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问答题住宅楼底层庭院围墙,如何计取费率?

题目
问答题
住宅楼底层庭院围墙,如何计取费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新预规中规定社会保障费率或住房公积金费率按照工程所在地费率计算,但实际交纳时施工企业按照企业注册地费率计取,两者出现差额时如何考虑?


正确答案: 由施工企业自行销纳,结算时不调整。

第2题:

铁路项目价差如何计取?


正确答案: 价差调整是指基期至概(预)算编制期、概(预)算编制期至工程结(决)算期对价格所做的合理调整;
1.基期至设计概(预)算编制期所发生的各项价差,由设计单位在编制概(预)算时,按本办法规定的价差调整方法计算,列入单项概(预)算。
2.设计概(预)算编制期至工程结(决)算期所发生的各项价调整,由施工企业采购的材料,施工合同有风险包干费的,概算中材料价格变化幅度(以批准编制期概算为准)在正负5%以内部分由施工企业承担,超出部分纳入概算并由建设单位承担。施工合同没有风险包干费的,概算中材料价格变化幅度(以批准编制期概算价为准)在正负3%以内部分由施工企业承担,超出部分纳入概算并由建设单位承担。建设单位招标材料的价差,根据有关规定,按批准的变更设计计算。

第3题:

有关安装工程一切险费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安装工程、业主或承包商在工地上的其他财产、场地清理费为一个总的费率,按整个工期一次性费率计取

B.施工用机械、设备按单独的费率,一次性费率计取

C.试车期按单独的年费率计取

D.保证期费率,按整个保证期一次性费率计取

E.第三者责任险费率,按整个工期一次性费率计取

答案:A,D,E
解析:
参考第五章第三节内容,应选A、D、E项。 安装工程一切险,应注意的是:
(1)安装工程一切险中,试车期按单独的费率,一次性费率计取。
(2)施工用机械、设备按单独的年费率计取。

第4题:

采用“预选招标”的项目,结算单价按()计取,工程量按实际发生量计算。

  • A、中标单价
  • B、中标费率
  • C、中标单价或费率
  • D、中标单价和费率

正确答案:C

第5题:

建筑安装工程税金计取费率调整后如何结算?税金发生变化的风险由谁承担?


正确答案:建筑安装工程税金由国家税务机关征收,因法律、法规、规章或有关政策变化导致工程税金发生变化的风险,应由发包人承担。根据渝建[2011]440号文件规定,企业从2011年5月1日起纳税的,应按调整后的税金计取费率标准执行。

第6题:

住宅楼及住宅楼底层规划为商业用途的房屋开展经营活动有什么限制?


正确答案: 住宅楼及住宅楼底层规划为商业用途的房屋不得从事餐饮服务、歌舞娱乐、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生产加工和制造、经营危险化学品等涉及国家安全、存在严重安全生产隐患、影响人民身体健康、污染环境、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7题:

住宅楼底层庭院围墙,如何计取费率?


正确答案:多层住宅楼底层庭院围墙,按主体建筑物的取费标准计取。

第8题:

在住宅楼的底层设置商店时,下列哪条符合规范要求?( )

A.3层底层商店住宅楼,允许其上层住宅与底层商店共用一个楼梯出口
B.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商店,只允许放置在低层住宅楼的底层
C.底层商店的安全出口必须与上层住宅分隔开
D.住宅楼底层如设置存放易燃物品的商店时,其隔墙及楼板的耐火极限必须达到防火规范要求

答案:C
解析:
《建规》5.4.11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其居住部分与商业服务网点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住宅部分和商业服务网点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应分别独立设置。商业服务网点中每个分隔单元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相互分隔,当每个分隔单元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200㎡时,该层应设置2个安全出口或疏散门。每个分隔单元内的任一点至最近直通室外的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本规范第5.5.17条中有关多层其他建筑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线距离。

第9题:

根据《华润置地物业服务细节》保洁人员每()上门为底层有庭院的业主提供免费庭院清洁服务,帮助业主捡拾垃圾。

  • A、月
  • B、半个月
  • C、周
  • D、20天

正确答案:C

第10题:

下列关于庭园与庭院的叙述中,错误的为()。

  • A、庭院就是建筑与其围墙围合而成的室外空间;
  • B、庭院通过人工的手段和方法组织造景,如种植花木、堆山叠石、引水开池等,是有观赏意义的;
  • C、从规模上来讲,庭园一般比庭院大;
  • D、庭院中也有点缀花木、山石的情况,但其生活功能上的意义远大于其景观意义。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