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问答题简述灌装的操作要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灌装的操作要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将前发酵结束的酒液装入干净的瓶子中,装液量为瓶子体积的85%~90%,每瓶再加入浓度为30%的糖水1%。在室温下放置后转入1℃的冷藏柜中,发酵7d以上即可成为成品啤酒。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述干红葡萄酒生产各工序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从原料到成品酒灌装)。


正确答案:葡萄--清洗--除梗--破碎-(二氧化硫添加)-果汁分离--葡萄汁的前发酵--出池与压榨(皮渣分离)--后发酵--陈酿--冷冻--调制--灌装--成品。
一、原料的处理
葡萄完全成熟后进行采摘,并在较短的时间内运到葡萄加工车间。经分选剔除青粒、烂粒葡萄后送去破碎。破碎去梗后的带渣葡萄浆,用送浆泵送到已经用硫磺熏过的发酵桶或池中,进行前发酵(主发酵)。
二、葡萄汁的前发酵
葡萄酒前发酵主要目的是进行酒精发酵、浸提色素物质及芳香物质。葡萄皮、汁进入发酵池后,因葡萄皮相对密度比葡萄汁小,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葡萄皮、渣往往浮在葡萄汁表面,形成很厚的盖子(生产中称“酒盖”或“皮盖”)。这种盖子与空气直接接触,容易感染有害杂菌,败坏葡萄酒的质量。
在生产中需将皮盖压入醪中,以便充分浸渍皮渣上的色素及香气物质,这一过程叫压盖。
压盖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人工压盖,用木棍搅拌,将皮渣压入汁中,也可用泵将汁从发酵池底部抽出,喷淋到皮盖上,其循环时间视发酵池容积而定;另一种是在发酵池四周制作卡口,装上压板,压板的位置恰好使皮盖浸于葡萄汁中。
发酵温度是影响红葡萄酒色素物质含量和色度值大小的主要因素。红葡萄酒发酵温度一般控制在25~30℃。进入主发酵期,必须采取措施控制发酵温度。控制方法有外循环冷却法、循环倒池法和池内蛇行管冷却法。
二氧化硫的添加应在破碎后,产生大量酒精以前,恰好是细菌繁殖之际加入。培养好的酵母一般应在葡萄醪加SO2。后经4~8h再加入,以减小游离SO2对酵母的影响,酒母的用量视情况而定,一般控制在1%~10%之间(自然发酵的工艺不需此步骤)。
红葡萄酒发酵时进行葡萄汁的循环是必要的,循环可起到以下作用:增加葡萄酒的色素物质含量;降低葡萄汁的温度;可使葡萄汁与空气接触,增加酵母的活力;葡萄浆与空气接触,可促使酚类物质的氧化,使之与蛋白质结合成沉淀,加速酒的澄清。
三、出池与压榨
当残糖降至5g/L以下,发酵液面只有少量二氧化碳气泡,皮盖已经下沉,液面较平静,发酵液温度接近室温,并伴有明显的酒香时表明主发酵已经结束,可以出池。一般主发酵时间为4~6d。出池时先将自流原酒由排汁口放出,放净后打开入孔清理皮渣进行压榨。
皮渣的压榨靠使用专用设备压榨机来进行。压榨出的酒进入后发酵,皮渣可蒸馏制作皮渣白兰地,也可另做处理。
四、后发酵
后发酵的主要目的
①残糖的继续发酵前发酵结束后,原酒中还残留3~5g/L的糖分,这些糖分在酵母的作用下继续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②澄清作用前发酵得到的原酒中还残留部分酵母,在后发酵期间发酵残留糖分,后发酵结束后,酵母自溶或随温度降低形成沉淀。残留在原酒中的果肉、果渣随时间的延长自行沉降,形成酒脚。
③陈酿作用原酒在后发酵过程中进行缓慢的氧化还原作用,促使醇酸酯化,使酒的口味变得柔和,风味更趋完善。
④降酸作用某些红葡萄酒在压榨分离后,需诱发苹果酸-乳酸发酵,对降酸及改善口味有很大好处。
后发酵的工艺管理要点
①补加SO2前发酵结束后压榨得到的原酒需补加SO2,添加量(以游离SO2计)为30~50mg/L。
②控制温度原酒进入后发酵容器后,品温一般控制在18~25℃。若品温高于25℃,不利于酒的澄清,并给杂菌繁殖创造条件。
③隔绝空气后发酵的原酒应避免接触空气,工艺上称为厌氧发酵。其隔氧措施一般为封口安装水封或酒精封。
④卫生管理由于前发酵液中含有残糖、氨基酸等营养物成分,易感染杂菌,影响酒的质量,搞好卫生是后发酵重要的管理内容。正常后发酵时间为3~5d,但可持续一个月左右

第2题:

简述冶炼40Mn的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 在EAF://(1)仔细操作,防止EAF漏水;(2)造好泡沫渣,减少钢水吸气;(3)控制好氧毕碳,防止过氧化,C≥0.06%;(4)控制出钢温度,1630~1660℃。
在LF://(1)控制好氩气流量,防止钢水大量裸露;(2)调好炉渣的流动性;(3)若[S]高,适当增加渣量,加大氩气流量;(4)防止后期增碳和喂线后升温。

第3题:

简述裤形试样撕裂强度试验操作要点。


参考答案:试样进行调节后,将试样安装在拉力试验机上,在(100士10)mm/min夹持器移动速度下对试样进行拉伸,直至试样断裂,应自动记录整个撕裂过程的力值。

第4题:

灌装机停止进油的操作顺序为:先停下进油泵,关闭灌装机入口阀,最后停下灌装机。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简述橡胶密度的测定方法A的试验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 用适当长度的细丝将试样悬挂于天平挂勾上,使试样底部在水平跨架上方约25mm处。细丝的质量可忽略也可单独称量,若单独称量应将其质量从试样称重中减去。先称量试样在空气中的质量,精确到1mg。再称量试样在水中的质量,在标准实验室温度下,将装有新制备的冷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的烧杯放在水平跨架上,将试样浸人水中,除去附着于试样表面的气泡,称量精确到1mg。观察数秒钟,直到确定指针不再漂移读取结果。

第6题:

灌装工序每天灌完瓶后应(),同时()及灌装操作线的()。


正确答案:关闭灌装釜搅拌;关闭罐底阀门;主进料阀

第7题:

简述混合料技术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 ①、控制适宜的水分;
②、控制适宜的料温;
③、控制矿槽的存料量。

第8题:

简述蒸汽岗位的正常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 1)保持锅炉水位正常、锅炉的蒸汽压力和温度正常,随时注意锅炉蒸发量,加强与转化工序的沟通。
2)保持水位计清洁,不漏汽、不漏水,保持照明亮度,以便观察水位。每班至少进行一次水位计冲洗。
3)每月至少一次冲洗压力表存水弯管。冲洗后,待存水弯管内水冷凝以后再缓慢接通压力表。
4)在运行中,每月一日配合安全员做一次安全阀手动排汽试验。每月一日由安全员和操作工进行一次升压自排汽试验。手动排汽操作时应防止烫伤,应轻拉、轻放。
5)每班至少进行一次定期排污。
6)根据锅水品质控制好连续排污量。
7)每天白班根据夜班分析的炉水PO43-含量,用2~4kg磷酸三钠配制锅炉加药液,液位控制在约90cm,控制好加药流量,保证一天的连续加药量。
8)每个月一日白班按倒泵程序,开启锅炉给水备用泵运行,如此循环进行。

第9题:

简述灌装机的操作规程。


正确答案:生产前准备→升温→生产→生产结束→换管清洗。

第10题:

简述灌装的操作要点。


正确答案:将前发酵结束的酒液装入干净的瓶子中,装液量为瓶子体积的85%~90%,每瓶再加入浓度为30%的糖水1%。在室温下放置后转入1℃的冷藏柜中,发酵7d以上即可成为成品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