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唐太宗为什么请褚遂良来鉴别世传王羲之书迹之真伪?

题目
问答题
唐太宗为什么请褚遂良来鉴别世传王羲之书迹之真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开创了以行草入碑典范的是()

A.唐太宗

B.武则天

C.李邑

D.褚遂良


参考答案:A

第2题:

唐代有“草圣”之誉的书法家是()。

A.褚遂良
B.虞世南
C.怀素
D.张旭

答案:D
解析:

第3题:

简述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的风格特征。


参考答案:褚遂良与欧阳询、虞世南并称“初唐三家”,其楷书风格远追王羲之,近得欧、虞二人笔意,形成其自身独特的艺术面貌,对唐代楷书整体风格的构建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是开启唐代楷书独立门户的重要人物。《雁塔圣教序》作为褚遂良晚年成熟书风的代表,自问世以来,其空灵劲健、风姿卓越的“新、妍”书风影响颇为深远,追其步伐者不胜枚举。

第4题:

唐太宗为什么要称赞大书法家虞世南?其书迹论著有哪些?


正确答案: 唐太宗曾称赞虞世南有“五德”,即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都很好。
虞世南(公元五五八——六三八年),字伯施,越洲余姚(今浙江余姚县)人。他为人沉静寡欲,笃志好学,从小跟随著名学者《玉篇》的编纂者顾野王学习。他学习勤奋,有时竟十天半月不事梳洗。
有一次,唐太宗命他写《列女传》以装屏风,当时恰巧手头无书,于是他便默写下来,居然一字不差,学问功力之深,可见一斑。虞世南耿直不阿,常犯颜直谏。太宗问天变灾异时,他劝太宗勤修德义,省察狱识,不要居功自傲。太宗游猎无度,要厚葬高祖,他都直谏无隐。太宗感概地说:如果群臣都像世南,不怕天下不治。
在书法上,虞世南求教于当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由于嫡派真传,所以世南用笔得王羲之之法,书体遒美,外柔内刚、姿态萧洒,内力沉厚。他早年偏工行草,晚年楷书也登神品。
虞世南传世书迹有《破邪论序》、《左脚帖》、《千人斋疏》、《东观帖》、《积时帖》、《醒滞帖》、《孔子庙堂碑》等。传说当日虞世南将《孔子庙堂碑》拓本进呈时,唐太宗赐他王羲之黄银印一颗。此外,他尚有《汝南公主墓志铭》墨迹草稿一种(也有人认为是米芾的临本)。他所著的《笔髓论》、《书旨述》两篇,是他的论书著述,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

第5题:

(),在狮子林廊壁,共71方。清嘉庆年间汇刻褚遂良、颜真卿、苏轼、米芾、黄庭坚等唐、宋、元名家书迹及历代名人题跋,为吴中有名的碑帖。


正确答案:听雨楼藏帖

第6题:

褚遂良传世书迹有()

A.《孟法师碑》

B.《雁塔圣教序》

C.《颜勤礼碑》

D.《荐季直表》


参考答案:A, B

第7题:

初唐书法三大家是()

A.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
B.欧阳询、虞世南、张旭
C.欧阳询、柳公权、褚遂良
D.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

答案:A
解析:

第8题:

中国古代有“书圣”美誉的书法家是()。

A.王献之

B.颜真卿

C.褚遂良

D.王羲之


正确答案:D

第9题:

唐太宗为什么请褚遂良来鉴别世传王羲之书迹之真伪?


正确答案: 褚遂良(公元五九六——六五八年)。字登善,祖籍杭州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后迁入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并在河南做官,故人称褚河南。封河南县公,进郡公。褚遂良博涉文史,擅长书法,一次,唐太宗对魏征说:虞世南死后,没有人可以谈论书法了。魏征说:褚遂良落笔劲健,很有王羲之书法的味道。太宗当日就下令任褚遂良为侍书。太宗曾经用内府的金银财帛来购买王羲之墨迹,天下各处的人纷纷带着古代书迹到京城进献,当时没有人能鉴别这些书迹的真假,褚遂良不但能认别真伪,而且还能详尽地论述其来龙去脉。
褚遂良的书法,初学欧阳询,继学虞世南,最后学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并融合汉隶,丰艳流畅,变化多姿。后人将其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大家。唐张怀瓘曾评其书为“美人婵娟,似不任乎罗绮”。清梁巘《评书帖》认为:“褚书提笔空,运笔灵,瘦硬清挺,自是绝品,然轻浮少沉着。”
唐人评他的书法为:“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其主要作品,楷书有《雁塔圣教序》、《同州圣教序》、《孟法师碑》、《伊阙佛龛碑》、《房玄龄碑》、《倪宽赞》、《阴符经》等。行书有《枯树赋》、《帝京篇》、《千字文》、《临王羲之兰亭集序》等。

第10题:

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有()。

  • A、欧阳询、褚遂良
  • B、王羲之、董其昌
  • C、虞世南、赵孟頫
  • D、张旭、颜真卿
  • E、米芾、柳公权

正确答案: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