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技术

关于交换机的地址学习与生成树协议的描述,不正确的为()。A、由于与交换机端口相连的站点可以移动,所以交换机所学到的MAC地址应该老化B、由于移动一个站点一般需要几分钟的时间,所以MAC地址老化时间可以配置为分钟级,如5分钟C、只要网络的物理结构确定了,站点的位置就是固定的D、生成树协议可以改变站点的相对位置,而且用户是觉察不到的

题目

关于交换机的地址学习与生成树协议的描述,不正确的为()。

  • A、由于与交换机端口相连的站点可以移动,所以交换机所学到的MAC地址应该老化
  • B、由于移动一个站点一般需要几分钟的时间,所以MAC地址老化时间可以配置为分钟级,如5分钟
  • C、只要网络的物理结构确定了,站点的位置就是固定的
  • D、生成树协议可以改变站点的相对位置,而且用户是觉察不到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当生成树协议发现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变化后就会在网络中泛洪拓扑改变信息,收到该消息的交换机会对一部分端口上学习到的MAC地址表项进行老化。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第2题:

以下关于交换机的地址学习与生成树协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由于与交换机端口相连的站点可以移动,所以交换机的MAC地址表应该老化

B.VRP平台上,MAC地址表老化时间默认为5分钟

C.只要网络的物理结构确定了,任何交换机的MAC地址表就应当是固定的,每个站点对应的目的端口就是固定的

D.生成树协议可以改变站点在MAC地址表中的目的端口,而且用户是觉察不到的


参考答案:C

第3题:

在由多个VLAN组成的一个局域网中,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VLAN中的站点可以和另一个VLAN中的站点直接通信

B)当站点从一个VLAN转移到另一个VLAN,一般不需要改变物理连接

C)当站点在一个VIAN中广播,其他VLAN中的站点不能收到

D) VLAN可以通过MAC地址、交换机端口等进行定义


正确答案:A
(20)A) 【解析】VLAN的设定不受用户所在的物理位置和物理网段限制,每个VLAN是一个独立的逻辑网络,它们都有惟一的子网号。VLAN之间不能直接通信,必须通过第三层路由功能完成。所以,A是不正确的。

第4题:

站点A和站点B分别和交换机的两个端口相连,假设站点B没有发送过任何报文,则站点A给站点B发送第一个数据报文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交换机在MAC地址表中找不到站点B的目的端口,所以将该报文丢弃

B.交换机学到站点B的地址,并将报文在站点B连接的端口发送出去

C.交换机学到站点A的地址,并将报文从所有端口广播出去

D.交换机学到站点A的地址,并将报文从除接收端口外的其它所有端口广播出去


参考答案:D

第5题:

生成树协议是怎样处理地址老化的()

A.只要交换机启动了生成树协议,就必须将地址老化时间配置为10秒以内

B.生成树协议启动后,会自动将地址老化时间改为10秒钟,不管用户将其配置为什么值

C.当生成树协议发现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变化后就会在网络中传播拓扑改变消息,收到该消息的交换机会对某些符合条件的端口上学习到的MAC地址作特殊处理

D.当某个交换机发现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变化后,会处理该交换机上所有端口学到的MAC地址,但不再传播该拓扑变化消息


参考答案:C

第6题:

以下有关交换机MAC地址表老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MAC地址表老化需要采用两种机制,当网络拓扑结构稳定时采用较长的时间值,当生成树协议改变了网络的逻辑结构时,采用较短的时间值

B.默认情况下,VRP平台上使用两个MAC地址表老化时间,分别为5分钟和15秒

C.虽然网络物理结构固定,但生成树协议仍然能够改变站点在交换机的MAC地址表中的目的端口

D.生成树协议改变了网络的逻辑结构后,由于端口上学习到的地址在几分钟后能够自动老化,所以不用采用特殊的处理方式,网络仍然能够很好的工作


参考答案:D

第7题:

站点A和站点B分别和交换机的两个端口相连,则站点A第一次给站点B发送一个数据报文时,下面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交换机学到A的地址

B.交换机学到B的地址

C.交换机没有学到任何地址

D.交换机同时学到A和B的地址


参考答案:A

第8题:

在生成树协议(STP)中,根交换机是根据什么来选择的?(60).

A.最小的MAC地址

B.最大的MAC地址

C.最小的交换机ID

D.最大的交换机ID


正确答案:C
解析:IEEE 802.1D定义的生成树协议(Spanning Tree Protocol,STP)是一种链路管理协议,它在以太网中提供冗余链路以防止网络失效,而且能删除网络中的环路,使得任意两个工作站之间只存在一条活动链路。
  STP协议可以在复杂的以太网连接中选择一个生成树来消除环路,生成树的产生过程对上层协议是透明的。STP利用网桥协议数据单元(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s,BPDU)来交换状态信息,根据网桥标识来选择根网桥(或根交换机)和根端口,并为每个网段选择指定端口。网桥协议数据单元的格式如图5所示,其中各字段解释如下。
  Protocol ID(2) Version(1) Type(1)  Flags(1) Rood ID(8) Root Path(4)
  Sender BID(8) Port ID(2) M-Age(2) Max Age(2) Hello(2) FD(2 Bytes)
  图5 BPDU的格式
  . ProtocolID:恒为0。
  . Version:恒为0。
  . Type:有两种类型的BPDU,配置BPDU和TCNPBDU。
  . Flags:用于处理拓扑结构的改变。
  . Root ID:网桥标识分为优先级和MAC地址两部分,标识最小的网桥成为根网桥。
  . Root Path:根通路的费用。
  . SenderBID:生成当前BPDU的网桥或交换机的ID。
  . Port ID:端口Ⅲ,端口1/1的ID为0x8001,端口1/2的ID为0x8002。
  . M-Age:报文发送的时间。
  . Max Age:BPDU保存的最长时间。
  . Hello:配置周期间隔。
  . FD:用于监听和学习状态的时间。

第9题:

当源站点与目的站点通过一个三层交换机连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三层交换机解决了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但同一VLAN里的主机不能通信

B.源站点的ARP表中一定要有目的站点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表,否则源站点不知道目的站点的MAC地址,无法封装数据,也无法通信

C.当源站点与目的站点不在一个VLAN时,源站点的ARP表中是没有目的站点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表的,而有网关IP地址与网关的MAC地址映射表项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参考答案:C

第10题:

在什么样的虚拟局域网中,新站点在入网时无需要进行太多配置,交换机则根据各站点的网络地址自动将其划分成不同的虚拟局域网( )。

A.MAC地址

B.网络层地址

C.交换机端口号

D.基于IP广播组


正确答案:D
解析:在基于IP广播组的虚拟局域网中,新站点在入网时无需进行太多配置,交换机则根据各站点的网络地址自动将其划分成不同的虚拟局域网。在虚拟局域网的实现技术中,基于IP广播组的虚拟局域网智能化程度最高,实现起来也最复杂。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