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专题

问答题试论述教育督导的任务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试论述教育督导的任务有哪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监督和检查下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的情况,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的情况,以及其他有关事项;
(2)评价下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3)指导和帮助下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
(4)反映下级部门、教育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并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
(5)教育督导人员应鼓励并协助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人员及教师,就日常管理、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合作性的调查及研究,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革的依据。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论述教育督导的任务有哪些?
(1)监督和检查下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的情况,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的情况,以及其他有关事项;
(2)评价下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3)指导和帮助下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
(4)反映下级部门、教育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并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
(5)教育督导人员应鼓励并协助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人员及教师,就日常管理、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合作性的调查及研究,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革的依据。

第2题:

论述教育督导机构与教育行政部门及其职能处室的关系。
主要关系:与教育行政部门及其职能处室的关系,与教育科研部门的关系,与群众团体之间的关系,地方三级教育督导机构之间的关系等,其中教育督导机构与教育行政部门及其职能处室的关系是影响和保证教育督导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方面,必须理顺和正确处理。
联系:就我国现行的教育行政体制而言,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督导机构都是人民政府领导下的教育行政管理的职能部门。其工作的终极目标是共通的,即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维持教育工作的良性运作,推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其工作的对象是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因此,教育督导机构与教育行政部门及其有关职能单位有着必然的联系。这就要求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互相沟通,密切合作。
区别:教育督导机构和教育行政各职能部门又是人民政府领导下的两个独立部门,在整个教育行政体系中具有不同的职责、任务,发挥着不同的功用。教育督导是教育行政管理体系中的监控部门,是行政管理过程中的检查反馈环节。其主要职责是对下级、学校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情况,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状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对上进行参谋、反馈;不参与行政管理的日常工作和决策计划的执行。教育行政部门及其内部的职能单位是教育行政管理体系中的决策、执行部门,主要职责是根据所辖区域的实际,组织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等,提供必要的教育设施、经费、人员,提供教育教学的专业指导,以维持教育的良性运转,推动教育工作的发展。在履行以上的职责时,教育行政部门要遵循教育管理过程的一般规律,即计划(决策)、实施(执行)、检查总结、反馈调整。就是说,在具体的行政行为过程中,除了计划和组织实施外,通常也进行为该部门的计划与实施服务的自我检查、自我反馈、自我调节的工作。因此说,教育督导机构与教育行政部门及其内部职能单位各有其职能范围,他们必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所能。

第3题:

试从教育的作用、教育任务、教育内容和“苏格拉底教学法”几方面论述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答案:
解析:
(1)教育作用: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帮助人们自省,培养善的观念,成为正义社会的公民。(2)教育任务:他主张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人怎样做人,具体来说就是形成美德。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政治家。在西方教育史上,他最早提出专家治国论。(3)教育内容:他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主张,他认为一切知识、智慧和美德都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都是善的属性,相互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一个人只有确切地知道什么是善才会去行善,人之行为的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相关的知识。因而,他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4)“苏格拉底法”也称问答法、产婆术。在苏格拉底看来,教学的过程就像是助产婆把胎儿从母亲的肚里接生出来,即思想之接生过程,所以称为产婆术。产婆术的过程可分为四步:一、讽刺。即教师以无知的面目出现,通过巧妙的连续诘问,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原有观点的混乱和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苏格拉底认为这一步非常主要,因为只有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时,才能学习知识;二、助产。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或答案;三、归纳。即学生能够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一般共性和本质;四、定义。即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苏格拉底法的特点是,不将现成的结论强加于对方,而是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达到正确的结论。问和答的对方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讨论,受教的一方必须独立思考,不能生吞活剥地背诵别人的结论。但是,问答法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它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和适度的范围内运用。如受教者须有探索真理、追求知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事实和知识。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搬用于幼年儿童。

第4题:

论述教育行政督导的意义


正确答案:促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促使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保证国家教育法规、政策的贯彻促进教育行政管理科学化论述要求思路清晰,有理有据。

第5题:

教育督导的任务是什么?
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保证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6题:

教育督导任务的特点是什么?
(1)从督导内容看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应以全体教职员工及领导的合作程度为教育督导的主要内容或督导标准,这是科学有效的教育督导活动所要求的。
(2)从督导对象看,具有广泛性,现代教育督导对象十分广泛,我国更是包括了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
(3)从督导的目的看具有研究性。现代教育督导不是停留在简单地观察了解、反映下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执行有关政策、法规的情况;而是强调对督导对象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找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措施,进一步发展的新建议。

第7题:

论述教育督导机构的内外关系及如何处理好教育督导与教育行政的关系。
主要关系:与教育行政部门及其职能处室的关系,与教育科研部门的关系,与群众团体之间的关系,地方三级教育督导机构之间的关系等。其中教育督导机构与教育行政部门及其职能处室的关系是影响和保证教育督导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方面。
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对策:
(1)逐步将剩余的教委督导室改建为政府督导室,以提高其权威性。
(2)统筹安排,主动协调。教育行政部门在做教育工作计划、确定各阶段的工作任务、进行人员分工、拟订工作日程时,在总结工作后教育督导机构制定督导评估方案时,以及在评估完成后,要互相主动昕取对方的意见,并互相提供工作安排及工作进展情况及问题等方面的信息,以统一认识、统一行动,避免多头指挥,重复工作。
(3)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如双方主要领导的联席会制度,双方合作的检查评估制度,以保持相互间的经常联系、信息传递和相互支持。

第8题:

试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有哪些不同,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答案:
解析: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不同点: (1)教育的性质、目的不同。幼儿园的教育性质是非义务教育,因此,没有考试、考查等。它仅要达到为幼儿入小学做适当准备的目的,确切地说,是为幼儿做好心理、能力方面的准备。而小学教育不同,小学教育属义务教育阶段,这时学生上学是向国家尽义务,学校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查、检查以及由此引起的升级或留级,是国家对学生学习质量肯定或否定的体现。义务教育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在许多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如果孩子不上学,其家长要被罚款或判监禁等。由于以上教育性质、目的的不同,因此,它们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也不同。
(2)教育内容不同。幼儿园所学的内容是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的浅显知识,借助这些浅显知识达到发展幼儿与以后的正规学习有关的心理能力的目的。小学的教育内容是成体系的学科知识.确切地说,是以符号为媒介的学科知识,它的抽象水平相对较高,与学生的生活有一段距离,这种学习内容只有当学习者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时才能理解和接受。
(3)教育方法不同。幼儿园教师应多采用归纳法,即让幼儿看到许多有关的现象,让幼儿开动脑筋,自己去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这中间教师启发提问、幼儿回答、幼儿归纳、教师小结等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小学教师则多采用演绎法,即教师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知识,然后用例题来证明此规律是正确的,这一过程与幼儿阶段的学习过程正好相反。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1)发展幼儿与学习活动有关的心理能力,即观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想象、表达、逻辑思维等能力。
(2)发展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即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的能力、培养幼儿任务意识与完成任务的能力、培养幼儿独立性与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等。

第9题:

教育督导人员的职权有哪些?
一,列席被督导单位的有关会议。
二,要求被督导单位提供与督导事项有关的文件并汇报工作。
三,对被督导单位进行现场调查。

第10题:

教育督导调查研究主要步骤有哪些?


正确答案:拟定调研提纲、确定调研对象、设计调研方法、访问和收集资料、信息资料整理和资料分析。