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问答题简述制粒的定义、常用方法及其目的意义。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制粒的定义、常用方法及其目的意义。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改善流动性;
B.改善溶解性能;
C.改善片剂生产中压力的均匀传递;
D.防止各成分的离析;
E.防止粉尘飞扬及器壁上的粘附;
F.便于服用,携带方便,提高商品的价值
方法:湿法和干法、喷雾制粒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微丸剂的制备方法常用如下哪种方法

A.沸腾制粒法

B.喷雾制粒法

C.高速搅拌制粒法

D.挤出滚圆法

E.锅包衣法


正确答案:ABDE

第2题:

常用于细胞破碎方法可分为哪些类型?简述细胞破碎的目的意义。


正确答案:细胞的破碎方法可分为:机械法,包括
(1)捣碎法
(2)研磨法
(3)匀浆法
物理法,包括
(1)反复冻融法
(2)超声波处理法
(3)压榨法
化学与生物化学方法,包括
(1)酶解法
(2)化学法
目的意义:除了某些细胞外的多肽激素和某些蛋白质与酶之外,对于细胞内或多细胞生物组织中的各种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都需要事先将细胞和组织破碎,使生物大分子充分释放到溶液中,并不丢失生物活性。不同的生物体或同一生物体不同部位的组织,其组织破碎的难易不一,使用的方法也不相同。

第3题:

不属于湿法制粒方法的是

A.挤压制粒方法

B.转动制粒方法

C.高速搅拌制粒方法

D.压块制粒方法

E.喷雾制粒方法


正确答案:D
目前湿法制粒方法中无压块制粒方法。

第4题:

根据制粒方法不同,制粒又分为()、湿法制粒、喷雾制粒。


正确答案:干法制粒

第5题:

微丸剂的制备常用如下哪种方法()

  • A、沸腾制粒法
  • B、喷雾制粒法
  • C、高速搅拌制粒法
  • D、挤出滚圆法
  • E、包衣锅包方法

正确答案:A,B,D,E

第6题:

微丸剂的制备方法常用

A:沸腾制粒法
B:喷雾制粒法
C:高速搅拌制粒法
D:挤出滚圆法
E:锅包衣法

答案:A,B,D,E
解析:

第7题:

简述教育目的意义


正确答案: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第8题:

微丸剂的制备方法常用( )

A.沸腾制粒法

B.喷雾制粒法

C.高速搅拌制粒法

D.挤出滚圆法

E.锅包衣法


正确答案:ABDE

第9题:

简述常用的包扎方法及其适用对象?


正确答案: (1)基本方法包扎时左手持绷带的开端,右手持绷带卷,以绷带的背面紧贴肢体表面,由左向右缠绕。当第一圈缠好之后,将绷带的游离端反转盖在第一圈绷带上,再缠第二圈压住第一圈绷带。
(2)环形包扎法用于其他形式包扎的起始和结尾,以及用于系部、掌部、跖部等较小创口的包扎。
(3)螺旋形包扎法用于掌部、跖部及尾部等的包扎。
(4)折转包扎法用于上粗下细径圈不一致的部位,如前臂和小腿部。
(5)蛇形包扎法斜行向上延伸,各圈互不遮盖。用于固定夹板绷带的衬垫材料。
(6)交叉包扎法又称“8”字形包扎法。用于腕、跗、球关节等部位,方便关节屈曲。

第10题:

简述什么是造粒,常用造粒方法。


正确答案: 所谓造粒就是在很细的粉科中加入一定塑化剂(如水),制成粒度较粗、具有一定假颗粒度级配、流动性好的粒子(约20~80目),又叫团粒。
常用的造粒方法有普通造粒法、压块造粒法、喷雾造粒法和冻结干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