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问答题盐析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题目
问答题
盐析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嫁接成活的原理及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嫁接成活的生理基础是植物的再生能力和分化能力。嫁接后砧、穗接合部位各自的形成层细胞大量繁殖,形成愈伤组织。当两者的愈伤组织结合在一起后,进行组织分化,形成完整的输导系统,并与砧、穗的形成层和输导系统相接,成为一个整体,保证了水分、养分的上下输送和相互交流,使接穗成活并与砧木形成一个独立的新株。
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
(1)嫁接亲和力;
(2)形成层与髓射线的分裂作用;
(3)砧木和接穗的生长状况;
(4)嫁接技术等。
当然,嫁接工作完成以后,砧、穗间的愈合、成活过程也需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照等环境条件。

第2题:

盐析原理


正确答案: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中性盐后,破坏蛋白质分子上的亲水基团与水分子作用形成的水化层,夺走水分子,破坏水膜,暴露出疏水区域,同时中和电荷,使颗粒间的相互斥力丧失,布朗运动加剧,导致蛋白质分子相互结合成聚集物而沉淀析出。

第3题:

试述球磨机粉碎原理及粉碎效果的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由水平放置的圆筒(或叫球磨罐)和内装一定数量的钢、瓷或玻璃圆球所组成。 ①粉碎原理:当圆筒转动时带动内装球上升球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由于重力作用下落靠球的上下运动使物料受到冲击力和研磨力而被粉碎。 ②粉碎效果的影响因素: 圆筒的转速: 转速过小时球往下滑落靠研磨作用效果较差。 转速过大时球随罐体旋转失去相对运动。 转速适宜时转速为临界速度Vc的50%一80%时球沿抛物线抛落靠冲击和研磨的联合作用粉碎效果最好。 球与物料的装量——总装量为罐体总容积的50%一60%左右。 球的大小——粉碎物料原粒径1/4—1/9的球直径。 一般来说球体的直径越小、密度越大粉碎的粒径越小适合于物料的微粉碎甚至可达纳米级粉碎。
由水平放置的圆筒(或叫球磨罐)和内装一定数量的钢、瓷或玻璃圆球所组成。①粉碎原理:当圆筒转动时带动内装球上升,球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由于重力作用下落,靠球的上下运动使物料受到冲击力和研磨力而被粉碎。②粉碎效果的影响因素:圆筒的转速:转速过小时,球往下滑落,靠研磨作用,效果较差。转速过大时,球随罐体旋转,失去相对运动。转速适宜时,转速为临界速度Vc的50%一80%时,球沿抛物线抛落,靠冲击和研磨的联合作用,粉碎效果最好。球与物料的装量——总装量为罐体总容积的50%一60%左右。球的大小——粉碎物料原粒径1/4—1/9的球直径。一般来说球体的直径越小、密度越大,粉碎的粒径越小,适合于物料的微粉碎,甚至可达纳米级粉碎。

第4题:

盐析的原理及影响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亲水性大于蛋白质破坏水化层
2、带电离子中和蛋白质表面电荷
影响因素:
(一)盐离子浓度
(二)生物分子种类
(三)生物分子浓度
(四)pH值
(五)温度

第5题:

简述影响盐析的因素


正确答案: 盐饱和度的影响;
蛋白质浓度的影响;
PH的影响;
温度的影响。

第6题:

简述盐析原理?


正确答案: ①由于盐离子与蛋白质表面具相反电性的离子基团结合,形成离子对,盐离子部分中和了蛋白质的电性,是蛋白质分子之间排斥作用减弱而能相互靠拢,聚集起来;
②由于中性盐的亲水性比蛋白质大,盐离子在水中发生水合而使蛋白质脱去了水合膜,暴露出疏水区域,由于疏水区域的相互作用,使其沉淀。

第7题:

简述盐析原理及现象。


正确答案: 水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一般在生理离子强度范围内(0.15~0.2mol/Kg)最大,而低于或高于此范围时溶解度均降低。蛋白质(酶)等生物大分子物质在高离子强度的溶液中溶解度降低,产生沉淀的现象称为盐析。
1.生物大分子在水溶液中的存在状态两性电解质,由于静电力的作用,分子间相互排斥,形成稳定的分散系蛋白质周围形成水化膜,保护了蛋白质粒子,避免了相互碰撞
2.中性盐加入蛋白质分散体系时有两种情况“盐溶”现象—低盐浓度下,蛋白质溶解度增大“盐析”现象—高盐浓度下,蛋白质溶解度随之下降
3.电解质影响蛋白质溶解度的机理低盐浓度时,蛋白质吸附盐离子后,带电层使蛋白质分子间相互排斥,蛋白质与水分子间作用加强,溶解度增大。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蛋白质表面的双电层厚度降低,静电排斥作用减弱;同时盐的水化作用,使蛋白质脱去水化膜,疏水区暴露,由于疏水区的相互作用导致沉淀。
4.离子强度对盐析过程的影响当离子强度较强时,溶解度的对数与离子强度之间呈线性关系

第8题:

简述压力筛的工作原理及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压力式筛浆机简称压力筛。工作原理:压力筛是全封闭的,未筛选的浆料在一定压力下切向进浆,良浆在压力作用下通过筛板,粗渣被阻留在筛板表面,并向下移动排出。筛板的清洗是靠压力脉冲来实现的,当旋翼旋转时,其前端与筛板的间隙很小(一般为0.75~1.0mm),将浆料压向筛板外;随着旋翼的后部分与筛板的间隙逐渐增大,在高速下出现局部的负压,使筛板外侧的浆液反冲回来,粘附在筛孔上的浆团和粗大的纤维就被定时冲离筛板。旋翼经过后恢复正压,良浆又依靠压力差及另一个旋翼的推动,再次向外流,开始下一个循环。
影响因素:
①筛板的形式
②筛孔大小、形状与间距
③进浆浓度与进浆量
④稀释水量与水压
⑤压力差
⑥转速
⑦排渣率

第9题:

盐析法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在高浓度中性盐存在的情况下,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并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盐析。

第10题:

简述盐析的原理及产生的现象。


正确答案: 当中性盐加入蛋白质分散体系时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盐溶”现象—低盐浓度下,蛋白质溶解度增大
(2)“盐析”现象—高盐浓度下,蛋白质溶解度随之下降,原因如下:
A.无机离子与蛋白质表面电荷中和,形成离子对,部分中和了蛋白质的电性,使蛋白质分子之间的排斥力减弱,从而能够相互靠拢;
B.中性盐的亲水性大,使蛋白质脱去水化膜,疏水区暴露,由于疏水区的相互作用导致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