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耶律楚材是怎样一个书法家?

题目
问答题
耶律楚材是怎样一个书法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被人称为“归奇顾怪”的归庄、顾炎武是怎样的两位书法家?


正确答案: 所谓“归奇顾怪”,指的是归庄和顾炎武的一反流俗的言语行动和文艺创作。归庄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十二年。江苏昆山人。初名祚明,字尔礼,又字玄恭、元功、园公、悬弓。号恒轩,别号归妹、归藏、普明头陀等。是明末复社成员,曾参加过昆山的抗清活动。后为躲避搜捕,出家为僧。归庄能诗善画,尤工真、草、篆、隶、行各种书体。他在创作书法时,往往要先喝酒,喝到兴酣意足时,再提笔书写,正可谓“兴来不可止,兴去不可遏”。甚至在他参加经生考试时,身边堆满了喝空的酒瓶。若想请他写字,只要带上酒去,没有不答应的。清朱彝尊《竹垞诗话》说:“恒轩好奇,世目为狂生。善行、草。”
顾炎武是明末著名的抗清志士,与归庄是同乡,且为同年(公元一六一三年)所生,卒于清康熙帝二十一年(公元一六八二年),享年七十。其原名绛,字宁人,自署蒋山佣。因其居住在亭林镇,故世称“亭林先生”。他与归庄是莫逆之交,因其性情耿介绝俗,与常人多异,故人们将他与归庄并称为“归奇顾怪”,是清初有名的经学大师。其书法亦工。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其书法为逸品。近人马宗霍说:“宁人书如其诗,本不求工,而自饶渊懿之别。”

第2题:

曾自评“吾书第一”的徐渭是怎样一个书法家?


正确答案: 徐渭(公元一五二一年——公元一五九三年)是明代著名的大书画家和文学家。他曾经在总结自己各方面成就的高低时说:“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把书法放在第一,可见他对自己的书法是很自信的。
徐渭,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一生别号极多,主要的有天池、天池渔隐、田水月、青藤老人、山阴布衣等。徐渭是一个才气横溢而又很不幸的人。在他二十岁做诸生(秀才)以后的屡次乡试中,都因为考运不佳而落选。后来只好在浙闽总督胡宗宪的门下做幕客。后来胡宗宪因为被捕自杀,徐渭感到今后前途茫茫,也曾一度精神失常而蓄意自杀。据说他击头、锤身、碎肾囊,但却没有自杀成功。后来因击杀妻子,被捕下狱,又亏得张元忭的营救,方始出狱。晚年以卖书画为生,生活相当清苦。
徐渭奔放的个性和不羁的才华,表现在书法上,以行、草为最擅长,尤其是他的狂草书,更是写得纵横洒落,一气直下,俱有撼人的力量。明陶望龄《歇庵集》说他的“行、草书精伟奇杰。其论书主于运笔,大概仿诸米氏云”。“奇杰”二字,很是得神。至如袁宏道在《中郎集》中所说的“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不论书法而论书神,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以“散圣”和“侠客”作比,可谓准确形象。

第3题:

明万历年间,被时人誉为“活孟子”的陈献章是怎样成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的?


正确答案:陈献章以儒学传名,性情沉静温厚,故有人称其为“活孟子”。他之所以又能以书法传名,得其于独创的茅笔。开始他还用一般毛笔作书。到了晚年,专门把茅草捆束起来代笔,濡墨问纸,自有枯涩、挺健之姿韵,独出一格,遂自成一家。现有以“茅龙”为名的笔,相传即由此得名。当时人们得其只字片纸,皆藏以为家宝。交南(今越南一带)人购到他的字后,回去一幅字能换到数疋绢(见明张翎著《白沙先生行状》)。陈献章,生于明宣宗宣德三年,卒于明孝宗弘治十三年(公元一四二八年——公元一五零零年),享年七十三岁。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因居白沙里,人称白沙先生。

第4题:

弘一法师李叔同是怎样的一位书法家?


正确答案: 弘一法师(一八八○——一九四二年)是李叔同出家后的法名。李叔同,祖籍浙江平湖人,出生于天津,一生异名极多。他初名文涛,改名广候。丧母后改名哀,字哀公,又字息霜、婴等。三十九岁出家,释名为演音、弘一,号晚晴老人。别署笔名总计有二百多个之多,而以叔同、弘一两名最为人们所熟知。
叔同从小跟赵幼梅学词,跟唐敬严学篆刻、金石之学,弱冠时就很有造诣了。他二十一岁时,就刊印了《李炉印谱》和《李庐诗录》两书。在艺术上,他工篆刻、填词及歌曲,更精于书法。他的书法取法六朝,醇朴自然,脱尽火气,他在执教浙江两级师范期间,学生求书,来者不拒。出家后仍有好多人向他求字。弘一因为已经出家,对于能否再从事书法艺术,心中颇费踌躇。范古农建议说:“若以佛家语书写,以种净因,亦无不可。”因此后来所见到的法师墨迹,多作禅家语言。书法作品集有《临古法书》、《李息庵法书》等。

第5题:

一天能写三万字的蒙古族书法家是谁?他是怎样奖掖后进的?


正确答案: 是康里子山(公元一二九五年——公元一三四五年)。蒙古族人,号恕叟。出身世家,父亲不忽木,元成宗时官拜昭文馆大学士、平章军国事。子山博通群书,克己修身,操行廉洁,忠直敢谏。历任兵部郎中、礼部尚书、江浙行省平章政事、翰林学士承旨等职,五十一岁去世,谥文忠。
他的书法从小受到父亲不忽木和兄长康里回回的薰陶,后来他正楷学虞世南,行草学钟繇、王羲之。他在学书中立足传统,勤学苦练,每天办完公事后,要写完一千个字才吃饭。他曾说:“我一天能够写三万字,从来没有因为太疲倦而中途停过笔。”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书法笔画遒媚,转折圆劲,行草书尤为活泼开朗,飘逸优美。评论者说他的书法可与赵孟頫南北并雄,缺点是不够沉着,结体稍嫌疏松。著名作品有《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渔文辞》、《梓人传》等。
康里子山以推荐人才、奖掖后进为己任。杭州吴福孙善于书法,托人将小楷数万字进呈皇帝,召见时,子山恰巧在旁,就上奏皇帝说:“我的书法只是徒有虚名罢了,像吴福孙所写的,连我也赶不上。”元顺帝至正年间,将奎章阁改名为宣文阁,大家都认为这题写阁榜之事,非子山莫属。但子山却认为自己下属周伯琦书当世无双,然而却因为名气不大,所以皇帝根本不知道。于是他命令周伯琦每天写宣文阁榜十几纸,把周弄得莫名其妙。一天,皇帝下旨令子山写阁榜,他推辞说:“我所擅长的是楷书,楷书不是古代书体,古书体都比不上篆书,当代没有比周伯琦的篆书写得更好的人了。”皇帝听了他的话,召用了周伯琦。

第6题:

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的入门弟子吴熙载是怎样一位书法家?


正确答案: 吴熙载(公元一七九九——一八七○年),本名廷飏,字熙载,因以字行,改今名,又字让之,一作攘之,晚年号让翁,又号晚学居士、江苏仪征人。他是诸生,博学多能,跟随包世臣学书法,为包的入门弟子。包是书法理论家,虽酷爱篆、隶书,然而本人却在这两种书体上功力较浅,这样,篆隶功夫深厚的吴熙载就成了老师理论的理想实践者。
吴熙载在书法上恪守师法,致力于秦汉和南北朝,在北魏碑上用力尤深,在篆书笔法上直接承接包世臣的老师邓石如,笔画圆整匀称、工整平稳,酷似邓石如。蒋宝龄《墨林今话》称赞他善长各种体书,兼工刻印,扬州一带没有谁能够超过他的。他多才多艺,时人评他的刻印第一,花卉第二,第三画山水,第四篆书,隶书第五,最次为楷书。

第7题:

被称为书中仙手的唐代著名书法家是谁,其书法活动及传世书迹怎样?


正确答案: 李邕(公元六七八——七四七年)。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李邕曾任汲郡、北海太守,人称他为“李北海”。天宝六年,因犯奸赃事,复遭奸相李林甫的暗算,终于被杖杀在北海郡任内,时年七十三岁。
李邕长于碑颂之文,士大夫和寺庙人员经常拿金帛去求文,前后撰碑约八百通,报酬极巨。当时认为从古以来,卖字得钱者没有超过李邕的。但他性格豪侈,放纵游猎,仗义疏财,有时还不拘小节,要受一点人家的贿赂。却因好拯济穷苦,所以到头来仍是家中没有积蓄。由于李邕爱才,使得诗人李白、杜甫、高适等晚辈都和他有交游。同时代人张鷟《朝野佥载》说李邕:“文章、书翰、正直、辞辩、义烈皆过人,时谓六绝。”在书法上,他的行、草为最著名。其书以王羲之为宗,得到要妙后,便摆脱旧法,笔力一新。用笔深厚坚劲,拗峭凌厉而不失法度,李阳冰称他为书中“仙手”。他对书法力主创新,反对人家模仿他,曾说:“似我者俗,学我者死。”作品有《叶有道碑》、《端州石室记》、《法华寺碑》、《李秀碑》等,其中以《云麾将军李思训碑》与《岳麓寺碑》最为著名。

第8题:

耶律楚材是怎样一个书法家?


正确答案:耶律楚材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书画家。有关天文、地理、律历、算术、释老、医卜等各方面的知识,无所不通。曾在金朝做官。元太祖平定北方,召见耶律楚材后,大为赏识,指着耶律对元太宗说:“此人天赐我家,尔后军国庶政,当悉委之。”后官至中书令。死后追封广宁王,谥文正。其书法点画刚健峭拔,有北方少数民族的慓悍之气。明宋濂说:“耶律文正晚年所作字画尤劲健如铸铁所成,刚毅之气,至老不衰。”

第9题:

寇谦之是怎样的一个书法家?


正确答案:寇谦之之所以能以书法家名世,主要是由他书写的《嵩高灵庙碑》行笔古拙,结体奇特,深为后世广大书家喜爱的缘故。寇谦之,生卒年不详,北魏上谷(今河北怀来县东南)人,也有说他是昌平(今北京市昌平县)人。由于他善于道术,深受北魏太武帝喜爱,他趁势出山,借用老庄思想,创建了自成体系的道教,尊北魏太武帝拓拔焘为“北方太平真君”,使道教成了北魏的国教,因之名声大噪。他书写的《嵩高灵庙碑》就立在中岳嵩山脚下的道教庙观中岳庙里。康有为称赞这通碑“体兼楷隶,笔互方圆”,此碑格调奇古,类似南方的《爨龙颜》、《爨室子》二碑,是研究由隶字向正楷变化规律的不可多得的好法帖。

第10题:

清代八大山人是怎样一位书法家?


正确答案:明代宁王后裔、清代八大山人是清初著名的文人画家。姓朱,名耷,字雪个,号八大山人,谱名统??。江西南昌人。生于明熹宗天启六年,卒于康熙四十四年(公元一六二六——一七○五年)。其书法和其绘画一样,形势怪伟,气韵潇散,风格独特,在中国书法史上独秀一枝。明朝灭亡后,他隐居山林,为僧为道,以书画排遣其国破家亡之情。在书画题款中,他每每有意将八大和山人各自联成似“哭”似“笑”,非“哭”非“笑”。其书法自王献之、颜真卿出,亦自称一家。由于其性格孤傲狂狷,于常人多不屑一顾。世人因宝其书画,多苦求而片纸只字难得。但八大山人嗜酒如命,有些人知道了他的这个特点,就置办酒肴,殷勤招待,并事先准备好笔、墨、纸、砚。待其将醉时,把文房四宝放到他面前,他就抓起毛笔,狂呼大叫,洋洋洒洒,一会就能写几十幅。但在他清醒时,就是拿出百两黄金,也不为之写一字。有的达官显贵,或拿着绫绢请他写字作画,他接受下来之后说:“留下来我做袜子用吧!”也不给人家写画。所以,那些达官显贵为想得到他的字画,常常出高价从山僧、村人,或酒店老板那里购买。据清张庚《画徽录》记载:“八大山人有仙才,隐于书画,书法有晋、唐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