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监理

要发挥人民防空工程和疏散地域的作用,为群众提供()A、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B、应急避难场所C、避难场所D、灾害避难场所

题目

要发挥人民防空工程和疏散地域的作用,为群众提供()

  • A、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
  • B、应急避难场所
  • C、避难场所
  • D、灾害避难场所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有关确定避震疏散场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紧急避震疏散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1㎡
B.固定避震疏散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2㎡
C.超高层建筑避难层(间)不能作为紧急避震疏散场所
D.紧急避震疏散场所的服务半径宜为500m,固定避震疏散场所的服务半径宜为2~3km

答案:C
解析: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规定:8.2.8避震疏散场所每位避震人员的平均有效避难面积,应符合:(1)紧急避震疏散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1㎡,但起紧急避震疏散场所作用的超高层建筑避难层(间)的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0.2㎡;(2)固定避震疏散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2㎡。8.2.9避震疏散场地的规模:紧急避震疏散场地的用地不宜小于0.1h㎡,固定避震疏散场地不宜小于1h㎡,中心避震疏散场地不宜小于50h㎡。8.2.10紧急避震疏散场所的服务半径宜为500m,步行大约10min之内可以到达;固定避震疏散场所的服务半径宜为2~3km,步行大约1h之内可以到达。

第2题:

启动自然灾害预警响应,需要告知居民前往应急避难场所。根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应当通过广播、电视等方式,及时公告应急避难场所的( )。

A.具体地址
B.水源状况
C.到达路径
D.所属单位
E.容纳人数

答案:A,C
解析: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启动自然灾害预警响应或者应急响应,需要告知居民前往应急避难场所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应当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互联网等方式,及时公告应急避难场所的具体地址和到达路径。

第3题: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结合( )等场所,规划和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设置明显应急避险标志,配备必需的供水、供电、排污等保障设施,并加强日常维护。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A、城市公园

B、广场

C、体育场馆

D、学校操场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各级人防主管部门要发挥人民防空工程和疏散地域的作用,为群众提供()

  • A、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
  • B、应急避难场所
  • C、避难场所
  • D、灾害避难场所

正确答案:D

第5题:

某化工企业为减少火灾可能导致的事故损失,对仓库采取了以下安全技术措施:增设逃生避难场所;增设排烟风机;设置防火墙;配备消防应急呼吸器。下列企业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中,符合预防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优先顺序的是( )。

A.设置防火墙→增设排烟风机→配备消防应急呼吸器→增设逃生避难场所
B.增设逃生避难场所→设置防火墙→增设排烟风机→配备消防应急呼吸器
C.增设排烟风机→设置防火墙→配备消防应急呼吸器→增设逃生避难场所
D.配备消防应急呼吸器→增设逃生避难场所→设置防火墙→增设排烟风机

答案:C
解析:
增设排烟风机可以减少火灾现场有毒有害气体的量,是消除危险源的安全技术措施。
设置防火墙:设置防护墙可以防止火灾扩大,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中的隔离措施。
配备消防应急呼吸器是减少事故损失中的个体防护措施。
增设逃生避难场所是减少事故损失中的避难与救援措施。
按照先防止后减少的顺序,本题应该选择C选项。

第6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法定范围内的避震疏散场所所属类别?( )

A.临时避难
B.紧急避难
C.固定避难
D.中心避难

答案:A
解析: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第2.0.6条规定,避震疏散场所。用作地震时受灾人员疏散的场地和建筑。可划分为以下类型:(1)紧急避震疏散场所:供避震疏散人员临时或就近避震疏散的场所,也是避震疏散人员集合并转移到固定避震疏散场所的过渡性场所。通常可选择城市内的小公园、小花园、小广场、专业绿地、高层建筑中的避难层(间)等。(2)固定避震疏散场所:供避震疏散人员较长时间避震和进行集中性救援的场所。通常可选择面积较大、人员容量较多的公园、广场、体育场地/馆,大型人防工程、停车场、空地、绿化隔离带以及抗震能力强的公共设施、防灾据点等。(3)中心避震疏散场所:规模较大、功能较全、起避难中心作用的固定避震疏散场所。场所内一般设抢险救灾部队营地、医疗抢救中心和重伤员转运中心等。

第7题:

启动自然灾害预警响应,需要告知居民前往应急避难场所。根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应当通过广播、电视等方式,及时公告应急避难场所的()。

A:具体地址
B:水源状况
C:到达路径
D:所属单位
E:容纳人数

答案:A,C
解析:

第8题:

下列有关各类避震疏散场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紧急避震疏散场所的服务半径宜为500m,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0.5㎡
B.固定避震疏散场所的服务半径宜为2~3km
C.固定避震疏散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2㎡
D.超高层建筑避难层(间)作为紧急避震疏散场所时,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0.2㎡

答案:A
解析:
参见《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以下规定:8.2.8避震疏散场所每位避震人员的平均有效避难面积,应符合:(1)紧急避震疏散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1㎡,但起紧急避震疏散场所作用的超高层建筑避难层(间)的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0.2㎡;(2)固定避震疏散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2㎡。8.2.10紧急避震疏散场所的服务半径宜为500m,步行大约10min之内可以到达;固定避震疏散场所的服务半径宜为2~3km,步行大约1h之内可以到达。

第9题:

某化工企业为减少火灾可能导致的事故损失,对仓库采取了以下安全技术措施:增设逃生避难场所;增设排烟风机;设置防火墙;配备消防应急呼吸器。下列企业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中,符合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优先顺序的是()。

A.设置防火墙→增设排烟风机→配备消防应急呼吸器→增设逃生避难场所
B.增设逃生避难场所→设置防火墙→增设排烟风机→配备消防应急呼吸器
C.增设排烟风机→设置防火墙→配备消防应急呼吸器→增设逃生避难场所
D.配备消防应急呼吸器→增设逃生避难场所→设置防火墙→增设排烟风机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安全技术措施。以上安全技术措施中,按优先顺序排序为:增设排烟风机→设置防火墙→配备消防应急呼吸器→增设逃生避难场所。

第10题:

已确定为避难场所和其他可以作为避难场所的空地,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有关单位应当无偿开放。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