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问答题帧中继的概念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帧中继的概念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帧中继(Frame Relay—FR)技术是分组交换的升级技术、它是在OSI第二层上用简化的方法传送和交换数据单元的一种技术。帧中继交换机仅完成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核心层的功能,将流量控制、纠错控制等留给终端去完成,大大简化了节点机之间的协议,缩短了传输时延,提高了传输效率。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广义概念的“实践”与狭义概念的“实践”分别指的是什么?李泽厚提出的“实践”概念指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广义概念的“实践”(praxis)指的是人们的一切活动,它包括:物质生产实践这一狭义概念、精神实践(宗教、道德、审美)、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实践(符号、语言活动)、福柯提出的快感实践(身体、欲望的活动)及虚拟实践(赛博空间中人的活动)
狭义概念的“实践”(practice)指的是物质生产实践。
李泽厚提出的“实践”概念则是指“使用——制造工具”这一狭义概念。

第2题:

帧中继承载业务的数据业务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和规程是什么?


正确答案: 帧中继承载业务的数据业务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和规程是LAPF(Q.922)。

第3题:

帧中继接入设备(FRAD)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帧中继接入设备(FRAD)用来接入非帧中继业务。它与ATM交换机间通过中继链路相连,将帧中继业务转换为ATM信元,并通过ATM中继链路在网内传送。这样的网络层次既缩短了网内多业务的传送时延,又能在网内每个节点开放ATM业务,并易于全网向ATM过渡。

第4题:

帧中继技术首先是淡化了交换设备上的层次概念,将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进行了融合,所以帧中继中只有()。

  • A、物理层和链路层
  • B、物理层和网络层
  • C、链路层和网络层
  • D、网络层和传输层

正确答案:A

第5题:

帧中继的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的用途是什么?


正确答案: DLCI用于标示永久虚电路、呼叫控制或管理信息。

第6题:

高层民用建筑的概念是什么?高层民用建筑裙房的概念是什么?高架仓库的概念是什么?


正确答案: (1)高层民用建筑是指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不含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体育馆、会堂、剧院等公共建筑)、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
(2)高层民用建筑裙房是指与高层民用建筑相连的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的附属建筑。
(3)高架仓库是指货架高度超过7米的机械化操作或自动化控制的货架库房。

第7题:

数据通信中有三种基本交换方式,电报所采用的是报文交换方式,DDN采用的是什么交换?帧中继采用的是什么交换?


正确答案: DDN采用的是电路交换,帧中继采用的是分组交换。

第8题:

关于帧中继,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帧中继中,定义两种不同数据速率,即承诺速率(CIR)和接入速率

B.帧中继不依赖于ISDN,现在有许多与ISDN独立运营的帧中继网络

C.拥挤通知可以发送到拥挤源

D.帧中继使用的地址和ISDN使用的地址概念相同,都采用DLCI标识连接


正确答案:C
解析:在帧中继中,拥挤通知不能发送到拥挤源。

第9题:

阐述帧中继网的网络是如何组成的。其功能是什么?


正确答案: 根据原国家电信总局的《帧中继业务网技术体制》规定,我国帧中继业务采用三级网络结构,即国家骨干网、省内网和本地网。
(1)国家骨干网。国家骨干网由各省省会城市、直辖市的节点组成,覆盖全国共31个节点,目前采用的是不完全网状结构,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及线路情况的改善,国家骨干网的结构可逐渐过渡为完全网状结构。
(2)省内网。省内网由设置在省内地市的节点组成,节点之间采用不完全网状连接,省内网提供省内长途电路和出入省的电路,省内网节点负责汇接从属于它的本地网的业务,转接省内节点间的业务,同时可提供用户接入业务。
(3)本地网。在省内城市、地区、县等可根据需求组建本地网,由本地的节点采用不完全网状连接,本地网负责转接本地网节点间的业务,提供用户接入业务。

第10题:

什么是帧中继?其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帧中继技术是在分组交换技术充分发展,数字与光纤传输线路逐渐取代已有的模拟线路,用户日益智能化的条件下诞生发展起来的。
它在OSI第二层上用简化的方法传送和交换数据单元,由于链路层的数据单元一般称为帧,所以叫做帧中继。
帧中继的特点主要有:
①高效性。
②经济性。
③可靠性。
④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