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犯罪侦查执法资格考试

某单位出纳报案:他的办公桌中间抽屉临时存放的公款被盗。经勘验现场内有四张办公桌,其它三张桌子完好,室内东西摆放正常,因早晨上班打扫卫生,地面桌面均擦过,没有发现可疑足迹与指纹。出纳的办公桌为三屉办公桌,中间抽屉锁完好,抽屉面无撬压痕迹。但抽屉底有洞孔,手可以伸进去拿取任何东西。抽屉底为三合板,洞孔是用刀子切割的,除了有明显的从外向里切割痕迹外,也有从里向外的切割痕迹。请分析该盗窃案是坚守自盗还是他人盗窃,为什么?

题目

某单位出纳报案:他的办公桌中间抽屉临时存放的公款被盗。经勘验现场内有四张办公桌,其它三张桌子完好,室内东西摆放正常,因早晨上班打扫卫生,地面桌面均擦过,没有发现可疑足迹与指纹。出纳的办公桌为三屉办公桌,中间抽屉锁完好,抽屉面无撬压痕迹。但抽屉底有洞孔,手可以伸进去拿取任何东西。抽屉底为三合板,洞孔是用刀子切割的,除了有明显的从外向里切割痕迹外,也有从里向外的切割痕迹。请分析该盗窃案是坚守自盗还是他人盗窃,为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乙找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甲办事,甲对乙说:“你的要求不符合规定。”乙说:“那你忙,我先走了。”但走时没有带走放在甲的办公桌上的置有10万元现金的档案袋。甲随手将钱扔在办公桌抽屉内,钱没有还给乙,也没有上交,也没有替乙办事,甲的行为()。

A.构成侵占罪
B.构成贪污罪
C.构成受贿罪
D.不构成犯罪

答案:C
解析: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为他人谋取利益只要求是一种许诺,不要求有谋取利益的实际行为与结果,故只要收受了财物就是受贿既遂,而不是待实际上为他人谋取利益之后才是既遂。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许诺本身是一种行为。许诺既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暗示的。当他人主动行贿并提出为其谋取利益的要求后,国家工作人员虽没明确答复办理,但只要不予拒绝,就应当认为是一种暗示的许诺。本案中甲并未明确地拒绝乙,且收下了乙的钱,故构成了受贿罪。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2题:

李某系人市建设银行某储蓄所记账员。2002年3月20日下午下班时,李某发现本所出纳员陈某将2万元营业款遗忘在办公桌抽屉内(未锁)。当日下班后,李某趁所内无人之机,返回所内将该2万元取出,用报纸包好后藏到自己办公桌下面的垃圾袋中,并用纸箱遮住垃圾袋。次日上午案发,赃款被他人找出。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既遂
B.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未遂
C.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既遂
D.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答案:C
解析:
。李某只是利用因工作关系熟悉作案环境(看见了出纳员陈某将钱放在哪个抽屉),凭工作人员身份便于进出储蓄所办公室(李某是该所记账员,因而持有其办公室的钥匙)等与职权无关的方便条件,而不是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因而其行为构成盗窃罪而不构成贪污罪。李某虽然没有将钱拿出办公室,但是这笔款项巳实际处于他的控制之下,因此李某的犯罪行为巳构成既遂。

第3题:

柜员在营业时间临时离柜,应将重要空白凭证存放在( )

A、加锁的尾箱中

B、办公桌的抽屉内

C、网点柜员公用的铁皮柜内

D、网点负责人的保险柜内


答案:A

第4题:

通常抽屉是有()构成。

  • A、屉面
  • B、屉邦
  • C、屉底
  • D、屉堵
  • E、屉边

正确答案:A,B,D

第5题:

文员在进行办公室布置时,以下哪些行为是不适宜的?()

A准备一些敞开的文件夹,贴上相应的标识条

B办公桌抽屉物品要摆放整齐,不要放得太满且要经常清理

C较大的物品放在稍高于眼光平行的层面上,用标签贴在各种物品的下方

D下班前要整理好自己的办公桌,把文件、资料收藏好以免丢失和泄密


C

第6题:

张三是某事业单位财务科长,某日下午下班时,张三发现出纳员李四将5万元遗忘在未锁的办公桌抽屉内,张三下班后,乘无人之机,返回办公室将该5万元取出,用报纸包好后扔进单位后面的花坛里面,案发后,赃款被人从花坛中发现。该案例中,张三的行为属于:
A.贪污既遂 B.盗窃未遂
C.贪污未遂 D.盗窃既遂


答案:D
解析: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本题中,张三将钱取出,但取得财物并非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因此属于盗窃罪而不是贪污罪。排除AC。本题中张三已将钱盗出,属于盗窃既遂,D选项正确。

第7题:

2018年月9日早6时,公司员工张某被发现死于办公室内。经勘查,死者仰卧于地板上,衣兜被翻动掏出,预部有225px长的切割伤,一把西瓜刀上有两枚灰粉指纹。室内办公桌被翻动,文件散落一地。经法医检验,死者是最后一次进餐后5小时死亡的。经调查发现死者8日晚6时在公司食堂吃的晚饭。
对于本案的侦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根据法医鉴定意见可以推断,被害人的死亡时间应在2018年1月8日晚11时左右
B.由于案发现场没有发现破坏痕迹,可以推定为原始现场
C.侦查人员应当将提取的指纹等痕迹与情报信息系统进行比对,以确定是否可以与其他案件并案侦查
D.本案作案动机可能是抢劫杀人

答案:A,B,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和取证,犯罪动机判断。
第二步,题中鉴定意见说明死者是最后一次进餐后5小时死亡的,经调查发现死者8日晚6时在公司食堂吃的晚饭,故死亡时间为2018年1月8日晚11时左右,A正确。原始现场为犯罪嫌疑人离开作案现场到侦查人员到来之间这段时间未被他人或外力破坏的现场,根据题意,死者处于办公室内,可以推定为原始现场,B选项正确。侦查人员对提取的证据进行比对,目的是寻找线索,有助于破案,C选项正确。题中死者衣服被翻动,办公室也被翻动,可能是抢劫杀人,D选项正确。
因此,选择ABCD选项。

第8题:

李某是某建设银行某储蓄所的记账员,2002年3月20日下午下班时,李某发现本所的出纳员陈某将2万元营业款遗忘在办公桌抽屉内(未锁)。于是李某趁所内无人之机,返回所内将2万元取出,用报纸包好后藏在自己办公桌下的垃圾袋内,并用纸箱遮住垃圾袋。次日上午案发,赃款被他人找出。对上述内容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 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既遂
B. 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未遂
C. 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既遂
D. 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答案:C
解析:
解题指导: 此种行为属于盗窃,故答案为C。

第9题:

服务员清扫办公桌不可用带有胶皮手套的手清理()。

  • A、桌面
  • B、桌腿
  • C、报纸杂志
  • D、抽屉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某国有企业职工张某负责财务报表统计工作,某日他发现同办公室的小李(出纳会计)将从银行取回的2万元公款锁在办公桌柜子里,钥匙放在未上锁的抽屉里。下班后张某从小李抽屉里取出钥匙,打开柜子将2万元公款拿回家,并伪造柜子、窗户被撬的假现场。通过调查,张某承认了其将2万元公款据为己有的事实。此外,还主动交代自己在代管工会会费账目期间,购买假招待发票,冒充领导签名从会费中骗取了1万元;问:张某将小李保管的2万元拿回家是什么行为?张某冒充领导签名骗取会费1万元是什么行为?


正确答案: 张某将2万元公款拿回家属于盗窃行为,从贪污与盗窃违纪行为的构成看,关键在于其是否利用职务之便,以及职务之便和工作之便的区别;张某冒充领导签名骗取会费1万元的行为属于贪污行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