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单选题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第一位突破学堂乐歌时期“选曲填词”的创作方式的作曲家是()。A 萧友梅B 黄自C 赵元任D 黎锦晖

题目
单选题
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第一位突破学堂乐歌时期“选曲填词”的创作方式的作曲家是()。
A

萧友梅

B

黄自

C

赵元任

D

黎锦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学堂乐歌大多选取日本和欧美的歌曲旋律填词而成。下列由我国音乐家自创的学堂乐歌是( )。


A.沈心工《竹马》
B.李叔同《送别》
C.李叔同《春游》
D.沈心工《体操——兵操》

答案:C
解析:
本题中涉及到中国近代音乐史中学堂乐歌时期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沈心工、李叔同,并对相关的学堂乐歌时期音乐的特点也有所考查。

A项:《竹马》由沈心工填词。这是一首短小简练、易唱易记的学堂乐歌,1911年沈心工采用民间流行的《马队喇叭调》的音乐素材写成的。全曲歌词浅显易懂、意味深长,曲调结构简单,旋律朗朗上口,具有鲜明的儿童特点,是《沈心工新编儿童歌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歌曲。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李叔同留日期间,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而李叔同作于1915年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与题干不符,排除。

C 项:《春游》是我国最早的一首三声部声乐作品,也是中国作曲家运用西洋作曲技法进行多声部音乐创作的最早探索。与题干相符,当选。

D 项:沈心工编写出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乐歌之一《体操——兵操》,又名《男儿第一志气高》。与题干不符,排除。

第2题:

我国音乐家自主创作的作品开始大量进人中小学音乐教材,改变了学堂乐歌时期“以洋曲填国歌”为主的创作现象,这一历史时期是( )。


A.民国初期
B.五四运动前后
C.抗战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学堂乐歌的时期。学堂乐歌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在五四运动前后,我国音乐家自主创作的作品开始大量进入中小学音乐教材,改变了学堂乐歌时期“以洋曲填国歌”为主的创作现象。

A、C、D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

第3题:

学堂乐歌采用了“以洋曲填国歌”的创作手法,它运用了我国古代音乐创作的哪种手法?( )


A.起承转合
B.重复再现
C.依声填词
D.螺蛳结顶

答案:C
解析:
学堂乐歌的产生有着历史的特定性,大多运用选曲填词的方式进行创作,这些曲调主要来自日本,还有一部分是将从日本转而拿来的欧洲民歌填入新词。

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第4题:

西方音乐进入中国是以“选曲填词”开始的。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学堂乐歌”的出现在中国音乐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正确答案:学堂乐歌的出现,不仅在思想启蒙方面给予当时的青少年学至以深刻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为中国音乐带来了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即学堂乐歌的集体歌唱形式,它为我国后来蓬勃发展的群众歌咏运动打下了基础。虽然西方传教士很早就将西方音乐及音乐理论带到中国,但始终未被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然而,学堂乐歌的发展却使得西方音乐及各种艺术形式(当时主要是唱歌、演奏风琴、钢琴、提琴等)得到了初步的介绍和传授。尤其是有关西方音乐的记谱法(五线谱和简谱)和基本乐理的介绍,使得西方音乐在中国社会的传播更加广泛,同时也促使当时的中国音乐界去思考如何走向世界,建立起一种新的中国音乐文化。此外,学堂乐歌还为中国造就了一批传播现代音乐文化和创建、发展学校音乐教育的音乐家。因此,学堂乐歌对于我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发展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的。

第6题:

我国音乐家自主创作的作品开始大量进入中小学音乐教材,改变了学堂乐歌时期“以洋曲填国歌”为主的创作现象,这一历史时期是( )。


A.民国初期

B.五四运动前后

C.抗战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B
解析:
我国音乐家自主创作的作品开始大量进入中小学音乐教材,改变了学堂乐歌时期“以洋曲填国歌”为主的创作现象,这一历史时期是五四运动前后。因此正确答案为B。

第7题:

学堂乐歌在中国近代音乐发展中的意义。


答案:
解析:
学堂乐歌。是指20世纪初随着我国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一种歌唱文化,一般是指学堂开设的乐歌课和课上所唱的歌曲。学堂乐歌主要反映富国强兵、抵御外辱的爱国主义思想;宣传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反映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等。学堂乐歌是近代民主主义音乐文化的开端,它使集体歌唱这一新形式得到确立和传播;普及了简谱,介绍五线谱和西方知识;歌曲体裁对其后音乐创作影响很大:“乐歌运动”影响培养了一批音乐人才,所以这一切都具有启蒙时期的开创意义,它直接影响了我国五四运动以后的音乐文化发展。

第8题:

中国近代音乐史上被称为“学堂乐歌之父”的是( )。

A.曾志忞
B.沈心工
C.李叔同
D.萧友梅

答案:A
解析:
A选项,《海风阵阵愁煞人》是歌剧《红珊瑚》中珊妹的一段咏叹调。
B选项,《白毛女》经典唱段《扎红头绳》
C选项,《江姐》(中国民族歌剧)全剧以四川民歌的音乐为主要素材。经典唱段,《红梅赞》《绣红旗》《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
D选项,歌剧《刘胡兰》代表唱段《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
故正确答案选A。

第9题:

根据日本学堂乐歌《学生宿舍的旧吊桶》重新填词的是()。


正确答案:《工农兵联合起来》

第10题:

“学堂乐歌”对我国音乐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是:()。

  • A、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
  • B、对中国近代音乐从创作、音乐理论、器乐及音乐教育等各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五四运动以来的新音乐发展提供了经验。
  • C、产生和发展了我国专业音乐创作和专业高等音乐教育。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