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简述脂质体介导的细胞融合过程。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脂质体介导的细胞融合过程。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动物细胞破碎后,经差分分离出线粒体及溶酶体等细胞器,或采用生化技术分离出的DNA,mRNA,逆转录酶及其它生物大分子并将其包装成脂质体,然后按完整细胞之间的融合方式,将脂体与另一种细胞融合,即或获得相应杂种细胞。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非病毒介导基因转移的物理方法

A.电穿孔
B.脂质体介导
C. DNA直接注射法
D.显微注射

答案:B
解析:

第2题:

简述脂质体剂型的特点


正确答案:脂质体剂型的特点有:
1.制备工艺简单。
2.水溶性及脂溶性两种类型药物都可包裹在同一脂质体中。
3.脂质体本身对人体毒性小并且脂质体对人体无免疫抑制作用。
4.在体内使药物具有定向分布的靶向性特征。
5.可以制成免疫脂质体。
6.脂质体静脉给药时,离开血管进入细胞间质的机会很小。
7.能够降低药物毒性,增强药理作用。
8.脂质体制剂能够降低药物的消除速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增强药物的提内外稳定性。

第3题:

呼吸道合胞病毒包膜蛋白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A.H蛋白介导病毒穿入

B.H蛋白介导病毒黏附

C.O蛋白介导病毒穿人和细胞融合

D.F蛋白介导病毒穿入和细胞融合

E.F蛋白介导病毒黏附细胞


正确答案:D
呼吸道合胞病毒包膜上的F蛋白为融合蛋白,介导病毒穿入和细胞融合。

第4题:

通过细胞内吞作用脂质体可以介导基因转移。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简述LDL经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被吞入细胞和被利用过程。


正确答案: 基本过程是:
(1)LDL在质膜的被膜小窝中与受体结合;
(2)小窝向内出芽;
(3)形成被膜小泡;
(4)网格蛋白去聚合形成无被小泡(初级内体);
(5)内体调整pH至酸性,使LDL与受体脱离(次级内体);
(6)受体被分拣出来,被载体小泡运回到质膜;
(7)通过膜融合,受体回到质膜再利用;
(8)LDL被分选进入没有受体的小泡,与初级溶酶体融合形成次级溶酶体;
(10)在次级溶酶体中,蛋白质被降解成氨基酸,胆固醇脂被水解产生胆固醇和脂肪酸。

第6题:

简述脂质体的特点。


正确答案:1.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脂质体可被巨噬细胞作为外界异物而吞噬,选择性地集中于巨噬细胞丰富的组织器官中,可作为抗癌药物的载体,用于治疗肿瘤和防止肿瘤扩散转移。
2.缓释性:脂质体可减少肾排泄和代谢而延长药物在血液中的滞留时间,使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3.组织相容性与细胞亲和性:脂质体具有组织相容性,对正常细胞和组织无损害和抑制作用;同时可长时间吸附于靶细胞周围,通过融合方式进入细胞内,经溶酶体消化后使药物释放于细胞内部,具有很好的细胞亲和性。
4.降低药物毒性:脂质体主要在肝、脾和骨髓等单核-巨噬细胞较丰富的器官中浓集,使药物在心、肾中累积量比游离药物低的多,可明显降低心、肾有毒性药物的毒性。
5.保护药物提高稳定性:一些不稳定的药物被脂质体包封后可受到脂质体双层膜的保护。

第7题:

细胞融合首先采用的技术是()介导的融合。

  • A、病毒
  • B、化学试剂
  • C、电融合
  • D、融合仪

正确答案:A

第8题:

具有一定细胞靶向性的基因转移方法是( )

A.受体介导法
B.脂质体介导法
C.二者皆可
D.二者皆不可

答案:A
解析:

第9题:

简述细胞融合后杂种细胞的筛选。


正确答案: 1)形态互补利用两种原生质体形态色泽上的差异,找出异源融合体;
2)遗传互补利用两个白化突变互补可以进行筛选;
3)代谢互补利用两种营养缺陷型(抗性突变体)的原生质体融合,在同时缺陷两种物质(含有两种有害物质)的培养基上筛选由杂种细胞形成的生长细胞团;
4)生长互补双亲原生质体融合后形成对生长激素自主的杂种细胞,能在无生长激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第10题:

简述近年通过改造脂质体研制的新型脂质体


正确答案:近年通过改造脂质体研制的新型脂质体有:
1.温度敏感脂质体。
2.pH敏感脂质体。
3.S-脂质体:是指含有神经节脂或聚乙二醇衍生物的脂质体。
4.光敏感脂质体。
5.前体脂质体。
6.聚合膜脂质体。
7.免疫脂质体。
8.掺入糖脂的脂质体。
9.磁性脂质体。
10.声振波敏感脂质体。
11.纳米脂质体。
12.靶敏感脂质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