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单选题对施工成本偏差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有针对性地采取纠偏措施,而纠偏首先要做的工作是()。A 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B 确定纠偏的主要对象C 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D 采取有针对性的经济措施

题目
单选题
对施工成本偏差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有针对性地采取纠偏措施,而纠偏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A

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

B

确定纠偏的主要对象

C

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

D

采取有针对性的经济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施工成本偏差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有针对性的采取纠偏措施,而纠偏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

A.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
B.确定纠偏的主要对象
C.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
D.采取有针对性的经济措施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偏差原因分析与纠偏措施。偏差分析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找出引起偏差的原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或避免相同问题的再次发生。在进行偏差原因分析时,首先应当将已经导致和可能导致偏差的各种原因逐一列举出来。导致不同工程项目产生费用偏差的原因具有一定共性,因而可以通过对已建项目的费用偏差原因进行归纳、总结,为该项目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第2题:

成本偏差的控制,( )是关键,要针对偏差发生原因,采取切实措施,加以纠正。

A.纠偏
B.分析
C.核算
D.控制

答案:B
解析:
2020新版教材P99页
施工成本分析:成本偏差的控制,分析是关键,纠偏是核心。要针对偏差发生原因,采取切实措施,加以纠正。

第3题:

从静态的角度看,一项完整的控制工作应具有三个要素,即( ),而从动态的角度看,控制职能的运作包括有( )四个工作步骤。

A.控制标准、偏差信息、纠偏措施/进行决策分析、确定控制标准、衡量实际绩效、进行偏差分析。

B.控制标准、偏差信息、纠偏措施/确定控制标准、衡量实际绩效、进行偏差分析、采取纠偏措施。

C.控制标准、偏差信息、纠偏措施/明确反馈方法、确定控制标准、衡量实际绩效、进行偏差分析。

D. 计划要求、控制标准、反馈手段/确定控制标准、衡量实际绩效、进行偏差分析、采取纠偏措施。


参考答案:B

第4题:

在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中,分析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对比较结果进行的分析,目的有()。

A、发现成本是否超支
B、确定纠偏的主要对象
C、确定偏差的严重性
D、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
E、检查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

答案:C,D
解析:
2018新教材P116,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包括比较、分析、预测、纠偏和检查。其中,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分析确定偏差的严重性以及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所以选C、D。发现成本是否超支是成本比较阶段的工作;确定纠偏的主要对象是成本纠偏阶段的工作;检查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是成本检查阶段的工作,故选项A、B、E均不符合题意。

第5题:

在施工成本指标控制的程序中,控制工作的核心是()。

A.事先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决策及采取预防措施
B.分析产生偏差原因,采取纠偏措施
C.收集实际成本支出数据
D.成本实际值与计划值比较

答案:B
解析:
2020/2019教材P88
5. 调整改进成本管理方法
用成本指标考核管理行为,用管理行为来保证成本指标。管理行为的控制程序和成本指标的控制程序是对项目成本进行过程控制的主要内容,这两个程序在实施过程中,是相互交叉、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的。只有把成本指标的控制程序和管理行为的控制程序相结合,才能保证成本管理工作有序地、富有成效地进行。1Z202031 所示是成本指标控制程序图。 由图可看出,核心是分析产生偏差原因,采取纠偏措施

第6题:

施工成本控制的工作包括:①按实际情况估计完成项目所需的总费用;②分析产生成本偏差的原因;③对工程的进展进行跟踪和检查;④将施工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逐项进行比较;⑤采取纠偏措施,其正确的工作步骤是( )。

A、③→②→①→④→⑤
B、④→②→①→⑤→③
C、④→②→③→⑤→①
D、③→④→②→①→⑤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为:比较、分析、预测、纠偏、检查。

第7题:

对施工成本偏差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有针对性的采取纠偏措施,而纠偏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A、 确定纠偏的主要对象
B、 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
C、 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
D、 采取有针对性的经济措施

答案:A
解析:
对偏差原因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有针对性地采取纠偏措施,从而实现成本的动态控制和主动控制。纠偏首先要确定纠偏的主要对象。

第8题:

在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中,分析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对比较结果进行的分析,目的有( )。


A.发现成本是否超支
B.确定纠偏的主要对象
C.确定偏差的严重性
D.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
E.检查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

答案:C,D
解析:
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包括比较、分析、预测、纠偏和检查。其中,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分析确定偏差的严重性以及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所以选C、D。发现成本是否超支是成本比较阶段的工作;确定纠偏的主要对象是成本纠偏阶段的工作;检查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是成本检查阶段的工作,故选项A、B、E 均不符合题意。@##

第9题:

在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中,控制工作的关键是( )。

A.预测估计完成项目所需的总费用
B.分析比较结果以确定偏差的严重性和原因
C.采取适当措施纠偏
D.检查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

答案:B
解析:
2020/2019教材P72
成本偏差的控制,分析是关 键,纠偏是核心,因此要针对分析得出的偏差发生原因,采取切实措施,加以纠正。

第10题:

针对施工成本偏差,需要进行纠偏,其首先要确定的是()。

A、成本计划的修正
B、纠偏的主要对象
C、纠偏的经济措施
D、纠偏的组织措施

答案:B
解析:
2018新教材P116发生成本偏差后,要进行纠偏,首先确定纠偏的主要对象,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类纠偏措施,所以选项B正确。发生成本偏差后,不能修正成本计划了事;纠偏的经济措施和组织措施等,只有在纠偏的主要对象确定后再有针对性地选择,故选项A、C、D不恰当。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