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考试

商业银行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称()A、普通准备金B、专项准备金C、坏账准备金D、特别准备金

题目

商业银行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称()

  • A、普通准备金
  • B、专项准备金
  • C、坏账准备金
  • D、特别准备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普通准备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普通准备金又称一般准备金,是按照贷款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B.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按照贷款余额2%提取的贷款呆账准备金相当于普通准备金

C.普通准备金是用于弥补贷款组合的不确定损失的

D.普通损失准备金是弥补贷款组合损失的一种总准备

E.普通贷款损失准备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资本的性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于弥补银行的未来损失


正确答案:CDE
解析:普通准备金又称一般准备金,是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按照贷款余额1%提取的贷款呆账准备金相当于普通准备金。

第2题:

一笔100万元的贷款,其中30万元为损失类贷款,20万元为可疑类贷款。已知普通呆帐准备金的提现比例为1%,损失类贷款准备金的提取比例为100%,可疑类贷款的提取比例为50%,试算呆帐准备金总量。


正确答案:损失类贷款准备金=30*100%=30万元可疑类贷款准备金=20*50%=10万元专项呆帐准备金=30+10=40万元普通呆帐准备金=(100-40)*1%=0.6万元呆帐准备金总量=40+0.6=40.6万元

第3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按照贷款余额的( )提取贷款呆账准备金。

A.1%

B.2%

C.2.5%

D.3%


正确答案:A
解析:我国商业银行按照贷款余额1%提取贷款呆账准备金。

第4题:

( )是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A.特别呆账准备金 B.转向准备金 C.普通呆账准备金 D.超额准备金


正确答案:C
普通呆账准备金是银行为了防备未来可能出现的亏损而设立的,以便一旦出现亏损而进行弥补的准备金。普通呆账准备金按照风险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这和我国现行的按照贷款总余额的一定比例(1%)提取的呆账准备金是相似的。

第5题:

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为( )

A.普通准备金

B.专项准备金

C.特别准备金

D.超额准备金


正确答案:A

第6题:

又称一般准备金,是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A.普通准备金

B.专项准备金

C.特别准备金

D.超额准备金


正确答案:A
解析:普通准备金又称一般准备金,是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第7题:

以下关于普通准备金的说法中,正确的为( )。

A.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B.用于弥补贷款组合的不确定损失

C.用于弥补贷款的内在损失

D.普通准备金可以计入商业银行资本基础的附属资本

E.普通准备金不可以计入商业银行资本基础的附属资本


正确答案:ABD
解析:普通准备金用于弥补贷款预期损失。

第8题:

下列关于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商业银行一般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有两种:普通准备金、专项准备金

B.普通准备金又称一般准备金,是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C.普通准备金是用于弥补贷款组合的确定损失的

D.普通贷款损失准备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资本的性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于弥补银行的未来损失

E.特别准备金的计提比例由中国人民银行或监管当局按照国别或行业等风险的严重程度确定


正确答案:ACE

第9题:

下列关于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商业银行一般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有三种:普通准备金、专项准备金和特别准备金

B.普通准备金又称一般准备金,是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C.普通准备金是用于弥补贷款组合的不确定损失的

D.普通贷款损失准备金在一定程度上不具有资本的性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于弥补银行的未来损失

E.特别准备金的计提比例由中国人民银行或监管当局按照国别或行业等风险的严重程度确定


正确答案:DE
解析:普通贷款损失准备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资本的性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于弥补银行的未来损失;特别准备金的计提比例由商业银行或监管当局按照国别或行业等风险的严重程度确定。

第10题:

我国商业银行按照贷款余额1%提取的贷款呆账准备金相当于( )

A.超额准备金

B.专项准备金

C.特别准备金

D.普通准备金


正确答案:D
解析:D项正确。因为普通准备金的计提比例一般有一个固定比例。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