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语文(统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建议,语文教师普遍都比较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某位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三国演义》的课外阅读时,做了以下努力,不值得借鉴的是()。A、课前五分钟的主题演讲,让学生讲述其在课外阅读中的感受B、开设课外阅读辅导讲座,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方法指导C、在自习课上,开展《三国演义》课本剧表演D、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写周记,记录心得感受

题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建议,语文教师普遍都比较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某位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三国演义》的课外阅读时,做了以下努力,不值得借鉴的是()。

  • A、课前五分钟的主题演讲,让学生讲述其在课外阅读中的感受
  • B、开设课外阅读辅导讲座,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方法指导
  • C、在自习课上,开展《三国演义》课本剧表演
  • D、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写周记,记录心得感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建议”中提出“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其中,“多种”指的是什么


答案:
解析:
多种是指鼓励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以及座谈等方式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可以是分数、等级或评语,也可以是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可以从创作构思、表现方式及技能等方面进行,既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也要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并找到发展的方向。

第2题:

简述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重视地理信息载体的运用”这一教学建议的理解。


答案:
解析:
地理图像以及地理视频、计算机网络都承载了大量的地理信息,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地理信息载体,丰富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活动。 教师要重视地理图像的利用,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观察地理图像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学生从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图像说明地理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地理景观图片来观察不同地区某一方面的地理特征.也可指导学生用地理语言描述或解释地理图像所反映的地理现象。
教师要积极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和丰富地理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例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有关地域文化、区域旅游业发展等方面内容的教学,指导学生确定学习的主题,在网络上搜集相关的数据、文字、地图、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料,并进行取舍、整理、归纳,按照学生自己喜爱的方式制作成多媒体为载体的作品.并在班级内展示、交流。

第3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语法修辞知识教学有哪些实施建议


答案:
解析:
(1)明确目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 (2)明确指导思想:根据语文应用的实际要求。
(3)明确方法: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

第4题:

简述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评价的实施’’这一评价建议的理解。
(从评价方式等方面思考)


答案:
解析:
(1)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把评价渗透到地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克服“一张考卷定终身”的弊端。应对学生的答问、演讲、绘图、读图与分析、观察与观测、调查、制作等各种活动都进行评价.使评价过程变为教育过程。 (2)由于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以及各种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因而评价应采取多种方法。
(3)要重视多元评价,调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要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而不是一次性的、部分内容或部分项目的评价。地理学习评价应采用评语和等级、评分相结合的方式。

第5题:

简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中“重视地理信息载体的运用”的基本内容。(10分)


答案:
解析:
地理图像以及地理视频、计算机网络都承载了大量的地理信息,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地理信息载体,丰富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活动。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观察地理图像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学生从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图像说明地理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地理景观图片来观察不同地区某一方面的地理特征,也可指导学生用地理语言描述或解释地理图像所反映的地理现象。
教师要积极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和丰富地理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例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进行有关地域文化、区域旅游业发展等方面内容的教学,指导学生确定学习的主题,在网络上搜集相关的数据、文字、地图、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料,并进行取舍、整理、归纳,按照学生自己喜爱的方式制作成以多媒体为载体的作品,并在班级内展示、交流。

第6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初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学习活动建议,针对《书籍装帧》一课,列举三项学习活动的建议。


答案:
解析:
(1)欣赏优秀的书籍装帧设计作品,了解书籍装帧设计的一些主要特征,尝试用语言或文字从封面以及内容的角度进行评述。(2)学习书籍装帧设计的步骤与方法,自己选择一本书进行多种形式的设计练习。(3)了解书籍封面的常用工艺,结合实际生活,完成符合实际需求的书籍封面设计。(4)以团队合作的方式,选择某一本书,进行设计练习,共同完成作品,并进行展示。(5)利用网络查找收集的方法,了解一些关于书籍装帧的不同设计,用摄影、绘画或文字的方式收集和书籍内容相关的资料,对一些书籍设计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第7题:

简述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这一教学建议的理解。


答案:
解析:
(1)要选择合适的地理教学方式。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学校条件以及教师自身特质来选择。
(2)要注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如地图教学法、“模拟旅游”教学法、学科联系教学法等.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创新更适应教学的方法。
(3)由于当今义务教育阶段地理教学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体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所以在地理教学方式方法上要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提倡探究式学习。

第8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关于识字、写字教学提出了哪些具体教学建议


答案:
解析:
(1)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低年级阶段学生“会认”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贯彻“多认少写”原则,减轻学生负担。 (2)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3)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4)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9题:

简述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一教学建议的理解。(12分)


答案:
解析: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两大重点。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
(1)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具有一种巨大的推动力,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使学生在将来的地理学领域中有所创新,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浓厚兴趣。~
(2)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上课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允许学生和老师争论;课堂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有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没有思维的发散,就谈不上思维的集中、求异和独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应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例如:“如何把南极洲丰富的水资源运到撒哈拉沙漠,使其变为绿洲良田~~”“如何开采月球上的矿产资源~”“人类怎样向外星球移民~”“如何减轻巴拿马运河繁忙的交通~”等问题.十分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4)引导学生调查研究身边地理现象~
学生通过对身边地理现象的调查研究.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了气候的有关知识以后,为了加深学生对气候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5)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上。地理教师要利用各种地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是:①运用地图;②地理图表应用;③地理逻辑的应用;④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实际;⑤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6)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
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大力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比如:组织各类兴趣小组(天文、气象、地震、环保、军事地理等)、举办专题讲座、参观调查、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等。~

第10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__________课程。


答案:
解析:
实践性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