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问答题干态转湿态操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干态转湿态操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塑料排水板滤膜抗拉强度,纵向取干态湿态试件的个数均为6个。


答案:错
解析:

第2题:

机组停运中分离器干湿态转换的操作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转换过程中,只要燃料量、风量和水量变化稳定,汽温比较稳定。在低负荷时,为保证水冷壁的最小流量,给水流量是30%负荷下的流量,在燃烧量增加的过程中,给水流量保持不变,进入分离器的汽水混合物干度逐渐增大,此时调节分离器下疏水阀的开度,保持一定水位即可。当进入分离器的汽水混合物干度100%时,水阀完全关闭进入干态运行。继续增大燃烧量,则分离器出口汽温和主气温度逐渐提高,在保证管壁不超温的情况下,可以将出口主气温度提高到额定温度或附近。汽温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燃烧量和给水量的变化,即煤水比。湿态运行相当于水煤比太大,切换就是水煤比的逐渐减少。

第3题:

破沫网的操作状态有湿态和干态两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正确

第4题:

在启动分离器从湿态转干态时要防止汽温降低,那么从干态转湿态时要防止汽温升高。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破沫网的操作状态有湿态和干态两种。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树脂贮存时应()。

A湿态保存

B干态保存

C防冻

D防热


A,C,D

第7题:

如何实现汽水分离器湿态至干态的切换?


正确答案:直流炉一般在本生负荷下进行分离器的切分。当锅炉蒸发量小于本生点负荷时,启动分离器湿态运行,此时的控制对象是分离器的水位,相当于汽包炉的水位控制。随着锅炉蒸发量的增加,达到本生负荷时,给水量与锅炉的产汽量相等,为直流运行状态,此时的控制对象是分离器出口温度(中间点温度)。要想实现从湿态到干态的平稳转换,重要的一点是控制给水流量的稳定和燃料量的平稳变化。对于全容量内置式分离器系统:给水量不变,缓慢增加燃料量,分离器出口温度逐渐上升至对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后,分离器水位逐渐“蒸干”,转为温度控制,即完成切分过程。对于外置式分离器系统和非全容量的内置分离器系统,由于需要系统切换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焓值工质的“排挤”,其切分过程相对复杂且扰动较大。更需要缓慢平稳操作和调解对象,参数之间的相互配合。

第8题:

干法烟气脱硫是指无论加入的脱硫剂是干态的或是湿态的,脱硫的最终反应产物都是干态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机组减负荷过程中,锅炉干态转湿态操作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A.负荷降至270MW,检查给水自动正常,先将给水旁路调节门开至80%以上,关闭主给水门。
B.切除给水自动,并入电泵运行,停止一台汽泵。维持煤水比、给水流量和过热度稳定,缓慢减小给水旁路调节门,提高给水泵转速,将给水差压升至5MPa左右。
C.负荷降至240MW,检查炉水循环泵满足启动条件,启动炉水循环泵。
D 开启储水箱小溢流阀前电动门和小溢流阀10%~20%,观察储水箱水位应下降,如不下降,应缓慢增大炉水循环泵出口流量,减小主给水流量,调整过程中应保证省煤器入口流量大于700t/h。
E.储水箱水位降至7000mm左右时,投入小溢流阀自动和炉水循环泵出口调门自动。
F.负荷降至210MW, 省煤器入口流量调整到700 t/h左右, 投入给水旁路调门自动。

第10题:

热态启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其主要步骤与冷态启动、温态启动基本相同,但在启动的步骤上有一些不同之处。热启与冷启的最大区别在于:汽轮机的温度水平与冷态不同,汽轮机部件都处于很高的状态下,启动的关键问题是不让处于热状态的汽机转子及汽缸发生冷却。
(1)调整好主、再热蒸汽的温度,必须要有55。6℃以上的过热度,以此来保证蒸汽对转子是进行加热而不是冷却。
作为运行人员确定主汽温度的原则是:进入到高压主汽门和调门后的蒸汽温度应比汽机进口处的转子温度高;进入到中压缸的再热蒸汽温度应比中压缸进口处的转子温度高。
(2)热态启动,严禁在没投轴封的情况下抽真空,避免部件变形。
(3)在热态启动时要进行充分地暖管疏水,疏水应放尽,防止汽机进水。并且轴封用汽要有一定的过热度,防止汽机的轴端出现冷却,造成转子收缩。
(4)在启动过程中,应监视油温、油压、轴温、轴振、轴向位移等重要参数。
(5)热态启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热应力是负应力,这是关键问题。一旦高中压转子出现负应力,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可适当增加主、再气温;适当加快启动速度、升速或加负荷;增加主蒸汽流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