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干部培训考试

简述三种以上增加日光温室光照的方法。

题目

简述三种以上增加日光温室光照的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请简述至少三种以上的方法判断光路是否接对?


正确答案: 扒纤,网管插入告警,J0字节追踪。

第2题:

简述温室、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之间的异同。


正确答案:塑料大棚是覆盖塑料薄膜,无环境调控措施,无砖石结构维护的栽培设施。温室与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温室有较完善的环境调控能力,无供暖设备而仅依靠日光提供热能升温的温室称为日光温室。

第3题:

简述节日光温室综合配套设施


参考答案:(1)前屋面覆盖
现在常用的塑料薄膜有聚氯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醋酸聚乙烯薄膜等。
(2)外保温棉被
外保温用棉被,一般规格为长8m,宽3m,单被重45kg,两毡一绵,外加防雨绸。
(3)内保温多层覆盖
内保温采取多层覆盖。白天,采用温室薄膜单层覆盖;夜间,空中用薄膜拉二层幕,地面扣小拱棚,内设无纺布浮动栽培。
(4)补光设施
在冬季连阴天,或光照较弱情况下,采取厚度0.1mm渡铝聚脂膜反光幕,或采取生物效应灯人工补光。
(5)节水设施
地面采用膜下软管滴灌或硬管滴灌进行灌溉。
(6)二氧化碳施肥设施
在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不足100ppm且无法通风情况下,采用化学反应式或钢瓶式二氧化碳发生器,分别于上午10时、下午2时施放二氧化碳达1小时。
(7)机械卷帘设施
在温室脊高处,焊接卷帘机械,于早晚可卷放防寒被,节省人力物力。

第4题:

简述日光温室冬春茬茄子嫁接换根的意义和方法。


正确答案: 1.嫁接的意义
茄子易受黄萎病、青枯病、立枯病、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的危害,不能重茬,需5~6年轮作。采用嫁接育苗,不但可以有效地防治黄萎病等土传病害,使连作成为现实,而且由于根系强大,吸收水肥能力强,植株生长旺盛,具有提高产量、品质,延长采收期的作用。
2.嫁接方法
(1)砧木选择。目前生产中使用的砧木多是从野生茄子中筛选出来的高抗或免疫品种,如托鲁巴姆。
(2)播种。托鲁巴姆不易发芽,可用150~200mg/L的赤霉素溶液浸种48h,置于日温35℃,夜温15℃的条件下,8~10d可发芽。播种时由于托鲁巴姆种子拱土能力差,覆盖2~3mm厚的药土即可,二叶一心时移入营养钵中。当砧木苗子叶展平,真叶显露时播接穗。茄子种子发芽较慢,可采用变温催芽的方法,即一天中25~30℃8h,10~20℃16h交替进行,使发芽整齐,5~6d即可出齐。茄子黄萎病在苗期就能侵入到植株体内,潜伏到门茄瞪眼期发病,播种接穗时必须进行土壤消毒,并用塑料薄膜将育苗营养土与下部土壤隔开,防止病菌侵入。
(3)嫁接。砧木具8~9叶,接穗具6~7叶,茎粗达0.5cm开始嫁接。生产中多采用劈接法,即用刀片在砧木2片真叶以上平切,去掉上部,然后在砧木茎中间垂直切入1.0~1.2cm深。而后迅速将接穗苗拔起,在接穗半木质化处(幼苗上2cm左右的变色带,即半木质化处),两侧以30°向下斜切,形成长1cm的楔形,将削好的接穗插入切口中,用嫁接夹固定好。
(4)接后管理。利用小拱棚保温保湿并遮光,3d后逐渐见光。嫁接10~12d后愈合,伤口愈合后逐渐通风炼苗。茄苗现大蕾时定植。

第5题:

列方法()可以延长产蛋周期。

  • A、增加光照
  • B、减少光照
  • C、增加放牧
  • D、降低蛋白

正确答案:A

第6题:

简述日光温室的组成结构。


正确答案: 1、墙体结构:日光温室的墙体包括后墙和山墙,主要作用有2个,一是承受后坡,前坡自身的重力和它所受到的各种压力;二是必须具备足够的保温蓄热能力。因此,一个好的日光温室墙体,应同时具备强度高、载热性能强和隔热性好的特点。单一结构墙体很难满足这一技术要求,而异质复合多功能墙体结构则能很好地满足这一综合要求。除强度指标外,使内墙作为载热体,即选用蓄热系数较大的建材,以利白天吸热,夜间放热,以延缓室温下降;外墙为隔热体应选用导热系数小的建材,阻止室内热量向外传导。据此,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石头内墙、粉煤灰制空心砖外墙。也可以采用石头内墙、砖头外墙,中间填充珍珠岩或炉渣。此外,一些地区就地取材,采用板打土墙或草泥垛墙,成本低,保温性好,若注意防水侵蚀墙体,可应用于干旱少雨、经济不发达的西北地区。除选用墙体材料外,墙体厚度及后墙外防寒土的多少也影响保温效果。通常墙体厚度与当地冻土层最大厚度接近。因此,在35°N地区墙厚多为30~60cm,38°~40°N地区则为80~150cm。
2、后屋面:后屋面又称后坡、后屋顶。其既是卷放草苫、蒲席的作业道,又起着隔热保温的作用。就后屋面所用建材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由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为主要材料,虽坚固耐久,施工规范,但保温效果较差;二是广大农村地区因地制宜,选用玉米秸、高梁秸、芦苇、稻草等秸草做后坡,总厚度可达到
60~80cm,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保温效果,较空心板更为实用。
3、屋架:屋架是日光温室的承重结构。竹木结构温室,后屋面屋架一般由柱、檩、柁组成,前屋面骨架则由支柱、腰檩及竹拱竿组成。此种结构虽取材方便,成本低,但支柱多,室内作业不便,且经久性差。也可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件代替檩、柁和中柱。
4、外保温覆盖:主要指日光温室前屋面夜间覆盖保温的不透明覆盖物。传统覆盖材料有草苫、蒲席、纸被、棉被等。草苫、蒲席要求打得紧密,才能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一般一块宽1.5m,长5.5m的稻草苫,体质量至少应为30kg以上,太轻则保温性能减弱。纸被多由4~6层牛皮纸缝合而成,并在外面罩上1层薄膜或无纺布,防止雨雪侵蚀。由于纸被本身隔热性好,加之中间又有多层空气间隔,隔热保温效果较好。
5、透明覆盖物:为充分发挥日光温室昼间采光增温效能,透明覆盖材料应同时具备透光好、保温好、耐用和无滴等性能,其既能透过短波辐射,又能阻止长波辐射。目前常用0.1~0.12mm厚聚氯乙烯无滴膜和多功能3层复合的聚乙烯膜。今后多功能、高效能、复合型塑料薄膜将应用于日光温室生产。
6、通风口:日光温室以自然通风为主,按通风口位置不同分为两种。一是后墙设置活动通风口,以备高温季节通风换气之用;二是在温室屋面设置通风口,按上、中、下3个位置开设。第1个是上排风口,又称顶风口,设在温室最高处即屋脊部,可用放风筒或扒缝放风的方式,主要起排出热空气的作用;第2个是肩部风口,设在前坡约1m高处,主要起进气口作用。若设置太高,会降低通风效果;第3个是底风口,即自温室前坡底角处向上扒开风口。一般当室外最低夜温达到15℃以上,昼夜通风时启用。
7、张挂农用反光幕:为解决日光温室栽培床北部光照弱、温底低,植株长势弱,产量低的突出问题,应用农用反光幕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农用反光幕为一复合聚酯镀铝膜,利用其光亮镜面悬挂成幕布,随温室走向,面朝南,东西延长,垂直悬挂于温室后部,将射入室内后部的太阳光线反射到植株与近地表,以改善温光条件,提高产量。
8、进出口:日光温室常在一端建立1个作业间,以便农事操作,同时也是1个缓冲间。应注意寒冷季节作业间防寒保温,以防冷空气侵入温室。同时,通向温室的门里侧应设1个40cm高围裙,以免降低室温。

第7题:

育成期常采用的光照方法有()、恒定光照法、渐减光照法三种。

  • A、自然光照法
  • B、连续光照法
  • C、间歇光照法
  • D、定时光照法

正确答案:A

第8题:

黑龙江省在建造日光温室时,主要利用12~14点的光照,所以温室角度南偏东5-7°。()


参考答案:错

第9题:

简述日光温室出苗不齐的防止措施。


正确答案: (1)采用发芽势、发芽率高的种子,播前应进行发芽试验。
(2)浸种催芽过程中,勤翻动,使种子发芽整齐。
(3)配制好培养土,使床土肥沃疏松,无病、虫、鼠害。
(4)床面要平整,提前灌好、灌足底水。
(5)播种均匀,覆土一致。
(6)播种后加强管理,使苗床各部分温度、湿度、透气性一致。

第10题:

如何改善日光温室内光照条件?


正确答案: (1)尽量增加塑料薄膜和玻璃的透光率。
(2)除选用耐老化的膜外,尽量使用新膜扣棚,经常保持塑料薄膜、玻璃清洁。
(3)温室的不透明覆盖物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早揭或晚盖。
(4)后墙涂白或张挂镀铝膜反光膜,增加温室后部光照。
(5)人工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