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单选题主审计师根据内部审计人员就审计业务做出日简报得出审计目标无法实现的结论。那么主审计师接下来应该:()A 出具这一结果的审计报告。B 向首席执行审计师和客户报告这一情况。C 缩小审计范围,只审计又可能得出结论的范围。D 停止审计活动。

题目
单选题
主审计师根据内部审计人员就审计业务做出日简报得出审计目标无法实现的结论。那么主审计师接下来应该:()
A

出具这一结果的审计报告。

B

向首席执行审计师和客户报告这一情况。

C

缩小审计范围,只审计又可能得出结论的范围。

D

停止审计活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内部审计师被分派到一项咨询业务,评估最近引进的“实时”生产程序的效率。该审计师发现管理新系统实施的外部咨询师是他硕士论文的导师而且帮助他得到第一份工作作一位审计师。下列哪种内部审计师的应对将最符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专业实务框架》?

A.在接受该业务之前,应该向业务客户披露潜在的冲突。
B.该内部审计师不需要披露这个关系,但是他应该确保与该教授/咨询师在审计期间没有接触,比如审计采访。
C.该内部审计师应该向首席审计执行官披露这个关系,首席审计执行官应该分派另一位内部审计师。
D.该内部审计师应该将潜在的利益冲突向审计委员会披露,最好是以书面形式。

答案:A
解析:
A、正确。实务公告“1130-1-对独立性或客观性的损害”规定:如果独立性或客观性受到实质或形式上的损害,必须向适当的对象披露损害的具体情况。披露的性质视受损情况而定。B、不正确。见题解A。C、不正确。在像这样的咨询业务中,只有首席审计执行官关注对《职业道德规范》的遵守和审计师履行和保持客观性的能力时,才可能调走这位审计师。D、不正确。见题解A。

第2题:

某公司正组建一个内部审计部门。由于在此之前主会计长不具有内部审计师的经验,故建议首席审计官向外部审计师汇报;但首席审计官可直接向主会计长报告任何重大事项,主会计长再将这些关注事项报告给董事会。以下哪项陈述是准确的?( )

A.由于首席审计官可以直接与董事会联系,内部审计活动具备独立性
B.由于首席审计官向外部审计师汇报,内部审计活动不具备独立性
C.由于主会计长没有内部审计师的经验,因而内部审计活动不具备独立性
D.由于组织没有要求首席审计官必须是注册内部审计师,因而内部审计活动不具备独立性

答案:B
解析:
A不正确,内部审计活动不能直接与董事会接触,而是通过主会计长间接地和董事会接触。B正确。首席审计官应向组织内有足够权限的人员负责以促进独立性,外部审计师不是组织中的成员。C不正确,主会计长是否具有内部审计师的经验不会影响内部审计活动的独立性。D不正确,尽管理想情况是,注册内部审计师的名称不一定就非要强加在内部审计师身上,但注册内部审计师的称谓理所当然地构成了内部审计活动的独立性。

第3题:

内部审计师开展咨询业务的范围应该:

A.能够实现内部审计师与客户一致同意的目标
B.内部审计师的专业能力能胜任的有关领域
C.仅限于组织内部控制活动薄弱的环节
D.增加企业价值的领域

答案:A
解析:
内部审计师开展的咨询业务要满足客户的需求与期望,实现内部审计师与客户一致同意的目标。

第4题:

根据《标准》,以下哪项内容是对应有的职业审慎的最佳阐述?( )

A.内部审计师应该发挥一位拥有合理审慎性和胜任能力的内部审计师所应有的勤勉和技能
B.内部审计师应该拥有履行其审计职责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其他胜任能力
C.内部审计师应该拥有发现舞弊所必需的充分知识
D.内部审计师应该在缺乏全面评估被审计领域所需的充分知识、技能和胜任能力时不再参与审计业务

答案:A
解析:
A正确。本选项描述了《框架》对职业审慎的定义,内部审计师必须具备并保持合理的审慎水平和胜任能力所要求的谨慎和技能。但是,应有的职业审慎并不意味着永不犯错。

第5题:

在确认业务中,内部审计师应该进行后续追踪以确定对业务发现采取了恰当的纠正措施。为这个目标,内部审计师应该:

A.与外部审计师紧密合作
B.按审计委员会希望的那样受指导
C.限制内部审计师进行后续追踪,从业务客户处取得已采取恰当纠正措施的书面函证
D.进行所需的现场测试,对已采取纠正措施的状况提供保证

答案:D
解析:
A.不正确,对业务发现的后续追踪是内部审计师的职责。B.不正确,内部审计师必须后续追踪业务发现。C.不正确,为确保已采取纠正措施并取得理想的结果,需要开展后续追踪业务,而不仅仅是向客户函证。D.正确。内部审计师应确认已经采取有关纠正措施并正在达到期望的结果,或者确认管理高层或董事会已经承担了对所报告的发现不采取纠正措施而产生的风险。为取得充分的保证,可以要求后续追踪业务。

第6题:

内部审计师的工作底稿相当部分致力于相关业务领域得出的结论。在某些情形下,内部审计管理人员可能不同意这些结论并要求助理审计师做更多的外勤工作。假定助理审计师随后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后,管理人员仍不同意其在工作底稿中得出的结论,则以下内部审计活动作出的哪项反应是不恰当的?( )

A.助理审计师与管理人员均对达成不同结论的相应理由进行书面记录,在工作底稿中保留双方的基本理由
B.在业务工作底稿中注明不一致的地方并提请注意,再开展后续工作
C.将两种结论提交首席审计官来解决首席审计官可以解决该问题
D.在审计报告中同时提交两种结论并让管理层与审计客户同时对两种结论作出反应

答案:D
解析:
A不正确,助理审计师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因专业判断形成的差异可在业务工作底稿中记录并处理。C不正确,首席审计官对内部审计助理人员的监督和工作底稿的质量承担最终的责任。D正确。首席审计官应该确定最为合理的结论并将结论提交业务客户和管理层。记录在工作底稿的不同意见不应对沟通产生重要的影响,除非首席审计官确信两个结论是同等的重要,并且报告这两个结论会加强管理层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第7题:

内部审计师执行审计业务要具备《标准》所要求的客观性,首席审计执行官(CAE)应该:

A.根据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特长安排审计业务
B.要求所有审计师签署客观执行审计业务的声明
C.定期从审计师处获取所有利益冲突和偏见的信息,在分配工作任务时避免利益冲突或偏见
D.评估每位审计师在每项审计业务中的表现

答案:C
解析:
《实务公告》1120关于个人的客观性中规定,首席审计执行官应当定期从内部审计人员中获取有关潜在利益冲突和偏见的信息,在分配工作任务时,应当避免潜在的或现实的利益冲突和偏见。

第8题:

内部审计师若能与外部审计师发展强有力的合作关系,将使自己受益无穷,这是因为外部审计师可以:

A.为内部审计师提供独立的真知灼见
B.同意内部审计师的报告,从而改善后者向管理层提供的确认业务的质量
C.增强内部控制抽样技术的成效;
D.通过提供来自对其他审计业务客户的类似审计业务信息,协助内部审计师开展审计

答案:A
解析:
A.正确。外部审计师所处的位置,使其通常较内部审计师更能独立、客观地提出有见识的观点。B.不正确,内部审计报告一般不用经过外部审计师的同意。C.不正确,抽样技术并非外部审计师专有的审计技术。D.不正确,外部审计师这样做同样违反了《职业道德规范》的保密原则。

第9题:

某位刚任职的内部审计师发现对于审计业务客户的运算发生了重大变化,该公司的高级审计师告诉他这是由于新任的经理吸引的客户增加引起的,所以告知其不用在意,那么该新任职的内部审计师应该:

A.听从高级审计师的建议,并因为节约成本的原因不再进行审计程序
B.该新任职的内部审计师不与高级审计师进行沟通独自进行调查
C.高级审计师应该帮助这位刚任职的内部审计师建立一个计划来收集恰当的审计证据
D.该高级审计师应该停止审计工作,直到该重大变化趋于正常

答案:C
解析:
通过分析性程序发现的意外结果,应该被彻底的调查,因为这种意外的结果通常意味着潜在点的错误或违规行为,以保持职业审慎性原则。而且刚任职的内部审计师需要高级审计师的协助。

第10题:

某公司的内部审计师正在对仓库重要产品的安全标准进行审计,但是仓库的保安措施十分严格,审计师没有资格进入仓库,因此无法开展必要的观察程序,根据《标准》,应该采取下列哪项措施来保证该审计程序的顺利进行:

A.内部审计师放弃该观察程序,采用其他程序予以代替
B.内部审计师告知仓库管理人员已经得到授权,必须进入仓库进行观察
C.审计章程中应该明确在何种情况下允许内部审计师使用组织的相关设施
D.内部审计师只需完成其他流程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注明这一情况即可

答案:C
解析:
内部审计章程中应该明确审计师可以获取或者使用的资源范围。考虑到审计的必要性,审计章程应该在与管理层协商后进行修订,并获得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的批准。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