拉图主义者的哲学家和神学家都是排斥文艺的。但是,一旦阿奎纳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相结合,文艺的存在显然也是由“神”和“上帝”决定的,因像阿伯拉所争取的那样,到了阿奎纳这里,文艺获得了稳固的生存位置。


第9题:

为什么说上帝的存在是真实的,如何证明?


正确答案: (1)万物的被造证明有神的存在。
(2)从人的心灵证明神的存在
(3)有鬼证明有神
(4)基督徒的经历证明有神

第10题:

玄天上帝来历如何?


正确答案:玄天上帝乃北极玄武星君之化身也。北方之神,即二十八宿中之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同青龙、白虎、朱雀合称四方四神,作护卫神,以壮威仪。开皇元年三月三日,降诞於王宫,既长舍家弃国,辞父母下入武当山修道,度世济人,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升天,玉帝封为“玄武真人”。唐贞观二年,封为“佑圣玄武灵应真君”。称号:佑圣真武玄天上帝,终劫济苦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