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

张拉顺序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操作,构件受力严重不对称,可能造成构件在张拉后发生扭曲变形,侧向弯曲或翘曲。

题目

张拉顺序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操作,构件受力严重不对称,可能造成构件在张拉后发生扭曲变形,侧向弯曲或翘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后张法是先制作混凝土构件或块体,并在预应力筋的位置预留出相应的孔道,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数值后,穿预应力筋(束),用张拉机进行张拉,并用锚具将预应力筋(束)锚固在构件的两端,张拉力即由锚具传给混凝土构件,而使之产生预压应力,张拉完毕在孔道内灌浆。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下列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规定中,正确的有()。
A.设计未要求,张拉时混凝土构件的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值的70%
B.张拉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对孔道的摩阻损失进行实测
C.长度小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
D.当设计无要求时,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宜先中间,后上、下或两侧
E.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


答案:B,C,D,E
解析:

第3题:

配有多根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可采用()的张拉方法。

A.分批随意张拉

B.逐跟张拉

C.分批对称张拉

D.分批不对称张拉


参考答案:C

第4题:

下列关于先张法和后张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在浇灌混凝土以一前张拉预应力钢筋,称为先张法
B:构件先浇灌混凝土,待混凝土硬化后在构件上张拉预应力钢筋,称为后张法
C:后张法工艺的特点是预应力钢筋的张拉要在台座上进行,因此要求有预制场地
D:后张法施工适用于构件厂生产中小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E:先张法构件既可以在预制厂生产,也可以在施工现场生产

答案:A,B
解析:
预应力混凝土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大体可分为先张法、后张法。①在浇灌混凝土以前张拉预应力钢筋,这种方法称为先张法。先张法工艺的特点是预应力钢筋的张拉要在台座上进行,因此要求有预制场地。②构件先浇灌混凝土,待混凝土硬化后,在构件上张拉预应力钢筋,这种方法称为后张法。是预应力钢筋张拉的新工艺。先张法施工适用于构件厂生产中小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后张法的优点是钢筋在构件上直接张拉,不需要张拉台座,因此,后张法构件既可以在预制厂生产,也可以在施工现场生产。

第5题:

下列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规定中,正确的有()。

A、 设计未要求,张拉时混凝土构件的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值的70%
B、 张拉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对孔道的摩阻损失进行实测
C、 长度小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
D、 当设计无要求时,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宜先中间,后上、下或两侧
E、 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

答案:B,C,D,E
解析:
2018新教材P35~36 ,后张法预应力筋张拉应符合: 1)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规定,不得低于强度设计值的75% 2)当设计未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曲线预应力筋或长度小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 3)张拉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对孔道的摩阻损失进行实测 4)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宜先中间,后上、下或两侧) 5)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

第6题:

现浇混凝土盖梁预应力张拉必须做到“六不张拉”,下列选项中不是“六不张拉”的是( )。
A.配套构件不符合设计要求 B.预应力筋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
C.张拉前交底不清 D.张拉设备未经校验


答案:D
解析:
“六不张拉”是指:没有顸应力筋出厂材料合格证、预应力筋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配套构件不符合设计要求、张拉前交底不清、准备工作不充分安全设施未做好、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不张拉。

第7题:

后张法张拉时构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 )。
A、70%
B、75%
C、80%
D、85%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桥梁上部结构装配式施工。后张法张拉时,构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80%。参见教材P102。




第8题:

根据预加应力值对构件截面裂缝控制程度的不同,预应力构件分为()。

A、全预应力张拉

B、部分预应力张拉

C、侧向张拉

D、目底部张拉


答案:AB

解析:预应力是为了改善结构服役表现,在施工期间给结构预先施加的压应力,结构服役期间预加压应力可全部或部分抵消荷载导致的拉应力,避免结构破坏。常用于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在结构承受荷载之前,预先对其施加压力,使其在外荷载作用时的受拉区混凝土内力产生压应力,用以抵消或减小外荷载产生的拉应力,使结构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不产生裂缝或者裂得比较晚。

预应力构件分为全预应力张拉、部分预应力张拉

第9题:

关于模板拆除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底模及其支架拆除与设计或规范要求相违背
B、后张法预应力构件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
C、后张法预应力构件底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
D、拆模通常先拆承重部分后拆非承重部分

答案:B
解析:
2018新教材P141
(5)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同条件养护试块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规范要求。
(6)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时间和顺序必须按施工技术方案确定的顺序进行,一般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
(7)对于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支架不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拆除。故B正确。

第10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圆形水池是轴心受拉构件
B.偏心受拉构件和偏心受压构件变形特点相同
C.排架柱是轴心受压构件
D.框架柱是偏心受拉构件
E.偏心受拉构件和偏心受压构件都会发生弯曲变形

答案:A,D,E
解析:
轴心受拉构件变形特点为只有伸长变形,如屋架中受拉杆件、圆形水池等;轴心受压构件变形特点为只有压缩变形,如屋架中受压杆件及肋形楼盖的中柱、轴压砌体等;偏心受拉构件变形特点为即有伸长变形,又有弯曲变形,如屋架下弦杆(节间有竖向荷载,主要是刚屋架)、砌体中的墙梁;偏心受压构件变形特点为即有压缩变形,又有弯曲变形,如框架柱、排架柱、偏心受压砌体、屋架上弦杆(节间有竖向荷载)等。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