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社会实践意义

英雄人物的活动是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这种观点是()A、历史唯心主义B、唯物史观的观点C、历史主义的观点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都能接受的观点

题目

英雄人物的活动是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这种观点是()

  • A、历史唯心主义
  • B、唯物史观的观点
  • C、历史主义的观点
  •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都能接受的观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结果,这种观点是()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C、唯意志论观点

D、经验论观点


参考答案:A

第2题:

“在历史活动中,英雄人物是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剧中人”,这是(  )
A.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B.历史辩证法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D.历史机械论观点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对领袖和人民群众辩证关系的理解和把握.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是对立统一关系.人民群众既是历史“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领袖等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相结合也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本题难度不大,只要清楚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的关系,就可以作出正确选择.题干明显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所以A项是正确答案.

第3题:

“社会历史是天才的英雄人物活动的结果。”这是一种( )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B

第4题: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是()观点。


正确答案:历史唯物主义

第5题:

“社会历史是天才的英雄人物活动的结果。”这是一种( ).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

第6题: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

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
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
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答案:A,B,D
解析:
题干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英雄人物的意志决定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否认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C选项是错误的。

第7题:

教育实验研究历史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借鉴、模仿自然科学实验。 以自然科学为典范,强调因果关系的解释和 研究的规范性,强调数学工具的运用和定量的研 究,强调分析的方法,强调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将 事实与价值分开以追求结论的客观性。这是19 世纪以来形成的实证主义研究途径。 (2)从一般教育活动分化发展而形成。 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在现实的教育自然环 境条件下进行,关注价值、情感和个性,强调研究 目的的应用性、对象的整体性以及定性研究,强 调综合(整合)的方法。

第8题: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 ,这个观点是( ).

A.唯物史观

B.英雄史观

C.二元论历史观

D.不可知论的观点


正确答案:B
10.B[解析]本题考核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人民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创造者,是“剧作者”,而英雄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只起影响作用,是历史的“剧中人”.所以B是正确的.

第9题:

“历史活动中,英雄人物是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剧中人”,这属于()。

  •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 B、历史机械论观点
  • C、历史辩证发展观点
  • D、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正确答案:1949年10月至1956年9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取得社会主义改造的决定性胜利,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七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三年,主要是祖国大陆的统一,巩固政权、没收官僚资本和恢复国民经济。后四年,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我国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9月至1976年10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艰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曲折中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分为两个阶段:1956年到1966年,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66年到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至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时期。在最初的两年中,党在指导思想上是非没有得到应有的澄清,拨乱反正呈徘徊局面,但局部的拨乱反正和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为历史转折的实现作了准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的召开,标志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