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简述幼儿园与家庭合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幼儿园与家庭合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内容。


正确答案: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学前教育原理部分的知识点。
[参考答案](1)了解学前儿童的家庭及在家情况;
(2)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各项工作;
(3)向家长宣传学前儿童教育的知识;
(4)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5)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工作。

第2题:

联系实际说明如何开展3一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活动。

要求:(l)简述开展3一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活动相关内容;

(2)联系实际说明如何开展家园合作活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参考答案3一6岁儿童家庭、幼儿园合作教育的内容包括:亲职教育、教学活动合作、管理合作、研究
  合作、资源合作等方面。方式有: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方式(家长委员会、家长志愿者);
  加强家园联系的方式(家园联系册、家园联系栏);家园现场沟通交流的方式(家长会、约谈);向
  家长宣传科学教育观念和方法的方式(家长学校、家长沙龙);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的方式
  (教育活动开放日)。除了以上有效地家园合作方式外,还有利用便条或电话联系、接送幼儿时
  的简单交谈、利用网络平台等其他家园合作教育的形式。家园合作共育活动的特点(评价家园
  共育活动的基本标准):活动目的明确;准备充分;形式灵活;既体现了幼儿园的主导性,又发挥
  了家长的主体性,体现家园合作共育的教育理念;注意及时小结和总结、积累;注意经验分享和 资源共享。

第3题:

简述家庭预防要注意的问题。


参考答案:

1.提高家长对教育好子女重要异议的认识。
2.提高家庭素质。
3.注意教育内容和方法。
4.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和有关单位的工作密切配合。


第4题:

教师带幼儿参观木偶博物馆,这属于(  )。

A.家庭与社区的合作
B.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
C.家园合作
D.家庭与社会机构的合作

答案:B
解析:
木偶博物馆属于社区资源,故教师带幼儿参观木偶博物馆属于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

第5题:

联系实际评论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活动采取的方法。要求:(1)简述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活动的方法;(2)就某一方法联系实际说明其实施的情况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参考答案:适宜3-6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合作教育的内容包括:(1)亲职教育,(2)教学活动合作,(3)管理合作,(4)研究合作,(5)资源支持。适宜3-6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合作教育的方法包括:(1)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家长委员会,家长志愿者;(2)加强家园联系——家园联系册,家园联系栏;(3)家园现场沟通交流——家长会,约谈;(4)向家长宣传科学教育观念和方法——家长学校,家长沙龙;(5)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教育活动开放日。除了以上有效的家园合作方法外,还有利用便条或电话联系、接送幼儿时的简单交谈、利用网络平台等其他家园合作教育的方法。

第6题:

简述幼儿园教育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正确答案:
[考点提示]本题考查幼儿园教育评价部分的知识点。
[参考答案](1)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评价就是一种价值判断,以什么样的评价观为指导,就会导致什么样的评价结果。因此,在进行幼儿园教育评价过程中,评价者首先应具有正确的评价观念。
(2)与日常教育工作相结合
幼儿园教育评价并不是超越幼儿园日常工作之外的额外工作,它本身就是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这样做才能保证评价信息的真实可靠。
(3)充分、合理地运用评价结果
幼儿发展评价是否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还要看如何利用评价的结果。对教师的评价结果的发布方式更要注意个别化,不能随意公布,造成教师的反感或紧张。应注重评价的诊断功能,引导教师通过评价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促进教师的成长。

第7题:

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是怎样的?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共育活动的特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关:3—6岁儿童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幼儿园成为其受教育主要场所。幼儿园在与家庭合作教育中的作用不仅要求自身的主导性更加突出,而且还要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主动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3-6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共育活动的特点:活动目的明确;准备充分;形式灵活;既体现了幼儿园的主导性,又发挥了家长的主体性,体现家园合作共育的教育理念;注意及时小结和总结、积累;注意经验分享和资源共享。

第8题:

教师资格考试简答题:简述幼儿园室内活动区创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简述幼儿园室内活动区创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要点】(1)关于活动区种类和数量的选择。①培养目标。在创设活动区时,要考虑活动区应当能体现《规程》中提出的教育目标,提供给孩子们在身体语言、认知、社会和品德、情绪和美感发展方面的经验。②本班的实际情况教师要根据现有条件来选择活动区的种类和数量,因地制宜,不盲目抄袭别人。③本阶段的教育重点。

(2)关于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材料玩具是幼儿活动和操作的物质对象,幼儿是否对活动区感兴趣,是否能顺利地开展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和玩具的提供,应做到:材料和玩具多样化;材料和玩具摆放清楚明确。

(3)关于活动区的合理布置。教师在具体规划和合理布置众多的区域时需要考虑下述几点:①各个活动区之间的界限性;②各活动区之间的相容性;③各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

(4)关于活动区规则的确定。规则是保证活动区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教师要善用环境来暗示规则。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明确制订一些规则,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9题:

简述幼儿园室内活动区创设应注意的问题。


正确答案:
(1)关于活动区种类和数量的选择。①培养目标。在创设活动区时,要考虑活动区应当能体现《规程》中提出的教育目标,给孩子们提供在身体语言、认知、社会和品德、情绪和美感
发展方面的经验。②了解本班的实际情况。教师要根据现有条件来选择活动区的种类和数量,因地制宜,不盲目抄袭别人。
(2)关于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材料玩具是幼儿活动和操作的物质对象,幼儿是否对活动区感兴趣,是否能顺利地开展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和玩具的提供。材料和玩具应该多样化,并摆放
得清楚明确。
(3)关于活动区的合理布置。教师在具体规划和合理布置众多的区域时,需要考虑下述三点:①各个活动区之间的界限性;②各活动区之间的相容性;③各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
(4)关于活动区规则的确定。规则是保证活动区的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教师要善用环境来暗示规则;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明确制订一些规则,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10题:

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途径有(  )

A.家园形成教育合力
B.掌握家园合作的主要内容
C.选择合适的家园合作的方法
D.注意解决家园合作的问题

答案:A,B,C,D
解析:
此题考察对家园合作途径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