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问答题简述溶液过饱和度对结晶的影响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溶液过饱和度对结晶的影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结晶操作时,温度变化(冷却、蒸发速度)应与结晶()相适应,维持一定的溶液过饱和度。


正确答案:生长速率

第2题:

简述结晶过饱和溶液形成的方法


正确答案:在温度下降时,溶质溶解度下降,析晶过程很缓慢,而玻璃棒摩擦器壁可以形成粗糙面,使溶质分子呈定向排列而形成晶体

第3题:

简述过共晶白口铸铁按介稳定系结晶的结晶过程。


正确答案: 过共晶铸铁按介稳定系结晶过程,铁水温度降到液相线后先析出高碳相一次渗碳体,随着一次渗碳体的不断析出铁液含碳量下降。碳量4.30%时发生共晶转变,铁液共晶为奥氏体和共晶渗碳(组成高温莱氏体),随着温度的降低沿ES线奥氏体不断析出二次渗碳体,当奥氏体碳量降至S点时发生共析转变成为珠光体与一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二次渗碳体组成的低温莱氏体。

第4题:

简述结晶度大小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正确答案:结晶度高,材料拉伸强度、模量、硬度高,断裂伸长度减少,冲击强度稍有下降。

第5题:

在溶液状态图中,溶质能自发地结晶析出的浓度曲线,称为()

  • A、饱和度
  • B、溶解度
  • C、超溶解度
  • D、超饱和度

正确答案:C

第6题:

根据结晶动力学理论,工业结晶操作时选择过饱和度的原则是()。

  • A、不影响结晶密度(质量)
  • B、结晶成核速率
  • C、结晶生长速率
  • D、不易产生晶垢

正确答案:A,D

第7题:

在工业生产中为了得到质量好粒度大的晶体,常在介稳区进行结晶。介稳区是指()。

  • A、溶液没有达到饱和的区域
  • B、溶液刚好达到饱和的区域
  • C、溶液有一定过饱和度,但程度小,不能自发地析出结晶的区域
  • D、溶液的过饱和程度大,能自发地析出结晶的区域

正确答案:C

第8题:

简述碳化取出温度对结晶颗粒的影响?


正确答案: 因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少,但它极易形成过饱和溶液。由过饱和液中析出NaHCO3结晶的情况,与一般结晶过程类似,即过饱和度越大,结晶速度也越快,但结晶粒度小,质量差,对过滤、煅烧操作不利。在同样的过饱和情况下,高温时晶粒生长速度大于晶核生成的速度。所以,在结晶初期维持较高一些的稳定(如58℃左右),就不至于形成过多的细小结晶。

第9题:

简述盐基饱和度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正确答案: BS≥80%肥沃土壤;
BS=50~80%中等肥力土壤;
BS<50%低肥力土壤

第10题:

结晶溶液中,杂质对结晶的影响有()。

  • A、杂质浓度低,对结晶无明显影响
  • B、杂质浓度高,影响结晶纯度
  • C、杂质浓度高,改变晶习
  • D、杂质浓度高,影响结晶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