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质量员质检员

碾压层下有软弱层,且含水量过大,在上层碾压过程中,下层弹簧反射至上层,将会导致路基出现()现象。A、翻浆B、表面松散、起皮C、弹簧D、路基开裂

题目

碾压层下有软弱层,且含水量过大,在上层碾压过程中,下层弹簧反射至上层,将会导致路基出现()现象。

  • A、翻浆
  • B、表面松散、起皮
  • C、弹簧
  • D、路基开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5年)分两层摊铺的碾压混凝土,下层碾压混凝土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

A.20mm
B.30mm
C.40mm
D.60mm

答案:C
解析:
当碾压混凝土分两层摊铺时,其下层集料最大粒径采用40mm。

第2题:

避免路基“弹簧”现象,应清楚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答案:对
解析:
避免路基“弹簧”现象,应清楚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第3题:

在扑救多层商场火灾时,力量部署的顺序是( )。

A.先着火上层、再着火层、后着火下层

B.先着火层、再着火上层、后着火下层

C.先着火下层、再着火上层、后着火层

D.先着火层、再着火下层、后着火上层


正确答案:B

第4题:

下列关于组织疏散逃生的顺序,说法正确的是( )


A.先着火层、再着火层上层、最后着火层下层
B.先着火上层、再着火层、最后着火层下层
C.先着火层下层、再着火层上层、最后着火层
D.先着火层、再着火层下层、最后着火层上层

答案:A
解析:
组织疏散逃生通常按照先着火层、再着火层上层、最后着火层下层的顺序进行,以疏散至安全区域为主要目标。

第5题:

出现路基“弹簧”现象的原因是( )。

A.填土为黏性土时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较多
B.碾压层下有软弱层,且含水量过大,在上层碾压过程中,下层弹簧反射至上层
C.翻晒、拌合不均匀
D.局部填土混入冻土或过湿的淤泥、沼泽土、有机土、腐殖土以及含有草皮、树根和生活垃圾的不良填料
E.透水性好与透水性差的土壤混填,且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了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了“水壤”

答案:A,B,C,D,E
解析:
出现路基“弹簧”现象的原因是填土为黏性土时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较多;碾压层下有软弱层,且含水量过大,在上层碾压过程中,下层弹簧反射至上层;翻晒、拌合不均匀;局部填土混入冻土或过湿的淤泥、沼泽土、有机土、腐殖土以及含有草皮、树根和生活垃圾的不良填料;透水性好与透水性差的土壤混填,且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了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了“水壤”。

第6题:

分两层摊铺的碾压混凝土,下层碾压混凝土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 )。
A.20mm
B.30mm
C.40mm
D.60mm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特种混凝土。由于礙压混凝土用水量低,较大的骨料粒径会引起混凝土离析并影响混凝外观,最大粒径以20mm为宜,当礙压混凝土分两层摊铺时,其下层集料最大粒径采用40mm。参见教材P138。

第7题:

避免路基“弹簧”现象,对产生“弹簧”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拌合均匀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答案:对
解析:
避免路基“弹簧”现象,对产生“弹簧”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拌合均匀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第8题:

沥青贯入式路面施工顺序是( )。
 

A.撒料→碾压→浇洒第一层沥青→撒布第一层嵌缝料→再碾压
B.撒料→碾压→浇洒第一层嵌缝料→撒布第一层沥青→再碾压
C.碾压→撒料→浇洒第一层嵌缝料→撒布第一层沥青→再碾压
D.撒料→浇洒第一层嵌缝料→碾压→撒布第一层沥青→再碾压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沥青面层施工质量监理。沥青贯入式路面施工顺序:(1)施工准备;(2)撒料;(3)碾压;(4)浇洒第一层沥青;(5)撒布第一层嵌缝料;(6)再碾压;(7)浇洒第二层沥青→撒布第二层嵌缝料→碾压→浇洒第三层沥青→撒布封层料→最后碾压(宜采用6~8t压路机碾压2~4遍);(8)交通控制及初期养护

第9题:

分两层摊铺的碾压混凝土,下层碾压混凝土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

A.20mm
B.30mm
C.40mm
D.60mm

答案:C
解析:
由于碾压混凝土用水量低,较大的骨料粒径会引起混凝土离析并影响混凝土外观,最大粒径以20mm为宜,当碾压混凝土分两层摊铺时,其下层集料最大粒径采用40mm。

第10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层之间的处理说话正确的是()。

A.在上层结构施工前,应将下层养护用材料彻底清理干
B.下承层清理后应限制交通
C.在上层施工前1~2h,宜撒布水泥或洒铺水泥净浆
D.稳定细粒材料结构层施工时,根据土质情况,最后一道碾压工艺可采用凸块式压路机碾压
E.应采用人工、小型清扫车以及洒水冲刷的方式将下层表面的浮浆清理干净

答案:A,C,D,E
解析: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层之间的处理(1)在上层结构施工前,应将下层养护用材料彻底清理干净。(2)应采用人工、小型清扫车以及洒水冲刷的方式将下层表面的浮浆清理干净。下承层局部存在松散现象时,也应彻底清理干净。(3)下承层清理后应封闭交通。在上层施工前1?2h,宜撒布水泥或洒铺水泥净浆。(4)可采用上下结构层连续摊铺施工的方式,每层施工应配备独立的摊铺和碾压设备,不得采用一套设备在上下结构层来回施工。(5)稳定细粒材料结构层施工时,根据土质情况,最后一道碾压工艺可采用凸块式压路机碾压。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