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八大员(九大员)继续教育

属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方式的有()A、灰土或素土垫层B、挤密桩C、预浸水处理D、硅化法E、石灰灌浆加固

题目

属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方式的有()

  • A、灰土或素土垫层
  • B、挤密桩
  • C、预浸水处理
  • D、硅化法
  • E、石灰灌浆加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黄土的湿陷起始压力Psh在地基评价中起的作用有( )。
A.计算总湿陷量Δs
B.计算自重湿陷量Δxs
C.根据基底压力及埋深评价是否应进行地基处理
D.根据土层埋藏深度评价是否是自重湿陷性黄土


答案:C,D
解析:
湿陷起始压力与总湿陷量及自重湿陷量无关,但可评价是否进行地基处理,即当地基中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的和大于Psh时,即应进行地基处理。当土层饱和自重压力大于Psh时可定为自重湿陷性土。

第2题:

各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丁类建筑,其地基可不处理,但应采取相应措施,下列哪一选项的要求是正确的?(  )

A、Ⅰ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基本防水措施
B、Ⅱ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结构措施
C、Ⅲ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检漏防水措施
D、Ⅳ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结构措施和基本防水措施

答案:A
解析: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第5.1.1条第4款规定,各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丁类建筑,其地基可不处理。在Ⅰ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基本防水措施;在Ⅱ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结构措施和基本防水措施;在Ⅲ、Ⅳ类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结构措施和检漏防水措施。

第3题:

下列关于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丁类建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基一律不作处理
B.在I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基本防水措施
C.在II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结构措施和基本防水措施
D.在III、IV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结构措施和检漏防水措施


答案:A,B,D
解析: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 — 2004)第5. 1. 1条,各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丁类建筑,其地基一律不处理。但在I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基本防水措施;在II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结构措施和基本防水措施;在III、IV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应采取结构措施和检漏防水措施。

第4题:

在黄土地基评价时,湿陷起始压力Psk可用于下列哪个选项的评判? ( )
A.评价黄土地基承载力
B.评价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
C.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考虑地基处理深度
D.确定桩基负摩阻力的计算深度


答案:A
解析:
黄土湿陷起始压力Psk是指当黄土受的压力低于这个数值,即使浸了水也只会产生压缩变形,而不会出现湿陷现象,可用来评价黄土地基承载力。而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的评价是根据基底下各土层累计的总湿陷量和计算自重湿陷量的大小因素确定的。

第5题: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消除地基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不应小于压缩层厚度的2/3
B.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不应小于湿陷性土层厚度的2/3,并应控制未处理土层的湿陷量不大于20cm
C.甲类建筑,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处理基础以下的全部湿陷性土层
D.甲类建筑,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处理至基础下的压缩层下限为止

答案:A,B,C,D
解析:
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要求:①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地基压缩层深度的2/3,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应小于100KPa。②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湿陷性土层深度的2/3,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200mm。湿陷性黄土场地甲类建筑消除地基全部湿陷量的处理厚度应符合的要求:①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将基础底面以下附加压力与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之和大于湿陷起始压力的所有土层进行处理,或处理至地基压缩层的深度止。②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应处理基础底面以下的全部湿陷性黄土层。

第6题:

在黄土地基评价时,湿陷起始压力Psh可用于下列哪个选项的评判?
(A)评价黄土地基承载力
(B)评价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
(C)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考虑地基处理深度
(D)确定桩基负摩阻力的计算深度


答案:C
解析:

第7题:

按照《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丙类多层建筑,若地基湿陷等级为II级(中等),当采用整片地基处理时,应满足下列哪些选项中的要求?()
A.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
B.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200mm
C.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2.5m
D.地基的平面处理范围每边应超出基础底面宽度的3/4并不应小于1.0m


答案:B,C
解析:

第8题:

下列哪些情况下,可不针对地基湿陷性进行处理?(  )

A、甲类建筑: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内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均大于其附加压力与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之和
B、乙类建筑:地基湿陷量的计算值小于50mm
C、丙类建筑:Ⅱ级湿陷性黄土地基
D、丁类建筑:Ⅰ级湿陷性黄土地基

答案:A,B,D
解析: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第5.1.3条规定,各类建筑物的地基符合下列中的任一款,均可按一般地区的规定设计:①地基湿陷量的计算值小于或等于50mm;②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内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均大于其附加压力与上覆土的饱和自重压力之和。根据第5.1.1条规定,对各类建筑采取设计措施,应根据场地湿陷类型、地基湿陷等级和地基处理后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或剩余湿陷量,结合当地建筑经验和施工条件等综合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各级湿陷性黄土地地基上的甲类建筑,其地基处理应符合本规范6.1.1条第1款和6.1.3条的要求,但防水措施和结构措施可按一般地区的规范设计;②各级湿陷黄土地基上的乙类建筑,其地基处理应符合本规范6.1.1条第2款和6.1.4条的要求,并应采取结构措施和检漏防水措施;③Ⅰ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丙类建筑,应按本规范6.1.5条第1款的规定处理地基,并应采取结构措施和基本防水措施;级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丙类建筑,其地基处理应符合本规范6.1.1条第2款和6.1.5条第2、3款的要求,并应采取结构措施和检漏防水措施;④各级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丁类建筑,其地基可不处理。

第9题:

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其压力灌注的施工工艺不适宜的场地地基为( )。

A.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设备基础地基和构筑物地基
B.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既有建筑物地基和没备基础地基
C.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既有建筑物地基和设备基础地基
D.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拟建设备基础地基和构筑物地基

答案:C
解析:
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16.2.1条及条文说明。

第10题:

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多层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当地基湿陷等级为Ⅰ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1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
B、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Ⅱ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2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
C、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Ⅲ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3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200mm
D、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Ⅳ级时,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4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应大于300mm

答案:A,B,C
解析:
A项,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025—2004)第6.1.5条第1款规定,当地基湿陷等级为Ⅰ级时,对多层建筑,地基处理厚度不应小于1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B项,根据第6.1.5条第2款规定,当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为Ⅱ级时,对多层建筑,地基处理厚度不宜小于2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CD两项,根据第6.1.5条第3款规定,当地基湿陷等级为Ⅲ级或Ⅳ级时,对多层建筑宜采用整片处理,地基处理厚度分别不应小于3m或4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单层或多层建筑均不应大于200mm。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