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通用)

某个老师一直批评学生,同事告诉他这样是不行的,你怎么看?

题目

某个老师一直批评学生,同事告诉他这样是不行的,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同意他同事的观点。
第一,批评学生容易伤害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应该鼓励与批评相结合,更多的是鼓励。
第二,如果有什么过激的行为是该批评,并教育他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但还是要以鼓励为主。
第三,同事很热情地指点自己,要表示感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如果老师说学生一直做错题,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答案:
解析:
不认同。
第一,从教学观念上,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过程中的人,允许学生犯错误。
第二,从教学方法上,学生做错题,可能是上课讲的内容听不懂,这就要求老师要改变教学方法,看看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水平,做好课前备课。
第三,这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总之,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教育学生。

第2题:

有的老师对学生说:“就你这样一首歌都唱不了,是不可能领悟音乐的。”对此,你怎么看?


答案:
解析:
作为老师,不能因为学生不会唱歌就完全否定学生,看不到他身上其他优秀的地方,以成人的心理或眼光去挑剔他们,一味否定学生的老师不是一个好的、合格的老师。
作为一个老师不能口不择言,不能置学生的自尊于不顾,用偏激的语言去辱骂学生,这严重地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样会使学生感到自卑、厌烦自我,常常怀疑自己,感到自己远离音乐,甚至会有放弃学习音乐的想法。
因此,当老师在学生遇到不会唱的地方时,应该做的是耐心帮助他们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他们认真的谈心沟通,了解他们的近况,而不是对他们感到失望、生气、愤怒,甚至不顾及他们的自尊,对他们辱骂,这有悖于为人师表该有的态度、气度及风度。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老师不仅仅要教给学生们需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更要在他们遇到问题时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的自尊心很脆弱,教师要维护好他们的尊严。应该要真正了解他们,多从他们的角度看待问题,多与他们沟通,尊重他们,多给予他们肯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学生,这样才能称之为一名合格的老师。

第3题:

老师公开邮箱,学生发邮件说他在课.上抽烟,老师忍无可忍,朝着学生发火,你怎么看?


答案:
解析:
我有如下看法
第一,首先应与学生落实邮件所述的真实性。
第二,如果邮件所述为真,应进行自我检讨和反思,向学生道歉,倘若仅是恶作剧,应与学生沟通缘由,是否存在对教师不满的现象。
第三,开主题班会,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人际沟通,以及不良沟通可能会带来的后果。

第4题:

有学生在考试时抄袭,老师发现后直接撕毁了该学生的试卷,并当众批评他。对此,你怎么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成功拿下面试考试。

  【结构化试题】

  有人说,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对此,你怎么看?


答案:
解析:
  我认为这种观点十分正确。因为“惩者,以正其心也。”教育的本质就是“正其心”,使其全面发展。因此,合理行使教师惩戒权有助于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惩戒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歧视,而是指“施罚使犯过者身心感觉痛苦,但不以损害受罚者身心健康”为原则的一种惩罚方式。

  没有惩戒教育,学生很难明事理。学生的成长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十字路口徘徊时,需要有人去指点、去帮助、去训导、去惩戒。教师就是这个人,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惩戒学生的责任,并通过适时、适度的惩戒,让学生明白“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惩戒教育中,学生才能辨是非、知对错、懂权责。(关注微信公众号:瑞牛题库 或 niutk ,获取教师资格考试试题更新通知)

  没有惩戒教育学生很难走向成熟。仅以“赏识教育”、“爱心教育”、“情感教育”等为中小学教育的主流,是不完整的,还需要有“惩戒教育”。如果说赏识是阳光,孩子在赏识的阳光下可以自信而快乐的成长,那么惩戒就是风雨,孩子在惩戒的风雨中才能学会承受挫折,接受磨练,从而超越自我,走向成熟。

  作为教师,对待正处于发展中的这一群体——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宽严并济,赏罚有度,辅助学生健康成长。

第5题:

有学生在考试时抄袭,老师发现后直接撕毁了该学生的试卷,并当众批评他。对此,你怎么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成功拿下面试考试。

  【结构化试题】

  有学生喜欢模仿你的口头禅,作为老师你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答案:
解析:
  在课堂上,不少老师都有自己的口头禅,这些习惯性用语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意义。我会正确对待学生模仿我口头禅的行为,及时调整心态,在教学活动中扬长避短,避免因为口头禅的问题影响教学质量。

  首先,正确看待,淡然处之。学生喜欢模仿我的口头禅,既说明我与学生之间关系融洽,没有隔阂,也说明学生对我的授课风格印象深刻。因此,我不会为此苛责学生,而是对学生的模仿行为一笑置之。

  其次,合理利用口头禅促进教学。教师的习惯用语如使用恰当,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学中有不少枯燥生硬的知识点,教师的口头禅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因此,如果学生对我的习惯用语并无不适,那么我会科学运用我的口头禅,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强调重点、解释难点、增进师生感情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最后,扬长避短,避免无效口头禅影响教学效果。对于一些由于语速过快、思考不够充分而出现的无效用语,我会尽量避免。同时,通过认真备课、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以及调整语速等方法,将课堂教学变得更加连贯流畅,做到语言简练、重点突出、教学严谨,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

第6题:

有学生在考试时抄袭,老师发现后直接撕毁了该学生的试卷,并当众批评他。对此,你怎么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成功拿下面试考试。

  【结构化试题】

  有学生在考试时抄袭,老师发现后直接撕毁了该学生的试卷,并当众批评他。对此,你怎么看?


答案:
解析:
  学生在考试中作弊,作为老师应该及时制止,但这位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撕毁学生试卷并公开予以批评的行为,不仅不能让学生认识到错误,而且还会严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所以,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

  学生考试作弊,一是与考生的思想发展不成熟、诚信缺失有关;二是与我国的应试教育过于注重分数、学校家庭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缺失有关。教师这个时候公开斥责,不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还会增加其心理负担。

  发现考生作弊时,老师可以这么做:一是可以先通过眼神暗示或走进学生桌子旁边轻轻敲一下桌子等行为来制止。毕竟每个孩子都会犯错,都会有和诚信品格做斗争的时候,这个时候,适当的宽容也是一种教育智慧;二是如果教师的暗示仍然不起作用,这个时候教师先轻轻收掉试卷,减少学生五分钟的作答时间,以示警告,事后再找合适时机进行诚信教育也不迟。

  总之,针对考试作弊行为,学校和教师在注重纪律处罚的同时,更应该通过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和道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风,使学生明辨是非曲直,真正形成“作弊可耻”的观念,这才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第7题:

某老师上课提问无人回答,他批评学生,你怎么看?


答案:
解析:
我不赞同老师的做法,对此我有如下看法:
第一,从教育观念来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应该选择更加有效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题目中教师的这种方式对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极为不利。
第二,从教学方法来看,要了解为什么会出现上课提问无人回答的情况,针对性的处理。
第三,从师生关系角度来看,一方的努力并不能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尊敬教师、爱护学生是师生交往的基本原则,师生之间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8题:

【考题三回顾】一个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回答错误,引起全班哄堂大笑,老师批评学生说你下次想好再起来回答。你怎么看待这名老师的行为?


答案:
解析:
1.观点。
教师当众批评回答出错的学生,不仅不能让学生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还容易使学生的自尊心受挫,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
2.分析。
(1)原因方面。①缺乏科学的教育手段,遇到问题只会简单粗暴地批评学生;②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不尊重学生的人格。
(2)消极影响。①当众斥责学生,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②简单粗暴地批评无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无法达到教育目的;③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解决。
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批评的艺术。
(1)保护学生自尊心。①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不分场合、开门见山的批评并不能达到教育效果;②在批评学生时语言要委婉得体,亲切中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这样的批评就要好过简单生硬的训斥。
(2)把批评换成引导。①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思维方式,在批评的过程中适当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②给出针对性的指导,鼓励学生改正错误、重拾信心。
(3)学会将心比心。当学生犯错,处于不知所措的时候,是最需要别人帮助的,这时教师应该多安慰和鼓励学生,使学生感到温暖,消除戒心和敌意,从而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批评。

第9题:

学生学习成绩不好,老师认为他学习习惯不好,你怎么看?


答案:
解析:
我认为老师的看法有些片面:
(1)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很多,学习习惯只是其中之,老师不能武断下结论。
(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相信学生是可以成长的,不能直接否定学生。
(3)老师应该找学生了解情况,做到因材施教。

第10题:

小李是刚踏人教师队伍的新教师,他着急的时候说话会变得有些结巴,这遭到学生和一些老师的耻笑。如果你是小李的同事,你会(  )


A.这是小李的事情,不笑话他,但也想不到办法来帮助他

B.当老师连话都说不利落,说明小李不适合做老师

C.告诉小李自己也曾有过同样的情况,并把自己的经验告诉他

D.在小李结巴时,告诉小李结巴得很厉害,这样可不行

答案:C
解析:
作为同事,首先应该尊重小李,既不能笑话他,也不能视若无睹,最好想些具体的方法来帮助小李克服困难。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