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填空题萃取时,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静置分层后,下层从()流出;上层从()倒出。

题目
填空题
萃取时,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静置分层后,下层从()流出;上层从()倒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下列选项,回答 126~130 题:

A.生物碱等碱性物质

B.亲脂性物质

C.各类成分

D.亲水性物质

E.中性物质

第 126 题 将水提取液调pH至3(酸性),在分液漏斗中用乙酸乙酯萃取,静置分层,水层(下层)中含有( )


正确答案:A

第2题:

将酸水提取液调pH>10(碱性),在分液漏斗中用氯仿萃取静置,分层后,水层(上层)中有( )


正确答案:D

第3题:

分液漏斗分液时,下层液从( )出。


正确答案:漏斗管

第4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

A.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仪器的使用和操作。
D选项,萃取的基本原则两种溶剂互不相溶,且溶质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另一种大的多,密度也可以比水小;
A选项,在蒸发操作的过程中,当加热到有少量液体剩余时停止加热,此时剩下的少量液体可以利用余热蒸发干;
B选项,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水银球应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选项,活塞到漏斗管口还残留一部分下层液体.如果将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残留的下层液体会一起被放出,上层液体就不纯净了,故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故正确答案为D项。

第5题:

将酸水提取液调pH>10(碱性),在分液斗中用三氯甲烷萃取,静置分层后,三氯甲烷层(下层)中有

A、生物碱等碱性物质

B、亲脂性物质

C、各类成分

D、亲水性物质

E、中性物质


正确答案:A

第6题:

将酸水提取液调pH>10(碱性),在分液漏斗中用氯仿萃取,静置分层后,氯仿层(下层)中有( )


正确答案:A

第7题:

[105—108]

A.生物碱等碱性物质

B.亲脂性物质

C.各类成分

D.亲水性物质

E.中性物质

105.将水提取液调pH至3(酸性),在分液漏斗中用乙酸乙酯萃取,静置分层,水层(下层)中含有

106.将水提取液调pH至3(酸性),在分液漏斗中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上层)中含

107.将酸水提取液调pH>10(碱性),在分液斗中用三氯甲烷萃取,静置分层后,三氯甲烷层(下层)中有

108.将酸水提取液调pH>10(碱性),在分液漏斗中用三氯甲烷萃取静置,分层后,水层(上层)中有


正确答案:A,B,A,D

第8题:

将酸水提取液调pH>10(碱性),在分液漏斗中用三氯甲烷萃取静置,分层后,水层(上层)中有

A、生物碱等碱性物质

B、亲脂性物质

C、各类成分

D、亲水性物质

E、中性物质


正确答案:D

第9题:

将水提取液调pH至3(酸性),在分液漏斗中用乙酸乙酯萃取,静置分层,水层(下层)中含有

A、生物碱等碱性物质

B、亲脂性物质

C、各类成分

D、亲水性物质

E、中性物质


正确答案:A

第10题:

高中化学《萃取》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 河南泰州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萃取
2.内容:
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叫做萃取。将萃取后的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做分液。分液常使用分液漏斗。
实验1-4
(1)用量筒量取10 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 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2)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如图1-7);震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3)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如图1-8)。
(4)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如图1-9)。



图1-7倒转分液漏斗时应关闭玻璃塞和活塞 图1-8萃取 图1-9分液
3.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提问环节,注意师生互动。
(2)教学过程需要进行实验或者相关教具进行模拟演示即可。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
1.萃取的原理是什么?
2.学生在进行自主的萃取实验操作时,身为老师应该指导什么?


答案:
解析: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实物导入
【实物展示】展示球型分液漏斗和梨型分液漏斗。
【提出问题】球型分液漏斗我们在初中的时候经常使用,另外这个也叫分液漏斗,大家看它和球型分液漏斗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颈短,斗体更大。
【教师引导】这个叫做梨型分液漏斗,我们今天就用它来做个实验。
环节二:探究新知
【教师引导】梨型分液漏斗在参与实验过程之前需要检漏,以便确定是否可以使用。
【演示实验】梨型分液漏斗的检漏讲解操作。
(关闭分液漏斗颈部旋塞,向分液漏斗内注入适量的蒸馏水,观察旋塞的两端以及漏斗的下口处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关闭上磨口塞,左手握住旋塞,右手食指摁住上磨口塞,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将上磨口塞旋转180度,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则此分液漏斗可以使用。)
【学生实验】梨型分液漏斗的检漏操作。
【教师引导】用梨型分液漏斗来做一个新的液液分离的实验操作,分离碘水中的碘单质。
【提出问题】思考萃取的原理是什么?
【学生回答】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碘水中的碘提取出来要选择四氯化碳做萃取剂呢?
【学生回答】因为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较大,且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也不发生反应,可用做萃取剂。
【提出问题】结合视频中的演示实验,总结萃取实验的操作步骤。
【学生回答】(1)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2)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震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3)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提出问题】萃取前后,分液漏斗中颜色是如何变化的,萃取后,上下层溶液分别含有什么?
【学生回答】萃取前漏斗中是碘水呈黄褐色,萃取后液体分为两层,上层颜色变淡,下层紫红色,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提出问题】思考萃取后溶液上下层如何分离,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下层溶液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目的是能使得到的目标产物更纯净。(可设错,教师再纠正)
【演示实验】分液。
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教师总结】装液→震荡→静置→分液。
环节三:拓展提升
【学生实验】萃取碘水中的碘,教师巡视指导。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请学生课下总结学过的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适用范围。



【答辩题目解析】
1.萃取的原理是什么?
【参考答案】
萃取是利用系统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即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方法。
2.学生在进行自主的萃取实验操作时,身为老师应该指导什么?
【参考答案】
学生在进行自主的实验操作时,老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规范的操作、仪器存在的问题(如梨形漏斗漏液)等进行指导并帮助进行解决,还要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现象。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