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化学(统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泥沙和水的混合物可以直接用分液漏斗分离B、用托盘天平称11.72g的氯化钾固体C、配制稀硫酸时,可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慢慢加入浓硫酸D、用水可以区分苯和四氯化碳

题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泥沙和水的混合物可以直接用分液漏斗分离
  • B、用托盘天平称11.72g的氯化钾固体
  • C、配制稀硫酸时,可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慢慢加入浓硫酸
  • D、用水可以区分苯和四氯化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分开的是( )。

A.乙醇和水;

B.四氯化碳和水;

C.乙醇和苯;

D.四氯化碳和苯。


正确答案:B

第2题:

实验室用固体NaOH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用不到的仪器是(  )

A.烧杯、量筒、玻璃棒
B.托盘天平、胶头滴管
C.容量瓶
D.分液漏斗

答案:D
解析:

第3题:

配制该溶液的操作步骤

①计算:▲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固体,再用▲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③溶解:将称得的氯化钾固体放入烧杯中,再倒入量取的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④装瓶:将配制的溶液倒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


正确答案:
50

第4题:

规范的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测定溶液的pH时,将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中
  • B、固体药品都可以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 C、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 D、用高锰酸钾制取所需氧气后,先将酒精灯熄灭再把导管从水槽中移除

正确答案:C

第5题:

用分液漏斗可分离的混合物有()。

A.苯和酒精
B.酒精和溴水
C.溴苯和水
D.苯和水

答案:C,D
解析:
互不相溶液体相互分离可用分液漏斗。选项A,苯和酒精相溶;选项B,酒精和溴水是相溶的;选项C,溴苯和水是互不相溶的;选项D,苯和水是不相溶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D。

第6题:

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  )

A.水和乙酸
B.水和苯
C.水和盐酸
D.水和乙醇

答案:B
解析:

第7题:

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下列各操作正确的是(  )

A.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蒸馏水,然后将一定量的浓硫酸慢慢注入量筒
B.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浓硫酸,注入容量瓶中,然后加蒸馏水至标线
C.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浓硫酸,同一定量的蒸馏水同时倒人烧杯中,搅拌
D.将一定量的蒸馏水倒入烧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浓硫酸,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水中,搅拌

答案:D
解析:

第8题:

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溶液时,应将水慢慢地倒入盛有一定浓硫酸的玻璃烧杯中。()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在下列操作中,所使用的仪器能够达到目的是( )。

A.用5mL量筒准确量取4.55mL水
B.用托盘天平准确地称取6.82g食盐
C.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以加速过滤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可以比水大也可以比水小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仪器的使用和操作。

D选项,萃取剂的密度不一定比水大,只要符合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且萃取剂与水的密度有差别即可;
黑钻押题,瑞牛题库软件考前更新,下载链接 www.niutk.com
A选项,量筒精确到0.1;

B选项,由于托盘天平只能准确到0.1g,不用托盘天平称取6.82g食盐;

C选项,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但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液体,否则易损坏滤纸。

故正确答案为D项。

第10题:

配制稀硫酸时,应()。

  • A、将水慢慢分批倒入酸中,并不时搅拌
  • B、将浓硫酸慢慢分批加入水中,并不时搅拌
  • C、将水和浓硫酸同时倒入容器中,并不时搅拌
  • D、将浓硫酸快速加入水中,并迅速搅拌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