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毒人员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应认定为构成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缉毒人员事前通谋,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应认定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明知他人制造毒品而为其提供醇酸酐,构成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
非法种植罂粟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可以免除处罚
第1题: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毒品危害的教育,防止其吸食、注射毒品或者进行其他毒品违法犯罪活动。以上说法正确吗?( )
A、正确
B、不正确
第2题:
纪某因为运输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刑满释放7年后,禁不住朋友的再三恳求,帮助朋友贩卖了30克毒品。关于纪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毒品犯罪的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B、毒品犯罪的惯犯,应当从重处罚
C、毒品犯罪的再犯,应当从重处罚
D、定贩卖毒品罪,加重处罚
第3题:
A.贩卖5克冰毒属于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
B.走私10克海洛因构成走私毒品罪
C.帮助他人运送冰毒10克涉嫌构成运输毒品罪
D.从网络上购买制毒原料和工具制造冰毒的行为构成制造毒品罪
第4题:
第5题:
什么是毒品犯罪?毒品犯罪的名词解释是?
第6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明知道是假毒品而当真毒品贩卖,不构成犯罪
B、李某明知道是假毒品而当真毒品贩卖,构成犯罪
C、李某明知张某吸毒,为了从中收取好处,帮其代购毒品,不构成犯罪
D、李某明知张某吸毒,为了从中收取好处,帮其代购毒品,构成犯罪
第7题:
A、明知他人实施毒品犯罪而为其居间介绍、代购代卖的,即使没有牟利目的,也应该以相关毒品犯罪的共犯论处
B、为便于隐匿运输,对毒品掺杂使假的行为,或者为了销售,去除毒品中的非毒品物质的行为,不成立制造毒品罪
C、甲认为自己管理毒品不安全,将较大数量的毒品委托给乙保管,甲、乙均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
D、行为人对同一宗毒品既走私又贩卖的,量刑时不应重复计算毒品数量
答案:A,B,C,D
解析:根据2008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全国部分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中取得的共识,“明知他人实施毒品犯罪而为其居间介绍,代购代卖的,无论是否牟利,都应以相关毒品犯罪的共犯论处。” 即既可能成立贩卖毒品罪的共犯(代卖),也可能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共犯(代购)。A选项的结论是“成立贩卖毒品罪”,说法不严谨。虽然司法部参考答案为正确选项,但与犯罪构成原理以及司法实践不一致。
制造毒品指使用毒品原植物制作成毒品,包括精制、转化、调制毒品。同样根据《全国部分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形成的共识,为便于隐蔽运输,对毒品掺杂使假的行为,或者为了销售,去除毒品中的非毒品物质的行为,不是制造毒品的行为,不成立制造毒品罪。
非法持有毒品罪指明知是毒品而非法持有且数量较大的行为。持有并不要求直接持有,即介入第三者时,也不影响持有的成立。行为人将数量较大毒品委托给他人保管时,行为人为间接持有,他人为直接持有。所以C选项中甲、乙均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是选择性罪名,行为人实施四个行为中多个行为时,也只成立一罪,如果走私、贩卖毒品不是同一宗,则数量累加,如果行为人对同一宗毒品既走私又贩卖的,则只成立走私贩卖毒品罪,量刑时不应重复计算毒品数量。
因此答案为A,B,C,D选项。
第8题:
关于毒品犯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引诱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B.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只需要接受行政处罚
C.教唆未成年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D.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第9题:
第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