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问答题如何防治香菇阔尾蛾?

题目
问答题
如何防治香菇阔尾蛾?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如何防治杨二尾舟蛾?


正确答案: 该虫1a(年)发生2代,以蛹在茧内越冬。幼虫5龄,4龄后食量增加,5龄食叶量约占全龄的80%。幼虫期约1月。防治措施为,应重点防治5龄前幼虫。喷洒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5000~8000倍液。

第2题:

如何防治白杨准透翅蛾?


正确答案: 严格检疫。经常检查幼苗幼树主干和侧枝,将虫瘿剪下集中处理。5月上旬~7月下旬应用50%杀螟松或50%辛硫磷兑水,比例为1:1,在虫孔或虫瘿上方涂成环状药带,宽度8~10cm。7~8月份,用40%氧化乐果、50%杀螟松、60%敌马合剂、10%吡虫啉30~40倍液,点涂虫孔处,以排出气泡为宜。

第3题:

如何防治花尾榛鸡烟曲霉菌病?


正确答案: 烟曲霉菌病是曲霉菌病之一,花尾榛鸡易患此病,幼雏尤其易感。常呈急性爆发,死亡率90%左右,成鸡对烟曲霉菌有一定抵抗力,多为散发。
临床症状:患病的花尾榛鸡表现羽毛松乱、精神沉郁、常蹲缩一角呆睡,食欲严重下降。典型症状为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时胸腹起伏明显,呼吸道有分泌物,因此有的鸡甩鼻。排绿色稀便,肛门周围污染。一般发病后2~3天死亡。
本病症状易与白痢、传染性支气管炎、大肠杆菌病等相混淆,要注意区分。
本病应从预防入手,保持舍内干燥清洁,地面、食槽、饮水器要保持卫生,并定期消毒。垫草要经常更换,保持干燥,并事先晒干或经过紫外线消毒后备用。最好是网上饲养,脱离垫草。
平时加强对饲料的选择,防止有霉变料粒,发霉饲料决不能饲喂。发病时饮用1:3000的硫酸铜水溶液3~5天,同时用制霉菌素进行治疗,每百只雏鸡一次用50万单位,拌入饲料中,每天2次,连用2~3天。也可以结合中药治疗,组方是:鱼腥草60克,蒲公英60克,筋骨草15克,山海螺30克,桔梗15克加水熬汁,可以供100只10~20日龄雏鸡服用,连用1~2周。配制饲料时一次不可过多,并且要保存在通风干燥处,防止发霉。

第4题:

以国槐尺蛾为例说明尺蛾类害虫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国槐尺蛾成虫有趋光性,白天静伏于槐树及灌木丛中,夜晚活动,喜在树冠顶端和外缘产卵,卵散产于叶片正面、叶柄和嫩枝上,一般每处只产1粒卵,幼龄幼虫将叶啃食出一些零星白点,3龄以后能蚕食整个叶片,5龄后食量剧增,占整个幼虫期食量的90%以上,一头幼虫一生共吃树叶10片左右。受惊扰有吐丝下垂习性。老熟后吐丝或直接掉至地面,爬到干基及周围松土中化蛹。
尺蛾类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结合耕翻挖虫蛹;根据被害状及虫粪及时捕捉幼虫。槐尺蛾和黄连木尺蛾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可进行人工振落捕杀幼虫。
(2)、灯光诱杀成虫。
(3)、药剂防治于低龄幼虫期,以50%杀螟松乳油、90%敌百虫晶体1500倍液、或2.5%溴氰菊脂4000倍液进行常量喷雾均有良好效果;超低容量喷雾时,用50%敌敌畏乳油与柴油1:2混合,用量为6kg/hm2。药剂防治一定要很抓第一代,以压低虫口密度。
(4)生物防治可采用苏云金杆菌制剂,以1亿/ml的含孢量进行地面喷雾。同时要注意保护胡蜂、土蜂、姬蜂等自然天敌。

第5题:

简述杨扇舟蛾幼虫的主要危害习性及舟蛾类害虫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扇舟蛾初孵幼虫有群居性,常数十头或上百头群集在一枚叶片上,并向同一个方向剥食叶肉,使被害叶成网状,2龄以吐丝缀叶成苞,幼虫在其内躲藏,夜间出苞取食。
舟蛾类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挖虫蛹,刮虫茧,消灭越冬虫体。还可人工摘卵块、剪除虫苞。
(2)、灯光诱杀成虫。
(3)、药剂防治幼虫发生初期可喷10000倍20%灭幼脲І号杀低龄幼虫;幼虫稍大些喷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20%杀菊乳油2000倍液,各种舟蛾都有效。
(4)、生物防治利用自然天敌,如黑卵蜂、舟蛾赤眼蜂、小茧蜂等;还可喷500-1000倍的每ml含孢子100亿以上Bt乳剂杀幼虫。

第6题:

如何防治刺蛾?


正确答案: (1)消灭越冬虫茧。刺蛾以茧越冬历时很长,可结合抚育、修枝、松土等园林技术措施,铲除越冬虫茧。
(2)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可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3)摘除虫叶。初孵幼虫有群集性,被害叶片成透明枯斑,容易识别。可组织人力摘除虫叶,消灭幼虫。(4)化学防治。可用90%敌百虫,80%敌敌畏乳油,25%亚胺硫磷乳油,50%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菊酯类农药5000倍液喷射,效果较好。
(5)保护和利用天敌。在广州发生的刺蛾,每年6-9月常出现流行病,为颗粒体病毒所致。大发生时,收集虫尸,研碎用水稀释后喷洒,可收到防治效果;喷洒青虫菌制剂亦有效。此外应注意保护天敌。

第7题:

如何防治刺蛾类害虫?


正确答案: 1.消灭越冬虫茧。刺蛾茧期长达10个月,可据不同种类刺蛾的结茧地点,采用采摘、敲击、挖掘虫茧,集中销毁,可有效减少下代虫口密度。
2.杀灭初龄幼虫。刺蛾1-2幼虫多群集危害,叶片上呈现白膜状受害特征,可对此摘除消灭。
3.灯光诱杀成虫。大多数刺蛾成虫有趋光性,在成虫羽化期设置黑光灯诱杀。
4.药剂防治。可喷80%敌敌畏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3000~5000倍液喷杀。

第8题:

如何识别杨二尾舟蛾?


正确答案: 杨二尾舟蛾主要危害杨叶、也危害柳叶,是杨树上常见的一种害虫,在吉林省曾数度爆发成灾。成蛾体长28~30mm(毫米)。头和胸部灰白而微带紫褐色,胸背有黑点2列。腹背黑色,1~6节中央有灰白纵带,其两侧每节各有1黑点,末端2节灰白色,两侧为黑色,中央有黑纵纹4条。前翅灰白色,斑纹黑色,翅面有约10条波状黑纵线。后翅灰白微带紫色,翅脉黑褐色,横脉纹黑色。卵圆馒头状,赤褐色,中央有1黑点。老熟幼虫体长50mm。头褐色,体叶绿色。
胸部背面明显呈三角形向上形成峰突,斑纹为紫红色,向后呈纺锤宽带伸向腹背末端,并有白边;臀足特化成向后延伸的尾角,且有翻缩腺自由伸出及缩进,容易与其它虫种区别。蛹被于椭圆形、灰黑色、极坚实、紧贴枝、干的木质化茧中。

第9题:

简述刺蛾类的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园林技术防治:(2)物理防治:(3)化学防治:(4)生物防治

第10题:

如何区别及防治杨银潜蛾与杨白潜蛾?


正确答案: 杨银潜蛾与杨白潜蛾均分布于我省各地,为害杨叶。这两种害虫的幼虫也都在叶肉内潜食,但危害特点不同。杨银潜蛾为害的叶面可见幼虫蛀道痕迹,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弯曲的蛀道;而杨白潜蛾蛀道扩大连成一片,危害严重时叶面呈现黑斑块,叶子上下表皮分离。杨银潜蛾成虫体长稍长,约6mm,体翅银白色,有光泽,前翅中央有两条褐色纵纹,中间金黄色,其上、下方有短线纹。前翅外缘有个三角形的黑色斑,斑内为金黄色。
防治这两种害虫的方法为,可于成虫产卵期和幼虫为害期喷1.8%阿维菌素2000~2500倍液,或喷25%灭幼脲3号500~600倍液。在冬春季节清除林内落叶,集中消灭越冬虫蛹,减少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