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单选题钢绞线理论伸长量计算时弹性模量取值按照()计算。A 设计弹性模量B 试验检测弹性模量C 无具体要求

题目
单选题
钢绞线理论伸长量计算时弹性模量取值按照()计算。
A

设计弹性模量

B

试验检测弹性模量

C

无具体要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钢绞线弹性模量的测定,在力-伸长率曲线中,用0.2Fm到0.7Fm范围内直线段的斜率除以试样的公称横截面积(Sn)作为计算结果,单位为“GPa”)


答案:对
解析:
GBT21839-2019:弹性模量的测定在力——伸长率曲线中用0.2Fm到0.7Fm范围内的直线段的斜率除以试样的公称横截面积Sn来测定弹性模量E。

第2题:

测定钢绞线伸长率时,1x7结构钢绞线的标距不小于( )mm。

A.500
B.600
C.700
D.800

答案:A
解析:

第3题:

计算不规则及多边形钢板质量应按其( )。

A. 实际面积乘以厚度乘以单位理论重量计算

B. 最大对角线面积乘以厚度乘以单位理论重量计算

C. 外接矩形面积乘以厚度乘以单位理论重量计算

D. 实际面积乘以厚度乘以单位理论重量再加上裁剪损耗质量计算


正确答案:C

第4题: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锚具、夹具静载锚固性能试验,钢绞线计算长度1500mm,钢绞线破断时从初应力到极限应力活塞伸长量为30mm,从0张拉到初应力理论计算值为10mm,钢纹线相对回缩量3mm,则钢绞线总应变为( )。

A:2.5%
B:2.6%
C:2.7%
D:2.9%

答案:A
解析:
公式:钢绞线总应变=破断时钢绞线总伸长量/钢绞线夹持计算长度×100%,其中破断时钢绞线总伸长量=从初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0%)到极限应力时的活塞伸长量+从0张拉至初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0%)时的钢绞线伸长量理论计算值-钢绞线相对试验锚具(连接器)的实测位移量;(30+10-3)/1500×100%=2.5%。

第5题:

钢筋混凝土梁桥预拱度偏差的防治措施不包括(  )。

A.提高支架基础、支架及模板的施工质量,确保模板的标高无偏差
B.加强施工控制,及时调整预拱度误差
C.张拉千斤顶定期标定,钢绞线伸长值的计算应采用同批钢绞线弹性模量的实测值
D.混凝土浇筑时要振捣充分,混凝土浇筑后要加强养护工作,及时养护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钢筋混凝土梁桥预拱度偏差的防治措施。钢筋混凝土梁桥预拱度偏差的防治措施:
(1)提高支架基础、支架及模板的施工质量,确保模板的标高无偏差;
(2)加强施工控制,及时调整预拱度误差;
(3)严格控制张拉时的混凝土强度,控制张拉的试块应与梁板同条件养护,对于预制梁还需控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4)要严格控制预应力筋在结构中的位置,波纹管的安装定位应准确;控制张拉时的应力值,按要求的时间持荷;
(5)张拉千斤顶定期标定,钢绞线伸长值的计算应采用同批钢绞线弹性模量的实测值;
(6)预制梁存梁时间不宜过长,控制预制梁与桥面系铺装的龄期差。

第6题:

关于钢筋混凝土桥梁预拱度偏差防治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提高现浇梁支架及模板的施工质量
B、对预制梁需控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C、控制张拉的混凝土试块采用标准条件养护
D、钢绞线伸长值的计算应采用供货商提供的弹性模量值
E、预制梁应尽量延长存梁时间

答案:A,B
解析:
【知识点】钢筋混凝土桥梁预拱度偏差的防治措施。选项C:严格控制张拉时的混凝土强度,控制张拉的试块应与梁板同条件养护;选项D:钢绞线伸长值的计算应采用同批钢绞线弹性模量的实测值。选项E:预制梁存梁时间不宜过长。

第7题:

关于钢筋混凝土桥梁预拱度偏差防治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有()。

A.提高现浇梁支架及模板的施工质量
B.对预制梁需控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C.控制张拉的混凝土试块采用标准条件养护
D.钢绞线伸长值的计算应采用供货商提供的弹性模量值
E.预制梁应尽量延长存梁时间

答案:A,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钢筋混凝土梁桥预拱度偏差的防治。^选项C,严格控制张拉时的混凝土强度,控制张拉的试块应与梁板同条件养护。选项D,钢绞线伸长值的计算应采用同批钢绞线弹性模量的实测值。选项E,预制梁存梁时间不宜过长。

第8题:

后张法施工某预应力混凝土梁,孔道长 20 米,混凝土强度等级 C40 ,每根梁配有 7 束公称直径为 15.2mm 钢绞线,每束钢绞线截面面积为 139mm2,钢绞线 fptk=1860MPa,弹性模量 Es= 1.95×105 MPa,张拉控制应力 σcon=0.70fptk,拟采用超张拉程序:0→1.05σcon,设计规定混凝土达到 80%设计的强度标准值时才能张拉,试:(1)计算同时张拉 7 束公称直径 15.2mm 钢绞线所需的张拉力;(2)计算 0→1.0σcon 过程中,钢绞线的伸长值;(3)计算张拉时混凝土应达到的强度值。


参考答案:( 1 ) 张拉力为: 1.05 × 1860 × 0.70 × 139 × 7 = 1330 ( kN ) ( 2 ) 伸长值为: 1860 × 0.70 ÷( 1.95 × 105 )× 20= 0.134(m) (3)40×80% = 32(MPa)

第9题:

用价值量计算的直接消耗系数aij,其取值范围是(  )


答案:A
解析:

第10题: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锚具、夹具静载锚固性能试验,钢绞线计算长度1500mm,钢绞线破断时从初应力到极限应力活塞伸长量为30mm,从0张拉到初应力理论计算值为10mm,钢纹线相对回缩量3mm,则钢绞线总应变为( )。

A.2.5%
B.2.6%
C.2.7%
D.2.9%

答案:A
解析:
公式:钢绞线总应变=破断时钢绞线总伸长量/钢绞线夹持计算长度×100%,其中破断时钢绞线总伸长量=从初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0%)到极限应力时的活塞伸长量+从0张拉至初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0%)时的钢绞线伸长量理论计算值-钢绞线相对试验锚具(连接器)的实测位移量;(30+10-3)/1500×100%=2.5%。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