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警察执法资格考试

甲县公安机关在对李某执行拘传时,发现李某是该县人大代表,于是在执行后及时将情况向本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题目

甲县公安机关在对李某执行拘传时,发现李某是该县人大代表,于是在执行后及时将情况向本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20年5月1日,甲市发生了一起聚众斗殴事件,甲市公安局决定对家住乙市的犯罪嫌疑人王某进行拘传。经过相关负责人批准后,在没有填写拘传证的情况下,即派李某前去进行拘传,王某被李某强制带到了甲市公安局进行讯问。由于该公安局案子比较多,遂将王某羁押了12小时后才进行讯问。经过讯问后,发现王某没有作案时间,依法将其释放。但是将王某释放后不久,公安机关又掌握了新的线索,需要再次拘传王某进行讯问。于是公安机关在将王某释放后的24小时后再一次对王某进行了拘传。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A.本案的拘传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
B.本案的拘传执行人数不符合法律规定
C.本案的拘传地点符合法律规定
D.本案的拘传持续时间符合法律规定
E.本案中公安机关无权对王某进行二次拘传

答案:C,D,E
解析:
(1)选项A: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拘传,须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负责人审批,填写《拘传证》后方可执行。(2)选项B:拘传时应当有2名以上的执行人员。(3)选项C:根据法律规定,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的市、县的地点进行。如果犯罪嫌疑人的工作单位、户籍地与居住地不在同一市、县拘传应当在犯罪嫌疑人的工作单位所在地的市、县进行;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在犯罪嫌疑人户籍地或者居住地所在的市、县内进行。(4)选项D:一次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12个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两次拘传间隔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2小时(5)选项E: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据传次数,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不得已连续据传的方式变相拘谨犯罪嫌疑人。

第2题:

甲县公安机关在对涉嫌强奸罪的李某进行拘传时,李某意图逃脱,民警立即对李某实施拘传,之后发现李某竟是本县政协委员,于是及时将该情况通报给本县政协组织。()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某地公安干警李某为搜捕一名越狱逃犯到旅馆调查,仅因为旅客黄某坚持对方先出示证件,便要教训黄某,而用警棍将其击伤,为此()。

A、黄某可要求李某赔偿

B、因为李某在执行公务,所有黄某无权要求公安机关赔偿,因此也就不存在公安机关对李某的追偿

C、李某可要求王某所在的公安机关赔偿,公安机关在对王某赔偿后,应当向李某追偿

D、李某可要求王某所在的公安机关赔偿,公安机关在对王某赔偿后,可以向李某追偿


参考答案:C

第4题:

甲县公安机关依法在对该县人大代表张某执行拘留前,应当书面报请该县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常务委员会许可。情况紧急的,可以在执行同时或执行后及时报请。()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李某(女,28岁)因贩卖大量毒品被公安机关执行逮捕。执行逮捕后,公安机关发现李某怀孕在身,那么对李某必须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警察王某对李某刑讯逼供致伤,为此()

  • A、李某可要求王某赔偿
  • B、李某可要求王某所在的公安机关赔偿
  • C、公安机关可在对王某赔偿后,向李某追偿
  • D、公安机关应为李某消除影响,并赔礼道歉

正确答案:B,C

第7题:

甲县公安机关在对涉嫌强奸罪的李某执行逮捕时,发现其是本县人大代表,于是暂缓执行,并立即向本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甲县的李某与乙县的张某在丙县签订了一份合同,将李某位于丁县的商品房卖给张某。后李某反悔,打电话告诉张某已将该住房卖给他人并且已经过户,张某想追究李某的法律责任,应向何地法院起诉?()

A、甲县

B、乙县

C、丙县

D、丁县


参考答案:A

第9题:

2011年1月5日,A县烟草专卖局行政执法人员会同该县公安局交警部门执法人员进行路查时,在邻省甲市开往A县的客车上查获真品中华(硬)80条。经调查,该批卷烟系乘客李某在甲市某超市购得,带回A县家中自用的。如果李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对其如何处罚?


正确答案:依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五条第(四)项和,应对李某处以违法运输的30中华(硬)价值20%以上50%以下的罚款的行政处罚,依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九条,可以按照市场批发价格的70%收购李某违法运输的中华(硬)30条。

第10题:

甲县公安机关在对涉嫌强奸罪的重大嫌疑人员李某先行拘留时,发现其是本县人大代表,于是暂缓执行,并立即向本县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常委会报告。()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