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简述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具体内容。


正确答案:
(1)爱国主义教育;(2)理想教育;(3)民主与法制教育;(4)科学世界观与人生观教育;(5)道德教育;(6)生态教育;(7)集体主义教育;(8)劳动教育;(9)自觉纪律教育。

第2题:

简述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


答案:
解析:
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

第3题:

我国中小学德育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


正确答案: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3)知行统一的原则;
(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第4题:

我国中小学德育应贯彻哪些主要原则?


答案:
解析:
(1)现实性与方向性相结合的原则;(或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1分)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或因材施教原则,或有的放矢原则)(1分)
(3)知行统一的原则;(或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分)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或在集体中教育的原则)(1分)
(5)正面教育启发诱导的原则;(或疏导原则)(1分)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或长善救失原则)(1分)
(7)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1分)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分)

第5题:

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任务。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第6题: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和()。


正确答案:
说服教育  榜样示范  实际锻炼  陶冶教育  指导自我教育 品德评价

第7题:

简述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确立教学原则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的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3)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的能力。
(4)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主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6)巩固性原则。指教学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7)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8)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教学原则确立的依据主要有:
(1)教学原则的确立依据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教学规律客观存在于教学这一事物之中,人们之所以这样而不是那样地提出教学原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体现着人们对教学客观规律的认识。
(2)教学原则产生于丰富的教学经验的积累。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教学原则来自长期的教学实践,具体表现为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而经验中则包含有人们对教学客观规律某种程度的认识。
(3)教学原则的提出受教育目的的制约。鉴于教学要服从于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目标,所以确立教学原则并不仅仅从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出发,而同时要受一定社会教育目的和方针的制约。
(4)教学原则的确立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背离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的教学是无法让学生接受的。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确立的教学原则,才可能使教学活动得到预期效果。
(5)教学原则的确立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作为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并非千古不变的教条。过去提出的一些教学原则,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或教育背景中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其中有的教学原则失去了对教学工作的实际指导意义,自然而然地被淘汰了,代之以新的教学原则。同时,随着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教学客观规律又进一步揭示和认识,又有一些教学原则产生了。

第8题:

试列举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正确答案: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总和,主要有:(1)说服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实际锻炼法:(4)情感陶冶法;(5)道德修养法:(6)品德评价法。

第9题:

简述中小学德育的意义


答案:
解析: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第10题:

简述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答案:
解析:
(1)说理教育。
(2)榜样示范。
(3)实际锻炼。
(4)陶冶教育。
(5)指导自我教育。
(6)品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