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单选题工艺上要求进入好氧段的氨氮浓度()A <200mg/LB <300mg/LC <400mg/LD <500mg/L

题目
单选题
工艺上要求进入好氧段的氨氮浓度()
A

<200mg/L

B

<300mg/L

C

<400mg/L

D

<500mg/L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3年)某化工厂废水特点为氨氮、氟化物浓度高,BOD 5/COD为0.25,COD浓度为2000mg/L,以下污水处理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中和+厌氧—好氧生化法
B.化学氧化+活性污泥法
C.中和+气浮+活性污泥法
D.气提+混凝沉淀+厌氧—好氧生化法

答案:D
解析:
氨氮采用气提法去除;氟化物采用化学沉淀法后混凝去除;废水中BOD 5/COD为0.25,COD浓度为2000mg/L,生化性差,浓度高,故需要采用厌氧-好氧的方法去除。

第2题:

指出下列四种生物脱氮工艺中,哪种是错误的?( )

A.三段生物脱氮法
B.二段生物脱氮法
C.厌氧—厌氧—好氧生物脱氮法
D.缺氧—好氧生物脱氮法

答案:C
解析:

第3题:

与好氧生物处理相比,厌氧生物法具有()等优点。

A、能耗低

B、卫生条件好

C、无需能耗

D、回收能源

E、脱氮效果好

F、进水浓度高


参考答案:ADF

第4题:

有一处理以生产氧化钴为主的化工厂的废水处理装置,废水的COD2200mg/L、氨氮6600mg/L。现在采用厌氧(加爆气头搅拌污泥)+好氧(生物膜接触法)+缺氧工艺,这样的工艺是否有有问题?


正确答案:这样的工艺当然有问题,这样高浓度的氨氮用生物脱氮工艺直接用生物脱氮不行,还会严重影响生化,所以必须用吹脱法或化学沉淀法等方法先去除大部分氨氮,然后进行生化。本工艺采用后置反硝化还是合理的,因为废水碳氮比太低,但后置反硝化要引入一部分原水作反硝化碳源,引入的原水肯定会过量,应该在后面再设一个停留时间短一些的好氧池,把过剩的碳源去除。至于预处理方法还要根据水质特性,如可生化性等才能具体确定。

第5题:

高浓度有机废水可用厌氧-好氧工艺处理比较经济。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预测河流中的氨氮浓度分布,需要的基础数据包括()。

A:河流过水断面面积
B:污水排放量、氨氮排放浓度
C:氨氮一阶动力学反应速率
D:河流流量、河流氨氮背景浓度

答案:A,B,C,D
解析:
预测河流中暗淡浓度需要河流的水的流速,通过河流过水断面面积可以得知湿周、水力半径,求出水流流速。对于溶解态污染物,当污染物在河流横向方向上达到完全混合后,描述污染物的输移、转化的微分方程为:



式中,A表示河流横断面面积;Q表示河流流量;c表示水质组分浓度;DL表示综合的纵向离散系数;SL表示直接的点源或非点源强度;SB表示上游区域进入的源强;SK表示动力学转化率,正为源,负为汇。设定条件:稳态忽略纵向离散作用,一阶动力学反应速率K,河流无侧旁入流,河流横断面面积为常数,上游来流量Qu,上游来流水质浓度cu污水排放流量Qe,污染物排放浓度ce,则上述微分方程的解为:



式中,C0表示初始浓度,mg/L,计算式为c0=(cuQu+ceQe)/(Qu+Qe),K表示一阶动力学反应速度,1/d;M表示河流流速,m/s;x表示沿河流方向距离,m;c表示位于污染源(排放口)下游x处的水质浓度,mg/L。

第7题:

上塔的精馏段主要是提高氮的浓度,得到()的区间。


正确答案:高纯度氮

第8题:

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预测河流中的氨氮浓度分布,需要的基础数据包括( )。

A.河流过水断面面积
B.污水排放量、氨氮排放浓度
C.氨氮一阶动力学反应速率
D.河流流量、河流氨氮背景浓度

答案:A,B,C,D
解析:

第9题:

废水生物脱氮技术是通过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来实现废水脱除氨氮的,其中硝化菌是()。

  • A、好氧自养型
  • B、好氧异养型
  • C、缺氧自养型
  • D、缺氧异养型

正确答案:A

第10题:

A/O工艺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A段DO不大于(),O段()。


正确答案:0.2mg/L;DO=2~4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