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全长5200m。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V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由于地下水发育,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严重,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了重大质量事故。施工单位立即采取现场保护措施,并向有关单位提交了质量事故书面报告。 问题: 1、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2、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现场,因抢救人员、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怎样处理?

题目
问答题
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全长5200m。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V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由于地下水发育,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严重,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了重大质量事故。施工单位立即采取现场保护措施,并向有关单位提交了质量事故书面报告。 问题: 1、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2、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现场,因抢救人员、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怎样处理?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内容包括:
1)工程项目名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名称。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造成工程损伤状况、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
2、因抢救人员、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并应采取拍照或录像等直录方式反映现场原状。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条公路隧道施工任务,隧道全5200m。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地下水发育,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 裂隙发育,涌水严重。

施工中有如下事件发生:

事件1: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承包人拟采用新奥法施工。

事件2: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了重大质量事故。施工单位立即采取现场保护措施并向有关单位提交了质量事故书面报告。

问题:

1.针对事件1,列出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则 。

2.针对事件2,施工单位对现场应如何保护

3.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
解析:
1.新奥法的基本原则是:少扰动、早喷锚、勤测量、紧封闭。

2.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和该工程的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应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因抢救人员、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 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并应采取拍照或录像等直录方式反映现场原状。

3.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内容:

(1)工程项目名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名称。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造成工程损伤状况、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

第2题:

1.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施工中采取了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在该隧道施
工过程中还进行了监控量测,并指导二次衬砌的施作。
2.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施工单位开展监控量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背景材料,洞内涌水采用井点降水施工应符合的要求有哪些?
(3)根据背景材料,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行?


答案:
解析:
(1)监控量测的目的: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分析各项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正设计参数。
(2)根据背景材料,洞内涌水采用井点降水施工应符合的要求有:
① 根据降水要求,选择降水形式、降水设备,编制降水施工方案。
② 在隧道两侧地表面布置井点,间距宜为25~35m。井底应在隧底以下3~5m。
③ 应设水位观测井,及时测定动水位,调整降水参数,保证降水效果。
④ 重视降水范围内地表环境的保护,制订包括监控量测、回灌等措施,预防地表水超限下沉。
(3)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满足下列要求时进行:
① 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
② 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
③ 周边位移速率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规定值。

第3题:

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最大埋深约150m,设计净高5.0m,净宽14.0m,隧道长940m。隧道区域内主要为微风化黑云母和长花岗岩,设计阶段对围岩定级为Ⅱ / Ⅲ级,施工过程中围岩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评定。隧道区域内地表水系不发育,区域内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浅部残坡积层赋存松散岩类孔隙水,洞口围岩变化段水系较发达。施工单位根据围岩情况拟分别采用全断面法和台阶法开挖施工。
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围岩详细定级时,在哪些情况下,应对岩体基本质量指标进行修正?
2.根据背景材料,光面爆破的分区起爆顺序是什么?
3.根据背景材料,什么叫台阶法?台阶法有几种形式?


答案:
解析:
1.围岩详细定级时,如遇下列情况之一,应对岩体基本质量指标进行修正:
(1)有地下水。
(2)围岩稳定性,受软弱结构面影响,且由一组起控制作用。
(3)存在高初始应力。
2.光面爆破的分区起爆顺序: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底板眼。辅助眼则应由里向外逐层起爆。
3.(1)台阶法是先开挖上半断面,待开挖至一定距离后再同时开挖下半断面,上下半断面同时并进的施工方法。
(2)台阶法分为二台阶法、三台阶法。

第4题:

隧道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可用于( )。

A:I~Ⅲ级围岩中小跨度隧道
B:I~Ⅲ级围岩大跨度隧道
C:Ⅲ-Ⅵ级围岩中小跨度隧道
D:Ⅵ—V级围岩中小跨度隧道

答案:D
解析:
全断面法可用于I~Ⅲ级围岩的中小跨度隧道,Ⅳ级围岩中跨度隧道和Ⅲ级围岩大跨度隧道在采用了有效的加固措施后,也可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台阶法可用于Ⅲ~Ⅳ级围岩的中小跨度隧道,V级围岩的中小跨度隧道在采用了有效的预加固措施后,也可采用台阶法开挖。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可用于Ⅵ—V级围岩或一般土质的中小跨度隧道。

第5题:

某隧道是IV~ V级围岩,其覆盖层厚度为80~ 250m。有关隧道量测内容和方法论述错误的是( )。

A.该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围岩、初期支护的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
B.该隧道初期支护完成后应进行喷层表面的观察和记录,并进行裂缝描述
C.该隧道如果围岩差、断面大或地表沉降控制严格时,宜进行围岩体内位移量测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 164
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围岩、初期支护的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安设铺杆后,应进行锚杆抗拔力试验。当围岩差、断面大或地表沉降控制严时宜进行围岩体内位移量测和其他量测。位于IV ~VI级围岩中且覆盖层厚度小于40m的隧道,应进行地表沉降量测。

第6题:

某双车道公路隧道,全长620m,地层岩性为石灰岩.地下水较丰富,有一条F断层破裂带.隧道最大埋深490m,纵坡为-3%,其围岩级别及长度如下图所示。合同总工期为20个月。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及该项目实际情况,施工前,相关人员经讨论分析确定隧道主要施工内容的进度计划指标为:Ⅲ级围岩70~90m/月,Ⅳ级围岩50~70m/月,V级围岩30~50m/月,施工准备3个月.隧道内沟槽、路面及附属设施施工3个月。
在开挖F断层带时,出现了围岩掉块、塌落的现象。
问题:
1.从满足进度要求及经济性考虑,该隧道应布置几个工作面 工作面掘进方向如何设置较为合理 分别说明理由。
2.按照《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该隧道是否需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说明理由。
3.根据背景材料给出的地质条件,写出该隧道在地质方面存在的主要安全危险源以及可能造成的安全事故类别。
4.从地质构造机理分析F断层施工出现围岩掉块、塌落的原因,并写出预测塌方常用的几种方法。


答案:
解析:
1.应布置一个工作面,因为按最低进度指标计算总工期为:(160+290)/70+(60+60+50)/30+3+3=18.1个月<20个月.因此按照单口掘进(即布置一个工作面)就能满足合同总工期要求。如果布置两个工作面,虽然也满足工期要求,但显然不经济。施工场地布置在出口,由出口向进口掘进较为合理,因为工作面设在出口有利于顺坡排水。
2.需要。因为该隧道穿越岩溶发育区,且V级围岩连续长度达到60m(或超过50m)。
3.主要安全危险源为:溶洞、地下水、断层破裂带、洞口浅埋段。可能造成隧道坍塌、突泥突水等安全事故。
4.隧道穿过断层及其破碎带,或在薄层岩体的小褶曲、断层错动发育地段,一经开挖,潜在应力释放快、围岩失稳,小则引起同岩掉块、塌落,大则引起塌方。当通过各种堆积体时,由于结构松散,颗粒间无胶结或胶结差,开挖后引起坍塌。在软弱结构面发育或泥质充填物过多,均易产生较大的坍塌。
预测塌方常用的几种方法:
观察法、一般量测法、微地震学测量法和声学测量法。

第7题:

某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施工中采取了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还进行了监控量测,并指导二次衬砌的施作。
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施工单位开展监控量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背景材料,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应符合哪些规定
(3)根据背景材料,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行


答案:
解析:
(1)监控量测的目的: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分析各项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正设计参数。
(2)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应符合的规定:
1)注浆段的长度应根据地质条件、涌水量、机具设备能力等因素确定,一般宜在
30~50m之间。
2)钻孔及注浆顺序应由外圈向内圈进行,同一圈钻孔应间隔施工。
3)浆液宜采用水泥浆液或水泥水玻璃浆液。
(3)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满足下列要求时进行:
1)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
2)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
3)周边位移速率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规定值。

第8题:

背景材料:某双车道公路隧道,全长620m,地层岩性为石灰岩,地下水较丰富,有一条F 断层破裂带,隧道最大埋深490m,纵坡为-3%,其围岩级别及长度如下图所示。合同总工期为20 个月。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及该项目实际情况,施工前,相关人员经讨论分析确定隧道主要施工内容的进度计划指标为:Ⅲ级围岩70~90m/ 月,Ⅳ级围岩50~70m/ 月,Ⅴ级围岩30~50m/ 月,施工准备3 个月,隧道内沟槽、路面及附属设施施工3 个月。在开挖F 断层带时,出现了围岩掉块、塌落的现象。
问题:
1.从满足进度要求及经济性考虑,该隧道应布置几个工作面?工作面掘进方向如何设置较为合理?分别说明理由。
2.按照《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该隧道是否需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说明理由。
3.根据背景材料给出的地质条件,写出该隧道在地质方面存在的主要安全危险源以及可能造成的安全事故类别。
4.从地质构造机理分析F 断层施工出现围岩掉块、塌落的原因,并写出预测塌方常用的几种方法。


答案:
解析:
1.应布置一个工作面,因为按最低进度指标计算总工期为:(160 + 290)/70 +(60+ 60 + 50)/30 + 3 + 3 = 18.1 个月< 20 个月,因此按照单口掘进(即布置一个工作面)就能满足合同总工期要求。如果布置两个工作面,虽然也满足工期要求,但显然不经济。施工场地布置在出口,由出口向进口掘进较为合理,因为工作面设在出口有利于顺坡排水。
2.需要。因为该隧道穿越岩溶发育区,且V 级围岩连续长度达到60m(或超过50m)。
3.主要安全危险源为:溶洞、地下水、断层破裂带、洞口浅埋段。可能造成隧道坍塌、突泥突水等安全事故。
4.隧道穿过断层及其破碎带,或在薄层岩体的小褶曲、断层错动发育地段,一经开挖,潜在应力释放快、围岩失稳,小则引起围岩掉块、塌落,大则引起塌方。当通过各种堆积体时,由于结构松散,颗粒间无胶结或胶结差,开挖后引起坍塌。在软弱结构面发育或泥质充填物过多,均易产生较大的坍塌。预测塌方常用的几种方法:观察法、一般量测法、微地震学测量法和声学测量法。

第9题:

背景资料:
某双车道公路隧道。全长620m,地层岩性为石灰岩,地下水较丰富。有一条F断层破裂带,隧道最大埋深490m,纵坡为-3%。其围岩级别及长度见隧道纵段面示意图。合同总工期为20个月。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及该项目实际情况,施工前,相关人员经讨论分析确定隧道主要施工内容的进度计划指标为:Ⅲ级围岩70-90m/月,Ⅳ级围岩50-70m/月,Ⅴ级围岩30-50m/月,施工准备3个月,隧道内沟槽、路面及附属设施施工3个月。

【问题】
1.从满足进度要求及经济性考虑,给隧道布置几个工作面?工作面掘进方向如何设置较为合理?分别说明理由。
2.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该隧道是否需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说明理由。
3.根据背景资料给出的地质条件,写出该隧道在地质方面存在的主要安全危险源以及可能造成的安全事故类别。


答案:
解析:
1.V级围岩地段施工工期=(60+60+50)/30=5.7≈6个月
Ⅲ级围岩地段施工工期(160+290)/70=6.42≈6.5个月
总工期=3+6+6.5+3=18.5个月。隧道施工工期按照最慢的施工速度总工期为18.5月,为了节约施工成本,可以采用一个工作面进行施工。
自出口向进口方向掘进。由于地下水丰富,顺坡施工更有利于地下水的自然排出,节省排水费。
2.该隧道工程应当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理由:在该隧道工程中,V级围岩连续长度超过50m,根据规范应当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3.地质方面存在的主要危险源有溶洞、地下水、断层破裂带、洞口浅埋段。可能造成的安全事故类别有:隧道坍塌、突泥、突水。

第10题:

隧道弧形导坑留核心土法可用于( )。

A.I~Ⅲ级围岩中小跨度隧道
B.I~Ⅲ级围岩大跨度隧道
C.Ⅲ-Ⅵ级围岩中小跨度隧道
D.IV—V级围岩或一般土质隧道

答案:D
解析:
全断面法可用于I~Ⅲ级围岩的中小跨度隧道。台阶法可用于Ⅲ-IV级围岩两车道及以下跨度的隧道。弧形导坑留核心土法可用于IV-V级围岩或一般土质隧道。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