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问答题抗体酶有何特性?

题目
问答题
抗体酶有何特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煤粉的一般特性?水分对其特性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1)煤粉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也具有自燃和爆炸的特性,
2)煤粉中的水分越高,其流动性和爆炸性就越低。

第2题:

礼仪有何特性和功能?


正确答案: 礼仪的特性:
(1)社会历史性。礼仪是在人类社会长期交往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和发展的,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越注重交流中的礼仪。
(2)交往规范性。礼仪是人们在长期交往过程中逐渐演变、约定俗成、自觉遵守的规范。
(3)继承发展性。一方面它要继承以往礼仪的一些传统形式,包括借鉴外国、外民族礼仪中的好的内容;另一方面,它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变化、改革创新。
(4)复杂多样性。礼仪的内容十分复杂,形式多样,千差万别。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场合,都有不同的礼仪表现形式。
秘书礼仪的功能:
(1)规范社交行为。秘书人员在社会交往中自觉遵守礼仪的约束,就会被人们认为是一个“成熟的人”;反之,就会被人们视为“不成熟的人”。
(2)塑造良好形象。一个懂礼仪、讲礼貌的秘书人员,必定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从而树立起良好的秘书形象。
(3)协调人际关系。秘书工作是人际关系比较复杂的工作,秘书要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就必须发挥礼仪的作用。如果秘书人际关系中出现了不和谐,或者需要做出新的调整,往往又需要借助某些礼仪形式、礼仪活动去完成化解矛盾、建立新关系模式的任务。
(4)促进工作绩效。秘书人员一个动人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都有可能对对方产生重要的心理影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提高秘书工作绩效。

第3题:

HHV有何共同特性?


参考答案:1、病毒颗粒呈球形,核心为双股线形DNA组成,蛋白衣壳为20面体立体对称,由162个壳粒组成。核心与衣壳构成核衣壳。核衣壳外有一层脂蛋白膜。2、除EBV外,均能在人2倍体细胞内复制,产生明显的CPE,并有核内嗜酸包涵体。病毒可通过细胞间桥直接扩散,感染细胞与邻近未感染的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3、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可引表现出增殖性感染和潜伏性感染。

第4题:

简述抗体酶催化的反应类型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氨基转移酶
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是一个非常复杂过程。氨基酸在掺入肽链之前必需进行活化以获得额外能量,这活化过程即酰基转移反应,又称氨酰基化反应。
②重排反应
Claisen重排是有机化合物异构化的一种重要形式,生物体由一些化合物在光照下会发生Claisen重排。
③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物体内十分广泛,主要是呼吸链的一系列反应。
④金属螯合反应
金属螯合反应对于辅酶、辅因子和酶的结合来说意义重大。
⑤磷酸酯水解反应
磷酸二酯键是自然界最稳定的键之一,因此,它的水解对抗体酶来说是个挑战。
⑤其它反应
抗体酶还可催化磺酸酯水解反应和光诱导反应等反应类型,随着抗体酶的研究与开发的深入,抗体酶催化的反应类型也将越来越多,并为人们所用。

第5题:

广州地铁有几种车钩?有何连接特性?


正确答案: 有三种自动车钩、半自动车钩、半永久牵引杆。
链接特性:
(1)自动车钩:机械、空气、电气自动连接。
(2)半自动车钩:机械和空气连接,电气由人工完成。
(3)半永久牵引杆:空气可自动连接,机械和电气须由人工手动完成。

第6题:

硅砖有何特性?


正确答案: 1)良好的导热性;
2)较强的抗酸性侵蚀的能力;
3)荷重软化点高;
4)体积膨胀率大;
5)耐急冷急热性能差

第7题:

常用的丝网有哪几种?有何特性?


正确答案:参考要点:丝网印刷用的丝网有蚕丝丝网、尼龙丝网、涤纶丝网和不锈钢丝网等。

第8题:

解释抗体酶的概念,说明研究抗体酶的科学价值?


正确答案:1.具有催化功能的抗体分子称为抗体酶。
2.抗体酶研究是酶工程的前沿之一。制备抗体酶的技术比蛋白质工程
甚至比生产酶制剂简单,又可大量生产。因此,可通过抗体酶途径来制备自然界不存在的新酶种,生产目前尚不易获得的各种酶类。

第9题:

偶然误差有何特性?权与中误差有何关系?


正确答案: 1、在一定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数值;
2、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的频率较小;
3、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频率大致相等;
4、次数无限增多时偶然误差的平均值趋向于零。

第10题:

什么是抗体酶?有什么特点?抗体酶制备的方法及其原理?


正确答案: 抗体酶:具有催化能力的免疫球蛋白称为催化抗体,即抗体酶。
特点:(1)与配体结合的专一性;
(2)具有高效催化性;
(3)具有与天然酶相近的米氏方程动力学及pH依赖性等;
(4)一种对酶促反应过渡态特异的抗体——既可以起酶促催化作用,又可以起抗体的选择性和专一性结合抗原的作用;
(5)能催化一些天然酶不能催化的反应;
(6)有更强的专一性和稳定性。
制备方法:
(1)诱导法:利用反应过渡态类似物为半抗原制作单克隆抗体,筛选出具高催化活性的单抗即抗体酶。
原理:用设计好的半抗原,通过与载体蛋白偶联制成抗原。然后对动物进行免疫,取免疫动物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杂交,杂交细胞则分泌单克隆抗体,经筛选和纯化,得抗体酶。
(2)拷贝法:主要根据抗体生成过程中抗原-抗体互补性来设计的。
原理:用酶作为抗原免疫动物得到抗酶的抗体,再将此抗体免疫动物进行单克隆化,获得单克隆的抗抗体。对抗抗体进行筛选,获得具有原来酶活性的抗体酶。
(3)引入法:借助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将催化基因引入到特异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上,使其获得催化功能。
原理:将催化基因或辅助因子引入到抗体的抗原结合部位,可采用选择性化学修饰方法,亦可利用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
(4)化学修饰法:对抗体进行化学修饰,使抗体与催化基因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