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试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应予以肯定的方面及存在的问题。

题目
问答题
试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应予以肯定的方面及存在的问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我国中小学课程有以下几方面是应该予以肯定的。
(1)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已经逐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管理比较严格,有指导性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根据大纲编
写的经过国家审查的教材,有严格的考核评价制度,这对保证中小学教学质量起了重要作用。
(3)我国中小学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和根据大纲编写的教材内容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系统
性,注意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但是通过长期实践,中小学课程存在着以下几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1)中小学课程设置模式比较死板单一,缺乏灵活性。
(2)中小学的课程结构不够科学合理。
(3)中小学各门学科的内容偏多、偏难、偏深,教学要求偏高;一些学科的内容比较满,学科体系比较陈旧,许多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知识难以再吸收进来。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制定过()部宪法。


答案:四

第2题:

试述我国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答案:
解析:
(I)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中小学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徳育为先的办 学思想未得到落实;德育目标脱离实际且杂乱无序;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发展 需要脱节;知与行分离,重视德育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形式主义和简单化 盛行,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2)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趋势: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确立符合中小学生 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的德育目标;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德育方式,改进德育内容;积 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方法和形式;坚持知和行统一,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 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因地制宜开展德育活动。
(3)国内学校德育改革的思路有:实现由约束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转变;实现由单向灌输德育向双 向互动德育转变;实现由单一德育模式向多样化和个性化德育模式转变;实现由封闭式德育向开放 式德育转变。

第3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了几部宪法?


参考答案:我国从1949年以来一共颁布了4部宪法,时间分别是:1954年,1975年,1978年,1982年。 对于1982年颁布的宪法也就是我国现实行的宪法,后期对它作了5次的修改,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对宪法进行了五次修改。

第4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外交方针的发生什么变化?


正确答案:⑴新中国初期:
①“另起炉灶”。即不承认旧中国一切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③“一边倒”。即在两大阵营存在的情况下,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④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⑵20世纪60年代:中国采取“两只拳头回击”。即由于美国继续执行反华政策,苏联推行霸权主义,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行径;
⑶20世纪70年代:形成“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突破。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改善了同美日关系,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友好合作;
⑷改革开放以来:实行“无敌国外交”。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5题: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第一部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


正确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第6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表述的演变。


正确答案:


第7题:

21世纪初,我国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A.6
B.7
C.8
D.9

答案:C
解析:
目前为止,新中国共进行了8次课程改革。

第8题:

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一条基本经验。( )


正确答案:√

第9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先后进行了()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 A、6
  • B、8
  • C、10
  • D、12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8次大的课程改革。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