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广东生态文明建设

国家生态补偿立法工作有条不紊开展,(),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生态补偿条例》起草工作正式启动。A、2007年4月26日B、2008年4月26日C、2010年4月26日D、2011年4月26日

题目

国家生态补偿立法工作有条不紊开展,(),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生态补偿条例》起草工作正式启动。

  • A、2007年4月26日
  • B、2008年4月26日
  • C、2010年4月26日
  • D、2011年4月26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对生态补偿描述正确的是:()。

A.对于生态环境特征与价值的科学界定,是实施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

B.生态补偿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C.生态补偿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经济手段

D.生态补偿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


正确答案:ACD

第2题:

对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可采取生态补偿、选址选线避让和使生态影响最小化等措施,其采用顺序应该是( )。
A. 选址选线避让--生态影响最小化--生态补偿
B. 生态补偿--选址选线避让--生态影响最小化
C. 生态影响最小化--生态补偿--选址选线避让
D. 生态影响最小化--选址选线避让--生态补偿


答案:A
解析:

第3题:

下列关于国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家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B.国家指导受益地区和生态保护地区上级人民政府通过协商或者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生态保护补偿

C.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落实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确保其用于生态保护补偿

D.国家指导受益地区和生态保护地区人民政府通过协商或者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生态保护补偿


参考答案:ACD

第4题:

以下关于生态补偿机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补偿机制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
  • B、生态补偿机制主要针对总体性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领域
  • C、生态补偿机制具有经济激励作用
  • D、生态补偿机制以“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为原则

正确答案:B

第5题:

目前我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点领域有四个方面,分别为:()的生态补偿;()的生态补偿;()的生态补偿;()的生态补偿。

A.自然保护区
B.重要生态功能区
C.矿产资源开发
D.流域水环境保护

答案:A,B,C,D
解析:

第6题:

我国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推动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中,生态补偿的方式包括()。

A、货币补偿

B、实物补偿

C、智力补偿

D、项目补偿


答案:ABCD

第7题:

自上世纪末期以来,我国已经在森林、草原、流域、湿地、区域、海洋、矿区等七大领域开展了生态补偿试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金机制迈出实质性步伐,部分省市初步建立了省内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然而,困难和问题也逐渐凸显,补偿领域和主体、客体不明确,造成生态受益者与生态保护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脱节;补偿方式单一,标准偏低,资金来源渠道较少,市场机制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影响了生态保护者的积极性;而补偿资金使用不规范,缺乏有效监督考核体系,也制约了可持续效果。
这段文字主要表达了( )。

A.我国已经在众多领域开展了生态补偿试点
B.随着试点的增多,我国生态补偿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C.维护好生态保护者的利益是确保生态补偿可持续效果的关键
D.我国实施生态补偿的效果甚微,需克服大量问题和困难

答案:B
解析:
文段共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生态补偿制度已在我国多个领域开展试点,并取得部分成效;二是生态补偿试点工作所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A项只提到成效,不够全面,排除;C项是对生态补偿制度的问题提出的一项建议,不是文段主旨,排除。D项中“效果甚微”的说法缺乏根据,文段中未提到,故排除。B项是文段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故本题答案为B项。

第8题:

国家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力度。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落实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确保其用于生态保护补偿。

A.环境保护财政惩罚

B.环境保护财政奖励

C.生态保护补偿

D.财政转移支付


参考答案:D

第9题:

国家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力度。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落实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确保其用于生态保护补偿。

  • A、环境保护财政奖励、惩罚
  • B、奖励
  • C、生态保护补偿
  • D、财政转移支付

正确答案:D

第10题:

生态补偿的方式可以分为纵向生态补偿方式和横向生态补偿方式。横向生态补偿方式是我国生态补偿实践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未来生态补偿发展的主要方向。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