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多选题微波遥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下对微波遥感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有()。A微波是指频率300MHz~300GHz的电磁波B微波遥感用的是红外技术C微波遥感系统有主动和被动之分D微波除了能穿透云雾之外,对一些地物如岩石,土壤,冰层也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题目
多选题
微波遥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下对微波遥感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有()。
A

微波是指频率300MHz~300GHz的电磁波

B

微波遥感用的是红外技术

C

微波遥感系统有主动和被动之分

D

微波除了能穿透云雾之外,对一些地物如岩石,土壤,冰层也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1)全天候、全天时工作(2)对某些地物有特殊的波谱特征(3)对冰、雪、森林、土壤等有一定的穿透能力(4)对海洋遥感有特殊意义(5)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

第2题:

微波遥感的特点是能全天候、全天时工作。()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按照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分类,遥感可以分为()。

A、紫外遥感

B、可见光遥感

C、红外遥感

D、微波遥感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下列哪个微波遥感的特点是错误的()

  • A、微波与无线电波相比,频率低,可用频带宽,信息容量大
  • B、微波具有似光性,即传播特性与光相似
  • C、微波遥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探测能力
  • D、微波对某些物质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如植被、冰、雪、土壤

正确答案:A

第5题:

简述什么是微波遥感?其具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微波遥感是通过微波传感器获取从目标地物反射或反射的微波辐射,经过判读处理来识别地物的技术。
特点:
(1)能全天候、全天时工作由于微波的波长比红外波要长的多,因而散射要小的多,与红外波相比,在大气中衰减较少,对云层、雨区的穿透能力较强,基本上不受烟、云、雨、雾的限制,所以说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这一特点,对于经常有云,雨日多的热带雨林地区更有意义。
(2)对某些地物具有特殊的波谱特征许多地物间,微波辐射能力差别很大,因而可以较容易地分辨出可见光和红外遥感所不能区别的某些目标物的特性。
(3)对冰、雪森林、土壤等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该特性可用来探测隐藏在林下的地形、地址构造、军事目标,以及埋藏于地下的工程、矿藏、地下水等。
(4)对海洋遥感具有特殊意义微波对海水特别敏感,其波长很适合于海面动态情况(海面风、海浪等)的观测。
(5)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微波传感器的分辨率一般都比较低,这是因为其波长较长,衍射现象显著的缘故。
(6)微波遥感器可采用多种频率,多种极化方式,多个视角进行工作来获取目标物的空间信息(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介电特性)

第6题:

根据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可将遥感分为()等类型。

A.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

B.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

C.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


正确答案:A

第7题:

微波遥感图像是属于()图像。

  • A、距离
  • B、多光谱
  • C、温度
  • D、高光谱

正确答案:A

第8题:

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可分为:()、红外遥感和微波遥感。


参考答案:可见光遥感

第9题:

微波遥感的特点是能全天候、全天时工作。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大气散射现象有几种类型?根据不同散射类型的特点分析可见光遥感与微波遥感的区别。说明为什么微波具有穿云透雾能力而可见光不能。


正确答案: ①瑞利散射(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
②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
③无选择性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大的多时发生的散射).大气散射类型是根据大气中分子或其他微粒的直径小于或相当于辐射波长时才发生。大气云层中,小雨滴的直径相对其他微粒最大,对可见光只有无选择性散射发生,云层越厚,散射越强,而对微波来说,微波波长比粒子的直径大很多,则又属于瑞利散射的类型,散射强度与波长四次方成反比,波长越长散射强度越小,所以微波才有可能有最小散射,最大透射,而被成为具有穿云透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