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考试

2014年底全球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地区是()。A、北美B、欧洲C、亚洲D、中国

题目

2014年底全球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地区是()。

  • A、北美
  • B、欧洲
  • C、亚洲
  • D、中国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是:

A.2005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18 万亿元人民币

B.2008 年底,全球互联网普及率的平均水平不低于25%

C.2008 年底,我国平均每网站拥有网页数超过6000 个

D.2007 年初,我国国家 CN域名数已达到627.2 万个


正确答案:A
93.A.[解析] A 选项正确,2005 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 12992 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7.1%,所以国内生产总值为 12992÷7.1%≈18.3 万亿,超过 18 万亿;B选项错误,2008 年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所以全球平均 水平一定低于 22.6%;C 选项错误,2008 年我国网站总数为 287.8 万个,网页数为 160.9 亿个,平均每网页拥有网站160.9 亿÷287.8 万≈5590 个,没超过6000 个;D 选项错误,国家 CN 域名在 2007 年平均每天增长2 万个, 2008 年底已达到 1357.2 万个,所以 2007 年初 CN 域名数为 1357.2-366×2=625.2 万,这里注意 2008 年为闰年有 366 天。所以正确答案为 A。

第2题:

据研究,到2013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将达到27亿,相当于全球人口的39%。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互联网使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到2013年底,发达国家将有77%的居民使用互联网,而发展中国家仅有31%的居民使用互联网。欧洲是互联网用户比例最高的地区,达75%,远远超过亚太地区(32%)和非洲(16%)。根据以上陈述,可以推出以下哪项?( )

A.发达国家的互联网用户数超过发展中国家
B.亚太地区的互联网用户数超过非洲
C.英国的互联网用户比例超过日本
D.发展中国家互联网用户比例低于全球

答案:D
解析:
题干给出的是比例,并没有给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亚太地区还有非洲的总人口数,故A、B项无法推出;英国和日本都是发达国家,题干也没有相关比较信息,故C项应排除;全球互联网用户的比例为39%,发展中国家为31%,故D项正确。

第3题:

2014年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距34%,网民占比差距()。

A.48%

B.46%

C.47%

D.45%


正确答案:D

第4题:

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较2014年底提升了2.4个百分点。

与2011年底相比,2015年底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增加了( )小时。

A.4.5
B.5.5
C.6.5
D.7.5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计算中的和差类。
第二步,定位柱状图,2015年底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6.2小时,2011年底为18.7小时。
第三步,与2011年底相比,2015年底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增加了26.2-18.7=7.5(小时)。

第5题:

据研究,到2013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将达到27亿,相当与全球人口的39%。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互联网使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到2013年底,发达国家将有77%的居民使用互联网,而发展中国家仅有31%的居民使用互联网。欧洲是互联网用户比例最髙的地区,达75%,远远超过亚太地区(32%)和非洲(16%)。
根据上述陈述,可得出以下哪项?()

A.发达国家的互联网用户超过发展中国家
B.亚太地区的互联网用户超过非洲
C.英国的互联网用户比例超过日本
D.发展中国家互联网用户比例低于全球

答案:D
解析:
由全球互联网用户占39%,发展中国家互联网用户仅为31%可知D项正确,由于题干没有给出亚太地区、非洲、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具体人口数量,故A、B不能推出,英国与日本的互联网用户比例题干中未提及,C项也不能推出,故答案选D。

第6题:

下列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是( )。

A.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8万亿元人民币

B.2008年底,全球互联网普及率的平均水平不低于25%

C.2008年底,我国平均每网站拥有网页数超过6000个

D.2007年初,我国国家CN域名数已达到627.2万个


正确答案:A
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2992+7.1%≈l2992÷7%=185600亿元=18.56万亿元,A项正确;2008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B项错误,2008年底,我国平均每网站拥有网页数1609000+287.8≈5591个,C项错误;国家CN域名在2007年平均每天增长2万个,2008年底已达到1357.2万个,不能计算出2007年初CN域名数。故选A。

第7题:

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较2014年底提升了2.4个百分点。

与半年前相比,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增长速度最快的时间是:

A.2012年底
B.2013年底
C.2014年底
D.2015年底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计算比较
第二步,定位柱状图。“2012.12和2012.6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分别为20.3小时和19.9小时,2013.12和2013.6分别为25小时和21.7小时,2014.12和2014.6分别为26.1小时和25.9小时,2015.12和2015.6分别为26.2小时和25.6小时”。
第三步,解法一:根据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2012年底—2015年底的增速分别为:

故与半年前相比,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增长速度最快的时间是2013年底。
因此,选择B选项。
解法二:根据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四个选项的基期量相差不大,可以用增长量替代增长率进行比较,观察柱状图相对高度发现,与半年前相比,2013年底的增长量远大于选项中其他年份的增长量,故增长速度最快的时间是2013年底。

第8题:

下列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是( )。

A.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l8万亿元人民币

B.2008年底,全球互联网普及率的平均水平不低于25%

C.2008年底,我国平均每网站拥有网页数超过6000个

D.2007年初,我国国家CN域名数已达到627.2万个


正确答案:A
93.A【解析】A选项正确,200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2992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7.1%,所以国内生产总值为12992÷7.1%≈l8.3万亿,超过18万亿;B选项错误,2008年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所以全球平均水平一定低于22.6%;C选项错误,2008年我国网站总数为287.8万个,网页数为160.9亿个,平均每网页拥有网站160.9亿÷287.8万≈5590个,没超过6000个;D选项错误,国家CN域名在2007年平均每天增长2万个,2008年底已达到1357.2万个,所以2007年初CN域名数为l357.2—366×2—625.2万,这里注意2008年为闰年有366天。所以正确答案为A。

第9题:

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较2014年底提升了2.4个百分点。

2015年底,我国非网民规模约为( )亿。

A.6.2
B.6.4
C.6.6
D.6.8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的求整体量。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
第三步,根据整体量=部分量/比重,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总人口是

则2015年底,我国非网民规模约为13.7-6.88=6.82(亿)。

第10题:

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较2014年底提升了2.4个百分点。

按照2012年底的同比增速测算,2010年底的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可能为:

A.15
B.17
C.19
D.21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期量计算
第二步,定位柱状图,2012.12和2011.12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分别为20.3小时和18.7小时。
第三步,解法一:根据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1,增长率一致,故现期量/基期量一致,可得2011年底/2010年底=2012年底/2011年底,可得2010年底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

直除首两位商17。
因此,选择B选项。
解法二:2011年底与2012年底同比增长率一致,结合选项可判断出,这两年的的基期量差别不大,所以增长量差别亦不大。2012年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增长20.3-18.7=1.6(小时),即2011年也增长约1.6(小时),故2010年底网民每周上网时长约为18.7-1.6=17.1(小时)。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